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用10%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以10ml/kg经静脉注射,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模型,造模后夏至草治疗组按9.0、3.0、1.0g/kg(含生药)静脉注射夏至草提取物,益母草治疗组按5.0g/kg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显微电视录像观察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流态和微淋巴管(ML)收缩性的变化。结果:夏至草提取物可明显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流,使ML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Ⅰ)、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Ⅱ)、淋巴动力学指数(L.D-Index)显著增高。结论:夏至草提取物对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有良好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益母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益母草对失血性休克时淋巴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应用活体显微电视录像技术 ,观察静脉给于益母草注射液 ( 1 0 .0 g/kg、5 .0 g/kg、2 .5 g/kg) ,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对照组给于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益母草注射液可使失血性休克大鼠微淋巴管收缩幅度增大 ,口径、自主收缩频率、总收缩活性指数 ( Index )和淋巴动力学指数 ( LD- Index)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P<0 .0 5 )。结论 :本剂能明显增强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及收缩性 ,扩张微淋巴管口径 ,使微淋巴管的活性增强 ,对失血性休克时的淋巴微循环障碍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器官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夏至草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10%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以10ml/kg经颈静脉注射,1min注完,诱导大鼠急性血瘀症模型。6min后经颈静脉给予夏至草提取物,测定器官微区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夏至草提取物能明显改善小肠、胃和肝脏的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提高红细胞变形性。结论:夏至草提取物可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异常,提高器官血液灌流,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益母草对淋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应用活体显微电视录像技术 ,观察局部直接给予益母草注射液 (0 5 g/ml、 0 2 5 g/ml、 0 12 5 g/ml)对正常及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静脉给予益母草注射液 (5 0 g/kg)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结果 :局部直接给药使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总收缩活性指数 (IndexⅡ )和淋巴动力学指数 (L D -Index)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静脉给药可使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管静态口径、自主收缩频率、总收缩活性指数 (IndexⅡ )和淋巴动力学指数 (L D -Index)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能增强微淋巴管的收缩性 ,对淋巴微循环障碍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淋巴微循环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成2组(n=8),用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诱导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观察当归注射液对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大鼠注射Dextran 500后,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出现明显障碍;当归注射液可明显扩张肠系膜淋巴管,增强淋巴管收缩幅度,延长舒张期时间,其作用明显优于NS(P<0.05).此外,当归注射液可使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指数L.D-Index明显升高.结论:当归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的淋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静脉推注10?xtran 500(10ml/kg·体重)复制DIC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 min后,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 g/ml,6 g/kg·体重),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 min后,制备肺组织匀浆,观察肺匀浆自由基指标MDA含量及SOD活性、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匀浆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夏至萆组肺组织匀浆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SOD活性升高,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夏至草醇提物减轻Dextran 500致DIC大鼠肺损伤的机制与降低自由基损伤、降低NO的生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致大鼠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静脉推注10?xtran500(10 ml/kg.bw)复制DIC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 min后,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bw),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 min后,制备心肌组织匀浆,观察心肌匀浆MDA含量及SOD活性、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匀浆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夏至草组心肌匀浆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SOD活性升高.结论 夏至草醇提物减轻Dextran 500致DIC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与降低自由基损伤、降低NO的生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淋巴循环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君旭  刘艳凯  张利民  于永强  姜华  张静 《中药材》2005,28(10):930-932
目的:探讨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淋巴微循环观察、淋巴引流和淋巴流变学研究方法,观察测定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结果:益母草、当归注射液能扩张肠系膜淋巴屯管(ML)口径、延长淋巴管舒张期时间和提高ML收缩性指数.此外,益母草、当归注射液还具有增加肠淋巴流量,明显降低淋巴粘度作用.结论: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可通过增强淋巴管收缩性、增加淋巴循环转运功能和降低淋巴液粘度作用,有效改善淋巴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LI)对急性微循环障碍(AMD)大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x雄性大鼠16只,分成LI组和NS组。采用颈静脉注射Dextran500方法复制AMD模型并通过淋巴学方法,观察LI对AMD大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结果:在AMD时,肠系膜淋巴管(ML)收缩性、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明显降低,淋巴液中有少量单核细胞,并且淋巴液粘度较高。经LI治疗后,ML收缩性、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显著升高,淋巴液中有大量单核细胞出现,淋巴液粘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强淋巴管转运功能、降低淋巴液粘度的作用,影响AMD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桃仁提取物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大鼠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药效.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寒证对照组、寒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川芎(8g/kg)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热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丹参(14 g/kg)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身低温冷冻和注射角叉菜胶法建立寒证、热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检测微循环血流速率、全血黏度:取大鼠心、肺、肝、肾、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微小血管管径,观察血栓、组织损伤等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桃仁提取物能明显加快寒证和热证大鼠的血流速率(P<0.05),降低全血黏度(P<0.05),使寒证大鼠小动脉收缩、热证大鼠小动脉舒张(P<0.05);根据器官损伤严重度评分得知桃仁提取物可减轻寒证大鼠心、肺、肝、肾器官的损伤(P< 0.05),但仅能减轻热证大鼠的肾损伤(P<0.05).结论 桃仁提取物能改善寒凝血瘀证和瘀热互结证大鼠的血液循环障碍;对不同证型大鼠小动脉的舒缩状态和心、肿、肝、肾的保护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affioryellow,SY)对血瘀大鼠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0.07ml/(kg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对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淋巴微循环观察、淋巴引流和淋巴流变学研究方法,观察测定不同剂量川芎嗪对32只大鼠肠淋巴循环的作用。结果:低剂量川芎嗪具有扩张肠系膜淋巴管口径、延长淋巴管舒张期时间、提高收缩性指数及增加肠淋巴流量的作用,各值显著高于给药前和对照组水平(P<0.05);之后随着川芎嗪剂量的增加,以上调节作用反而逐渐消失。川芎嗪还可降低淋巴液粘度,与给药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对淋巴循环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动静脉旁路方法 建立大鼠体外血栓模型,用冰水冷刺激加肾上腺素应激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观察二苯乙烯苷静脉给药5,10,20 mg/kg对大鼠血栓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二苯乙烯苷明显降低大鼠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结论 二苯乙烯苷可有效用于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LPS)与角叉菜胶(Ca)两种因素联合造模,制备一种方法简便、稳定的血瘀证和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Ca造模组。造模组动物先每只给予Ca 5 mgip,16 h后给予LPS 50μg.kg-1iv,以注射LPS时作为试验的0 h。于造模后24 h观察血栓形成,于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分批观察微循环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稳定、重复性良好的血栓形成模型,不需剖杀动物在尾部即可肉眼观察和定量测量血栓。该模型还表现出微循环障碍以及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异常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同时还由于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表现出凝血指标延长。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明显的血瘀证客观指标的改变。模型早期动物血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明显增高,故该模型符合炎症诱导的热毒血瘀证特点。结论: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的热毒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龙血素B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龙血素B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方法 :通过抗血栓、抗血瘀、抗凝血、镇痛等试验来观察龙血素B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龙血素B0.092g/kg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龙血素B0.046g/kg对全血比粘度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二者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 ;龙血素B0.046g/kg,0.023g/kg能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 ;此外 ,龙血素B0.046g/kg还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 :龙血素B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理论特点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参组,每组10只。丹参组给予丹参水煎液13.5g/kg灌胃,灌胃体积20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纯净水灌胃。均每天2次,连续7天。给药第4天,模型组及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50mg/kg,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注射24h后,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mL/kg),6h后观察大鼠体温、舌象、尾部瘀斑、耳廓和四肢皮肤颜色等表征以及耳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舌质红紫,舌下脉络增粗增长,爪甲色红紫,耳廓边缘发红,尾部出现明显瘀斑(P<0.01),体温明显升高(P<0.01)等瘀热表征;耳廓微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尾部瘀斑长度明显减少,微血流流态评分明显升高,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减少,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和活性干酵母方法建立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具有动物表征明显以及重现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瘀热互结证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效筛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辨证治疗与甲皱微循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林东红  曾章超 《新中医》2001,33(5):24-25
目的:通过观察甲皱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中医辨证治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医药治疗,对照组50例按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床疗效和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甲皱微循环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存在瘀血阻络的病理基础,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中提高临床疗效,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虚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并测量其血液流速.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 APH)制备血虚证大鼠模型,运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测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损伤的变化,采集微循环显微图像,并利用LabVIEWIMAQ VISION平台进行图像处理分析,提供一种跟踪白细胞团的微循环血液流速测量方法.结果:①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色暗淡,微血管变形,管壁受损;②测得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速与现代文献研究十分吻合,精确度提高,再现性良好.③血虚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态呈粒线流甚至聚集流改变,且血液流速较正常组明显减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虚大鼠微循环存在供血不足、血流瘀滞、管壁损伤和渗出出血等多重病理改变;运用LabVIEW图像处理方法测量血液流速,客观地反映了血虚大鼠微循环的病理改变,表明显微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在中医血虚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