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塬油田多层系开发,地层水矿化度较高,且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随着姬塬油田开发进程加快,地面集输系统结垢问题日见普遍且逐年突出,给原油生产及现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有效解决姬塬油田结垢严重的问题,积极开展清防垢治理研究,通过水质、垢型分析得出结垢机理,针对结垢机理筛选出了适合姬塬油田使用的高效阻垢剂;地面系统通过试验多种物理法除垢工艺,配套加药装置,优化加药位置,建立了地面清防垢体系,有效解决了姬塬油田结垢地面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姬塬油田结垢分布特征,其次基于此,提出了油井和地面集输系统结垢的防治方法,并通过实验给出了注水地层,集输系统和注水井的防治效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注水站、单井和集输站投加化学防垢剂技术和采油井挤注法清防垢是治理注采、集输地层和油层近井地带结垢伤害的经济、易行、高效的方法。筛选定型的高效防垢剂瞵基丁烷三羧酸(PBTCA)作为矿场投加药剂,除具有高效防垢性能外还具有优异的稳铁、防膨功能,对生产系统无腐蚀和提高地层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硫酸钡锶垢在化学防垢剂优选及评价、结垢监测技术、提升化学挤注工艺和水力压裂阶段固体防垢技术等4方面开展了研究与试验,有效提高防垢效率和防垢工艺有效期,控制成本。对于国内海上油田、低渗透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结垢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化学防垢技术在油田开采工艺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油田为低渗、特低渗油田,注入水及地层水化学特征苛刻,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地层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地层水自身不稳定而导致注水地层、地层水自身、近井地带、油井、集输系统结垢十分普遍严重。通过多年技术攻关,长庆油田形成了油田结垢化学治理立体配套技术体系,极大程度减弱、抑制、清除、结垢对生产的影响。本文结合室内实验对矿场防垢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矿场工艺特点,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华池油田油井结垢的特点和结垢物的组分及形成成因,评价筛选了适合于华池油田地层和地面使用的清防垢剂,提出了解决该油田结垢危害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华池油田油井结垢的特点和结垢物的组分及形成成因,评价筛选了适合于华池油田地层和地面使用的清防垢剂,提出了解决该油田结垢危害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原油田卫城油矿地层结垢特征以及对油田生产的危害,分析了地层防垢机理,并开展了地层清防垢复合技术研究。其中清垢剂技术采用物相转化两步法对难溶的Ca SO_4·2H2O盐垢采取实现先转化后溶解的方法,使其溶解率达到了90%以上,溶解度达到了18 g/100 m L以上;防垢剂通过吸附、分散、晶格畸变等作用,对Ca SO_4·2H_2O、Ca CO_3盐垢的防垢率可达到95%以上,并在砂岩储层多孔介质中具有吸附率高,延缓释放性能好,有效期长等特点。现场应用地层清防垢复合技术3井次,取得了累计增油657 t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较快、达不到配注要求及注水储层堵塞严重等问题,通过水样离子组成分析、结垢趋势预测、静态配伍性及动态配伍性等试验,对目标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并优选了复配比例(w)为1:1的PESA,FGJ-2复配防垢剂。注入水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较差,存在严重的结碳酸钙垢趋势,最大静态结垢量可达到500 mg/L以上,且注入水对储层天然岩心存在比较严重的结垢堵塞。防垢剂优选及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出的复配防垢剂,当其加量为100 mg/L,试验温度为90℃,时间为16 h时,对混合水样的防垢率能够达到98%以上。采用加入复配防垢剂的注入水驱替天然岩心,当驱替100 PV时,岩心渗透率保留率仍在90%以上,复配防垢剂能起到较好的防垢效果,可有效降低水样结垢对岩心造成的堵塞损害。  相似文献   

9.
尹丽萍 《河南化工》2010,27(4):78-80
针对东辛油田结垢严重的问题,应用结垢预测软件对营11区块的地层、油管、套管及输油管线的结垢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通过配伍性、静态防垢率、动态最低有效防垢浓度(MIC)和吸附—解吸性能实验研究,对国内外不同防垢剂进行了评价,筛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防垢剂SA13C。现场试验防垢效果显著,提高了油井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墩塘油田目前日产液量145t,综合含水82%,储层地层水矿化度高达3.1×10~4 mg/L,地层温度84℃,油井结垢腐蚀现象严重,结垢腐蚀使油井检泵作业频繁,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本文针对墩塘油田储层特点、结垢特征概述了油田的结垢原因、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清防垢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平均延长作业周期400天,平均一年节约用电3.3万KWh,符合目前油田降本增效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油井结垢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油田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开发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纯梁采油厂每年检泵作业在520井次左右,其中220多井次为结垢引起,占作业总数的40%以上,相应造成的更换油管数量达1.4万多根,更换抽油杆约1.3万根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300多万元,导致原油稳产难度大,维护作业费用高。油井结垢已经成为影响区块开发效果的一个难题。因此,对结垢现象明显的区块、单元进行垢样及结垢机理分析,进行除垢防垢模式的探索研究、开发应用新型的防垢药剂,对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油田稳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LY-1防垢剂[1]是一种新型挤注型防垢剂,具有使用浓度低,防垢有效期长的优点。2012年共应用该技术17井次,当年累计增油7310t。  相似文献   

12.
低效乌尔禾油田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渗透率低,地层软,支撑剂的嵌入会直接影响支撑剂在地层中的导流能力,在压裂作业中使用大颗粒支撑剂,能够有效提高压后裂缝的导流能力。本文说明了大颗粒支撑剂在低效油田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齐家北油田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调试遇阻井23口,从作业井的现场情况看:全部是油管壁结垢导致调试仪器遇阻,由此可见,齐家北油田水井结垢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化验分析注入水、地层水及垢样成分,结合油层特点,分析水井结垢原因,为今后除垢防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田采出水及注水系统的水含有较多的溶解盐类,当工况变化时容易析出、沉淀、产生水垢。而“油田油井清垢与防垢技术”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不同成因的油井结垢进行清除和预防的一门学科。朝阳沟油田油井及管道清的防垢技术的建立是在实验室内模拟结垢的过程和相关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朝阳沟油田油井的情况进行结垢分析,针对性很强,合成的复配型防垢剂能够降低井口的加药量,并且除垢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A油田采用生产污水回注时存在比较严重的结垢现象等问题,室内以丙烯酸、阳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次亚磷酸钠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防垢剂HFJ-S。在分析研究了目标油田水样离子组成及静态结垢量的基础上,评价了新型防垢剂HFJ-S的防垢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防垢剂HFJ-S的加量为50 mg/L时,对混合水样的防垢率能够达到90%以上;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和实验时间的延长,防垢剂的防垢效率逐渐下降,当实验温度为100℃时,防垢率仍能达到88.7%,当实验时间为96h时,防垢率仍能达到81.6%;在相同的加量条件下,新型防垢剂HFJ-S的防垢效果优于常用防垢剂。岩心动态驱替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加入防垢剂HFJ-S的生产污水驱替目标油田储层天然岩心至100PV时,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而使用未加防垢剂的生产污水驱替100 PV时,岩心渗透率保留率仅为50%左右。说明研制的新型防垢剂HFJ-S对目标油田生产污水和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驱技术是油田高含水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是三元采出井结垢严重,影响了采出井的正常生产,化学防垢是抑制和减缓结垢的主要技术。对南六三元复合驱结垢井的垢质和结垢规律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结构时期选用不同的防垢剂,结合单井见垢及生产实际,优化化学防垢剂执行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姬塬油田开采层位多,地层水、注入水矿化度高,富合成垢离子多样.三叠系注水地层存在严重的BaSO4垢,侏罗系注水地层结垢成分主要以CaCO3和CaSO4为主;两层系地层水配伍性差,加之混层开发、混合处理的集输模式,导致集输系统结垢严重,垢物是以BaSO4和CaCO3为主的混合垢.  相似文献   

18.
结垢是油田注水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对此以新疆某结垢井区为例开展结垢机理分析和防垢技术研究。通过荧光光谱仪和电镜扫描分析垢样,结合水质分析和结垢趋势预测可知垢物以锶钡垢为主,成垢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层水锶、钙离子含量高,较高矿化度的采出水逐渐在井筒内壁形成垢层,且地层水与回注污水配伍性差。采用化学阻垢结合工艺防垢的方法,通过清、污水混配防垢技术最大程度去除成垢SO42-离子,选用油井井下释放式的投加方式投加溶度为100 mg/L的KZG-01。利用岩心驱替实验模拟地层真实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阻垢效果且有效期长,可以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19.
结垢是油田注水过程中一个破坏性问题,它能使地面注水设备和井筒内造成堵塞或在地层内引起地层伤害。因此研究油田水防垢已经在油田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采用不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处理油田水后,电导率、表面张力、结垢量等最大变化率分别为5.5%、10.8%、40%。根据试验结果,从分子结构、电磁场诱导微晶的形成方面,探讨分析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油田结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油田常见的水垢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对常用防垢剂的种类及其防垢性能做了相关介绍,并指出了不同种类防垢剂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防垢剂的作用机理做了阐述,并对防垢剂的发展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