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从涪陵特产胭脂萝卜中提取得到的胭脂萝卜红色素成为具有广泛用途的一种天然红色素。介绍了胭脂萝卜红色素提取工艺的发展过程;对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以后提取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对提高胭脂萝卜色素稳定性和脱除萝卜味两方面的精制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胭脂萝卜色素的最新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推荐项目     
天然萝卜红色素本项目是利用高科技对红心萝卜进行处理加工,生产出天然、可食用、色价特高的红色素高科技产品。该项目在技术上,把对萝卜红色素的研究开发提高到新的水平。精制萝卜红色素克服了粗制品的缺点,其杂质含量、水分含量大大降低,不易吸潮结块,溶解性好,无明显萝卜味,  相似文献   

3.
萝卜红天然食用色素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月秀  康云川  王吉华  高玉梅  林松贵 《精细化工》2000,21(10):594-595,598
以云南通海紫萝卜为原料 ,生产萝卜红天然食用色素。采用树脂分离吸附手段 ,使萝卜中所含色素同非色素物质分离 ,达到提高天然色素品质的目的。该工艺生产的萝卜红色素吸光度E1%1cm( 5 2 0nm)≥ 6 0 ,较原生产工艺的萝卜红色素E1%1cm( 5 2 0nm)≥ 4有较大幅度提高 ,浓缩液体积小 ,仅为浸提液的 1/2 0 ,节约了能耗。  相似文献   

4.
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对化工色素食品的添加剂已逐步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近年来,天然色素的开发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原来允许用于食品使用的姜黄,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辣椒红,红曲米色素,胡萝卜素等外,最近又研究开发出玉米黄,高梁色素,萝卜红,玫瑰茄,栀子黄、茶色素、靛蓝、高梁红、黑米色素、红花色素等色素。我国天然色素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全国的天然色素总产量已达十余万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焦糖色素(即糖色)、栀子黄、栀子蓝、姜黄、苋菜红、辣椒红、茶色素等等。  相似文献   

5.
周红 《精细化工》2000,21(10):596-598
首次从可食勾儿茶果中提取一种新的食用色素 ,用酸性乙醇水溶液提取时 ,提取率为 8 44 %。色素的理化性质实验表明 :pH值不同 ,色素吸收光谱不同 ;pH =3时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 5 2 0nm ,并有一定的耐光性及耐热性 ,但耐氧化还原性差 ;柠檬酸、苯甲酸使色素增色 ,糖使色素稍褪 ,Na+、K+、Ca2 +、Zn2 +、Mg2 +对色素无不良影响 ,Cu2 +、Al3+、Fe3+使色素变色 ;急性中毒实验中白鼠无异常表现 ;薄层色谱分析初步确定色素由天竺葵定 5 葡萄糖苷及天竺葵定 3 葡萄糖 芸香糖苷组成。  相似文献   

6.
李文娟  徐红  王斌  赵月霞  崔庆超  周静 《广东化工》2010,37(10):39-40,87
采用正交实验对药桑色素用不同溶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配比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并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用0.1%的HCl-C2H5OH溶液,按1∶5的配比在40℃提取1h为最佳提取条件。纯化后的色素为紫红色粉末,色价提高近7倍。初步分析表明药桑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类色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唑虫酰胺在萝卜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研究其在萝卜植株、萝卜肉质根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规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SA、GCB和无水MgSO4净化,外标法定量,HPLC-MS/MS检测。[结果]萝卜植株、萝卜肉质根和土壤样品中的唑虫酰胺在0.001~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在0.01、0.1、0.5、10 mg/kg的添加水平下,唑虫酰胺在萝卜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1.6%~5.5%;在0.01、0.1、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唑虫酰胺在萝卜肉质根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2%~97.8%和95.1%~98.7%,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0.9%~3.8%和1.3%~2.2%。唑虫酰胺在萝卜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9.8、5.4~13.6 d,唑虫酰胺在萝卜植株、萝卜肉质根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0~4.366、<0.01~0.092、<0.01~0.170 ...  相似文献   

8.
赵宏霞 《广东化工》2014,(15):299-300
文章研究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对紫番薯色素和紫洋葱色素两种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紫番薯色素和紫洋葱色素的热稳定性好;紫洋葱色素在酸性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紫番薯色素则在碱性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K+、Na+、Mg2+对两种色素的影响均不大,但Fe3+、Cu2+对色素的影响较大。紫番薯色素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影响较大,而紫洋葱色素耐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能力较强。总之,两种色素均具有较好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板栗壳色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板栗壳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溶解性,以及pH值、金属离子、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和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易溶于极性溶剂,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下呈不同的颜色,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还原性,金属离子Ca^2 、Mg^2 、Ba^3 、Na^ 、K^ 对色素水溶液颜色的影响较小,但Fe^3 、Pb^2 、Cu^2 有不良影响,食盐、蔗糖和葡萄糖对色素水溶液的颜色影响也小。  相似文献   

10.
柳滢春 《广东化工》2012,39(8):83-84
本实验通过在菊花色素传统制备工艺过程中的浸提前增加冻融-超声联合细胞破碎法破碎细胞步骤,使菊花瓣的细胞壁充分破裂,色素直接溶出,达到缩短浸提时间、提高色素提取率的目的。且本实验通过改进工艺与普通提取工艺提取结果的比较对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改进的工艺对菊花色素的提取率(8.51%)比原工艺的提取率(5.61%)显著提高。且色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并制备出菊花色素产品,初步研究显示菊花色素加入食品后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色素。考察p H值、温度、金属离子、光照、氧化还原剂和食品添加剂等因素对不同浓度的咖啡果皮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粒咖啡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光照对色素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颜色逐渐变淡;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与金属离子种类有关;咖啡色素耐氧化还原性差,Vc、H_2O_2浓度的增大咖啡色素颜色逐渐变淡,但Na_2SO_3随着浓度的增加色素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2.
胡全鹰  杨莉  刘毅 《江西化工》2014,(4):127-131
以60%乙醇水溶液提取果皮中的色素,并且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果皮提取的色素脂溶性一般,在可见光区均没有吸收峰。p H在5-6左右时色素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加入食品添加剂、升高温度、存在氧化剂情况下均对色素有利,而存在还原剂时橙子皮提取的色素会褪色。  相似文献   

13.
《江西化工》2021,37(1)
目的 探讨研究不同p H、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栀子黄色素为材料,色素损失率为表征指标,改变栀子黄色素所处p H、温度和光照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处理后的栀子黄色素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计算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试验所得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LSD和SPPSS19. 0对时间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 p H在5-9范围内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低于10%,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溶液呈本色,其中碱性颜色更为明显,酸性条件下溶液呈橙黄色。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呈线性上升趋势,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色素损失率影响显著(P 0. 05)。栀子黄色素溶液处于太阳直射光条件下12h后色素损失率达到23. 5%,室内自然光和避光条件下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在9. 7%左右,色素损失率较低;时间和太阳光直射对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的影响显著(P 0. 05)。结论 藏花素和藏花酸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差,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将会加快其分解,继而栀子黄色素稳定性降低;相比酸性条件,碱性条件更有利于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和颜色保存;太阳光直射直接影响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因此在栀子黄色素实际提取生产、运输、应用中须控制适宜温度、弱碱性、避光等条件,以保证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和颜色保真。  相似文献   

14.
以紫红色四季报春花为原料提取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提取溶剂为pH=1的95%乙醇溶液,该色素在38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热稳定性差,有较强的耐光性,耐氧化性,还原性差,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金属离子Na+、K+、Mg2+、Zn2+对色素的影响较小,而Fe3+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和柠檬酸)对该色素色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建立  于阳 《河南化工》2012,(11):35-37
对紫甘薯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会加快色素分解;温度升高破坏色素的稳定性,氧化剂H2O2和的存在对色素稳定性产生影响,H2O2浓度越大色素越不稳定;色素在还原剂Na2SO3的存在下稳定,在食品添加剂蔗糖和葡萄糖存在下稳定。在酸度呈中性的环境下稳定。  相似文献   

16.
迎春花色素提取剂的选择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溶剂处理迎春花,只有蒸馏水处理迎春花可以较容易地得到色素,说明迎春花含有水溶性色素较多。经测定,在可见光479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实验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其显色。金属离子对色素有增色作用,尤其是Fe^3 、Pb^2 对色素影响相当明显。但食品添加剂对增色不明显。色素抗强氧化剂能力稍差,但对一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耐受性能较好。从温度影响实验可知,迎春花中可能有3类色素,低分子质量色素、中等分子质量色素及在90℃下也不易分解的耐温色素。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溶剂处理迎春花,只有蒸馏水处理迎春花可以较容易地得到色素,说明迎春花含有水溶性色素较多。经测定,在可见光479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实验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其显色。金属离子对色素有增色作用,尤其是Fe3+、Pb2+对色素影响相当明显。但食品添加剂对增色不明显。色素抗强氧化剂能力稍差,但对一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耐受性能较好。从温度影响实验可知,迎春花中可能有3类色素,低分子质量色素、中等分子质量色素及在90℃下也不易分解的耐温色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壮观链霉菌AX-3所产生的天然红色素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及溶解性和稳定性研究。通过全波长扫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推测该红色素为十一烷基灵菌红素。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532 nm;不溶于水,易溶于四氢呋喃,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甲醇、丙三醇;在强酸、中性和弱碱环境下稳定,在强碱环境下,随着碱性的增强,色素稳定性逐渐降低;在4~90℃热稳定性较好;光照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太阳光比紫外光和日光灯光的影响更大;金属离子Ca2+、Al3+、Mg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Fe2+对色素有增色作用,Zn2+、Cu2+会降低色素的稳定性,其中Cu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大;维生素C、蔗糖、柠檬酸、氯化钠、磷酸二氢钾和山梨酸钾对该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水煮法提取了天然茶叶染料,研究了茶叶色素的吸收光谱。对固液比、提取温度、浸提剂酸度、反应时间等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色素在不同pH、温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茶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在沸煮(100℃)的条件下提取50分钟。该色素受pH影响较明显,对氧化剂、还原剂较敏感,但耐热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a2+、Cu2+、Zn2+、Mg2+、Na+、K+、Pb2+、Sn2+、Ni2+的存在对色素色泽基本无影响,Al3+、Fe2+、Fe3+的存在对色素有不良影响。茶叶色素易溶于水、乙醇、低浓度乙酸等极性溶液,不溶于苯、丙酮、氯仿、乙醚等非极性溶剂,属水溶性色素。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5,(8)
[目的]研究不同缓解药剂对萝卜仲丁灵药害的缓解效果。[方法]仲丁灵以2 700 g a.i./hm2剂量进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缓解药剂赤霉酸、萘乙酸、胺鲜酯、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原液、生根活力素、大力士于萝卜苗齐后进行喷雾,药后对萝卜植株进行形态观察和5项指标测定。[结果]仲丁灵2 700 g a.i./hm2处理对萝卜生长产生明显药害,导致萝卜畸形,使萝卜叶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产量下降20%。所试缓解药剂对萝卜植株的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的缓解效果。[结论]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原液、大力士在所试缓解药剂中对萝卜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其中芸苔素内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