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将98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1例采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更换敷料治疗。对比2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能有效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6年2月,收治9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男性患者.年龄52~71岁,平均61.8岁.喉癌术后7例,下咽癌术后2例.病理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咽瘘出现时间为全喉切除术后5~62 d,平均14.7 d.均经25~46 d保守治疗无效.术中见内瘘口直径为1.9~4.1 cm.采用大小为2.5 cm×2.4 cm~4.6 cm×4.0 cm的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咽瘘,术后留置胃管.供区皮肤经松解游离后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Ⅰ期愈合,无明显瘢痕.1例有术前放疗史患者于术后10 d再次出现瘘口,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均一期修复成功.患者术后14~22 d拔除胃管并经口进食,均无吞咽梗阻感.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8个月,平均27个月.患者颈部外形恢复满意,咽腔内无胡须生长.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距咽瘘口近、血供丰富、切口隐蔽、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引流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胶片正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组织复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负压瓶持续引流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收集肠外瘘液的方法,解决临床的护理难题,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肠外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造口袋收集肠液,观察组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即16F吸痰管,前端开4~5个侧孔后包埋于湿纱布中置入瘘口内,尾端通过造口袋底部开口穿出与持续负压引流装置连接,用缝线结扎造口袋与吸痰管,以防渗漏.结果 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每日换药次数及平均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负压吸引技术用于肠外瘘患者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及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5.
气囊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缩短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瘘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8例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应用气囊导尿管沿瘘口走向置入食管内加换药处理。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瘘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气囊导尿管用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可保证患者经口进食,促进瘘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观察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3—2014-10诊治的18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的食管瘘。3例行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放置引流管引流。4例行一期清创、瘘道口部分缝合,伤口畅开呋喃西林纱条填塞。11例行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放置冲洗管和负压引流管。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2~36个月,平均12个月。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负压引流11例中1例因瘘道口未愈合,反复感染,经长期换药20周窦道形成,随访36个月后窦道未完全愈合。将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单纯引流和呋南西林纱条填塞治愈的7例定为换药组,将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负压引流治愈的10例定为冲洗组。换药组食管瘘停止时间为(11.2±6.8)周,冲洗组为(4.2±4.9)周,冲洗组食管瘘停止时间明显早于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5)。结论颈椎前路术后并发食管瘘治疗较棘手,在结合手术修补、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采用置管冲洗并负压引流的方法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杜夏菁 《护理学杂志》2008,23(18):38-40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术后15 d采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身体机能、喉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颈前气管造瘘口、总体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杰  黄珏  李虎群 《护理学杂志》2019,34(19):41-43
目的探讨凝胶敷料联合中药水煎剂灌洗在胰瘘合并瘘口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胰腺肿瘤术后发生胰瘘合并瘘口感染的6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间断灌洗清洁后,瘘口消毒,常规氧化锌涂抹保护皮肤等继续引流),敷料组(使用生理盐水间断灌洗清洁后,瘘口消毒,涂抹普朗特凝胶敷料包扎继续引流),联合组(使用生理盐水间断灌洗清洁后,使用超滤后紫花地丁水煎剂间断灌洗清洁,瘘口消毒,涂抹普朗特凝胶敷料包扎继续引流)。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瘘口周围皮炎改善情况,瘘口周围皮肤换药疼痛程度及瘘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周、1个月后三组瘘口周围皮炎程度、换药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敷料组与联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疼痛评分联合组显著优于敷料组(P0.05)。三组瘘口周围皮肤炎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组愈合时间最短。结论紫花地丁水煎剂灌洗联合普朗特凝胶敷料能够控制瘘口感染和加快瘘口周围皮炎皮损的愈合,减轻换药时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VSD)治疗肠皮肤瘘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皮肤瘘患者24例,其中16例接受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治疗组),8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对伤口愈合时间、临床换药次数、治疗费用、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组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以及继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可以加速肠外皮肤瘘腹壁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医务人员的换药工作量,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缩短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瘘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8例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应用气囊导尿管沿瘘口走向置入食管内加换药处理。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瘘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气囊导尿管用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可保证患者经口进食,促进瘘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