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普通小麦CS+H″和CS+R″异源染色体双体附加系对过氧化物酶的特异表达和基因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的过氧化物酶间具有一定的表达频率和表达顺序的差别,并具有一定的发育时期和组织器官特异性,染色体互作在过氧化物酶的特异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遗传调控功能,其中在CS+H″系统中,P_x-e4基因位于2H、3H和5H染色体上,P_x-d3和P_x-b8基因位于5H染色体上,P_x-a1和P_x-a2基因位于3H、4H、6H和7H染色体上,P_x-e2基因位于5H染色体上,P_x-a3基因位于4H染色体上,P_x-d2基因位于1H、2H和6H染色体上,P_x-b10基因位于2H、3H和7H染色体上,P_x-c7基因位于1H和7H染色体上,P_x-d1基因位于1H、2H,3H、4H、6H和7H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2.
参照GenBank收录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利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预计约1700bp的HA基因,将此扩增产物克隆进pMD18 T载体,采用限制性酶切及序列测定鉴定阳性重组克隆子.测序结果表明HA基因长为1683bp.基于HA蛋白的信号肽在表达中的负面作用,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缺失HA蛋白位于起始的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获得了缺失HA蛋白信号肽的HA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pGEX KG中,与GST融合表达.SDS PAGE结果显示:融合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为90×103.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3.
<正> 与水稻产量有关的性状,主要为:株高、分蘖数、粒数、穗长、粒重等。这些性状按照多基因学说,是由于主要基因与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而产生的连续变异,叫做数量性状,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这些性状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有难易之分,且与产量的相关也各  相似文献   

4.
对在朝鲜首次分离得到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朝鲜株(HaSNPV-KO)基因组BamHI-Ⅰ片段的全序列进行了测序与分析.该片段全长1.895kb.包括p26基因.p10基因及p74基因的3′末端序列.p26基因位于户10基因的上游.排列方向与p10基因相同,该基因的编码区大小为803bp,编码267个氨基酸,p10基因的编码区大小为261bp,编码87个氨基酸.p74基因的排列方向与p10和p26基因相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朝鲜株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株(HaSNPV-g4株)的p26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8%,两个分离株的p10基因序列完全相同,而p74基因3′末端序列的结果有99.4%的同源性.朝鲜株与美洲株(HzSNPV)的p26和p10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98.7%,而p74基因3′末端序列有97.9%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莱茵衣藻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遗传的重要模式植物.本文以叶绿素b的合成途径为线索,阐述了以莱茵衣藻为工具,对合成途径各调控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对比了有关叶绿素b合成的不同观点,对于CAO基因与CBN1基因这两个叶绿素b的主控基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弄清叶绿素b的合成途径,首先要弄清两基因是否为同源基因.用“点滴试法”与彩色数字成像法对莱茵衣藻色素调节基因突变株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筛选调控基因相关突变株,就可为莱茵衣藻中叶绿素b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尊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包含117个株系的籼粳杂交来源(窄叶青8号×京系17)的水稻加倍单倍体(DH)群体,对剑叶叶绿素含量相关的4个生理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叶绿素a/b)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uantitativetrait loci,QTL)分析.在DH群体中,剑叶叶绿素a、叶绿素b与总叶绿素含量彼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b比值与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均呈现出连续性分布,且有明显的超亲分离,表明受微效多基因控制.4个性状共检测到11个QTL位点,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这些QTL对相应性状的贡献率介于9.2%~19.6%之间.其中控制叶绿素a含量的2个QTL位点位于第2、5染色体上;影响叶绿素b含量的4个QTL分别定位在第2、3、5、9染色体上;控制总叶绿素含量的3个QTL位于第3、5、9染色体上;影响叶绿素a/b值的2个QTL位点位于第6、11染色体上.文章系统讨论了这4个叶绿素相关性状的相互关系及其定位结果在水稻育种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携带新辅基吡咯喹啉醌合成基因的克隆载体pRK310 经三亲本杂交,分别导入M.extorquens.AM1 及其突变体3b 和D2 中,可不同程度增加pqq 基因的拷贝数. 在基因复制水平构建了8 个工程菌,使PQQ产量提高了0.84~5.6 倍. 结果表明,结构上成簇的pqq 基因在功能上是密切相关、协调作用的,单个或部分pqq基因对PQQ合成的贡献是有限的,pqq 基因之间的比例和相互作用对PQQ 的合成量是有重要意义的.pqq 基因簇中起转录衰减作用的反向重复序列可能是pqq 基因正常转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8.
使用不同金属离子及热激对菊芋进行了处理,并对菊芋不同组织器官中类金属硫蛋白基因(htMT2)mRNA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tMT2在根中不表达,而且其表达不受金属离子的影响.Cu^2 降低叶中htMT2的表达,Cu^2 浓度与茎、叶中的htMT2 mRNA水平呈负相关性.在低浓度范围内,Zn^2 浓度与茎、叶中的htMT2 mRNA水平呈正相关性,而在高浓度范围内,Zn^2 浓度与htMT2 mRNA水平呈负相关性.Ca^2 对叶中htMT2表达的影响与Zn^2 的作用相似,但Ca^2 诱导茎中htMT2 mRNA水平升高.热激处理对不同组织中htMT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htMT2表达受金属离子影响的特征与植物MT基因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前期工作中分离到的htMT2是一个新的植物MT基因.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菌株Y06和大肠杆菌44851株DNA中扩增ltB和hpaA基因,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佐剂活性及其对Hp SS1株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PCR分别从上述菌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和ltB基因片段,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采用质粒pQE32和宿主菌E.coli M15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并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GM1-ELISA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免疫反应性和佐剂活性.建立HpSS1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检测rLTB-HpaA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ELISA检测125例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标本尿素酶阳性患者血清中HpaA抗体和41株Hp临床菌株HpaA表达情况.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序列比较,所构建的ltB-hpaA融合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25%~99.71%和95.38%~99.19%.所构建的表达系统pQE32-ltB-hpaA-M15的目的重组蛋白(rLTB-HpaA)表达量高达细菌总蛋白的1/3左右.rLTB-HpaA能与Hp全菌抗体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家兔能产生特异性抗体.GM1-ELISA结果显示rLTB-HpaA能与牛GM1结合.r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仅为66.7%,rLTB-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可增至83.3%.81.6%患者血清(102/125)Hpa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所有菌株均含有HpaA.本文成功地构建了itB-hpaA融合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rLTB-HpaA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佐剂活性,并对Hp感染小鼠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病与环境心理和遗传因素有关。目前的关联研究认为,与ADHD最有可能相关的基因为多巴胺系统的DAT1、DRD4和DRD5基因,全基因组扫描、实验动物模型和DNA芯片技术的应用,将为寻找ADHD易感基因开辟新的通路。  相似文献   

11.
蓝链霉菌抗生素次生代谢过程的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蓝链霉菌是抗生素代谢调控研究的模式菌株,它能产生十一烷基灵菌红素(Red)、放线紫红素(Act)、次甲霉素(Mmy)和CDA(Calcium-Dependent Antibiotic)4种抗生素.详细介绍了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途径专一调控基因、形态分化基因、双组份信号传导基因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小分子物质对抗生素次生代谢的调控作用,并阐述了其相互协同调节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2.
13.
籼稻幼胚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及其基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籼稻品种特青的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MS+2,4-D2mg/L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MS+KT3mg/L+NAA0.5mg/L的培养基上,分化频率为67.3%,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将外源的bar基因导入了水稻基因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除草剂Basta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刺参体色遗传的内在分子基础,运用Clontech SSH试剂盒分别构建了白化刺参和青刺参的正反向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221个克隆测序分析确认了体色遗传差异性表达基因26个;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分别隶属于核糖体基因、能量代谢、细胞结构、免疫调控、白化性状直接相关基因及未知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DP-核糖激化因子在白化刺参中相对表达量约是青刺参的2倍,而虾青素和小眼畸形转录因子在白化刺参中相对表达量则低于青刺参,分别为青刺参的0.38倍和0.47倍,相对表达量趋势和文库所得结果一致.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刺参体色分化及其优良性状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嗜盐古菌AB19、AB30和AJ5编码螺旋C至螺旋G的氯视紫红质(halorhodopsin,HR)蛋白基因片断和168rRNA基因(168rDNA),测定了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hr基因序列差异显著.获得AJ5 HR蛋白基因序列在Halobiforma属中尚属首次.对hr基因序列进行的遗传分析,包括GC含量、转换与颠换的比值、密码子使用偏好,表明hr基因面临进化选择和偏倚突变压的双重制约,是一类进化程度较高的基因.对比br基因编码蛋白螺旋C到G的序列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种属特征.采用BR和HR蛋白螺旋C到G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比传统的168rDNA序列具有优势,BR和HR可以作为两种新型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查和定位9号染色体上海洛因依赖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在10例海洛因依赖者和其正常同胞对照者中用覆盖第9号染色体的2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进行荧光标记的基因组扫描.结果:D9S286, D9S167和D9S164位点等位基因在海洛因依赖组和其正常同胞对照组之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其它17个STR位点D9S288,D9S285,D9S157, D9S171,D9S161,D9S1817, D9S273,D9S175,D9S283,D9S287,D9S1690,D9S1677,D9S1766, D9S1682, D9S290,D9S1826,D9S158的等位基因在海洛因依赖组和其正常同胞对照组之间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结论:D9S286,D9S167和D9S164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海洛因依赖的易感基因,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用信息类聚方法研究了猪瘟病毒基因表达水平与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的关系,求出了猪瘟病毒基因组各同义密码子的相对使用频率,得到了作为表征基因表达水平的各类基因的信息熵,所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表明:对于猪瘟病毒的单股正链RNA结构,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对于基因表达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诱花和诱芽培养基之间转换培养,发现黄瓜去顶苗花分化临界期是培养后的第5至6天(即去顶后的3至4天).对花芽分化初期子叶节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测定表明,IAA质量分数在花芽分化初期处于较低水平,ZT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GA3质量分数则出现升-降-升的波动状态.ZT/IAA、GA3/IAA比值的变化趋势相似,0至2天上升,2至3天下降,3至4天再上升.根据实验结果,联系黄瓜去顶苗成花的形态变化过程,对激素质量分数变化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在散发性左、右半结肠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并分析这种差异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 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析左、右半结肠癌中MLH1、MSH2基因的表达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在结直肠癌病例中, MLH1、MSH2的表达缺失率与肿瘤的发病部位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 右半结肠癌的病例与总体样本表现更相近. 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 MLH1、MSH2的表达缺失率方面, 右半结肠癌高于左半结肠. 在右半结肠癌病例中, MLH1、MSH2的表达缺失患者相对发病年龄早, 分化程度低, 不容易发生神经浸润; 而在左半结肠癌MLH1、MSH2的表达缺失病例中, 无明显相关表现.  相似文献   

20.
从组织块中分离纯化成体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困难,其他细胞的混杂成为获取高纯度组织干细胞的一个技术瓶颈.以人体胎盘为研究对象,在分散组织细胞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时间梯度贴壁方法分离纯化了人胎盘间充质样干细胞,并与常规的直接贴壁方法作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时间梯度贴壁方法分选细胞的增殖能力、多分化潜能以及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梯度贴壁法获得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直接贴壁法得到的细胞不具有分化潜能,而时间梯度贴壁法获得的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通过对免疫原性基因检测的分析,表明时间梯度贴壁法获得的细胞表达HLA-Ⅰ,但不表达HLA-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