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疆乔尕山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尕山金矿床为产于中天山脆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南部矿床产于受剪切的志留泥盆系地层中,北部矿床产于受剪切的闪长岩体中。不同阶段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及其赋矿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呈轻稀土富集型,出现不明显的Eu负异常及明显的Tb和Er正异常。成矿流体H、O同位素变化范围小,δ18OH2O=44.5‰~10.95‰,δDH2O=-63.0‰~-42.0‰,其成矿物质具  相似文献   

2.
辽宁二道沟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研究,揭示二道沟金矿床含矿热水溶液的δD为-71‰~-102.5‰、δ18OH2O为1.53‰~6.7‰;在δ18O-δ18D图解中它们位于200℃时大气降水与火山岩发生水岩交换的演化线与300℃时大气降水与火山岩发生水岩交换的演化线所夹的区域内,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而不是岩浆热液;说明该矿床产于火山岩中的大气降水参与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对比浅层地下水与河水及降水的环境同位素数据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直接起源于河水,其初始同位素组成为δD=-70.5‰,δ18O=-10.5‰。稳定同位素研究证明,地下水中的高盐份主要是再度强烈蒸发的结果。利用环境氚,根据指数模型初步计算了地下水年龄和年平均补给量。  相似文献   

4.
广西及邻区下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增大,由埃姆斯阶(D1)-1‰-4‰增至法门阶,杜内阶的+0.5‰-+2.5‰。同时期δ^18O呈“W”型分布在艾菲尔阶和弗拉斯阶两个负向波动;在埃姆斯阶,吉维特阶和法门阶、杜内阶三个正向波动。  相似文献   

5.
CaTi0.9Li0.1O3—δ晶格中氧空位与选择性活性氧物种的TG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TGA(程序升温热重分析)法间接表征了催化剂CaTi0.9Li0.1O3-δ晶格中的氧空位,关联了氧空位、可活动氧量与催化剂的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的催化性能,提出了乙烷在该类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选择性氧物种为873~1023K的温度范围内脱附的所谓可活动氧(O^-,O^2-,O^2-2简写为O^δ-1)。利用O2-TPD-MS鉴定了TGA结果,证明了该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6.
浙江新昌硅化木的硅质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浙江新昌早白垩世盆地西侧馆头组地层中存在丰富的硅化木。该地硅化木保留清晰的植物, 均由显微结晶质石英组成。从岩石学角度。它们属木化石硅质岩。硅化木的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值为-0.4‰--1.3‰δ^18O值为18.1‰-23.1‰。根据硅化木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及周围岩石的岩石化学成分,作者讨论了硅化木的硅质来源和成因,认为它们具有热水硅质岩的特点,系河湖水和海水向下渗透,并在一定深度内发生循环然后上涌,火山活动为热水提供热源,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流经的地层和岩石,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水交代古树木形成硅化木。根据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计算出硅化木形成时的热温度为70.8-108.4℃。  相似文献   

7.
月山地区铜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既取决于组成热液的不同成因介质水的初始氢、氧同位素组成.又受介质水演化过程中氢、氧向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月山地区铜矿床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组成五种演化机理的讨论.构筑了成矿热液的δ18O-δD综合模式图.并确定了铜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贵州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罗甸二叠纪剖面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及影响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整个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演化与海平面升降的关系,第一次系统建立了二叠纪古海洋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演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广西及邻区泥盆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及邻区下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增大,由埃姆斯阶(D_1)一1‰~一4‰增至法门阶,杜内阶的+0.5‰~+2.5‰。同时期δ ̄18O呈“W”型分布,在艾菲尔阶()和弗拉斯阶()两个负向波动;在埃姆斯阶(),吉维特阶()和法门阶()、杜内阶()三个正向波动。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当时气圈、沉积的变化,也反映了生物界的演化变迁。华南泥盆纪δ ̄13C和δ ̄18O的变化特征可与同时期、同纬度的北美大陆保存完好的低镁方解石质腕足动物壳中碳、氧同位素组成良好的对比。因此,华南碳酸盐中碳、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保存了泥盆纪古海洋中同位素的特征,是很有潜力的地层对比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汉诺坝等地地幔捕虏体的氧同位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氟化法分析的汉诺坝等地幔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氧同位素数据分别为(1)地幔橄榄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尖晶石辉石岩;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与地幔橄榄岩相比,辉石岩的Opx和Cpx趋向更富集^18O。然而,汉诺坝等地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有一部分Opx和Cpx趋向更富集^18O,然而,汉诺坝等地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有一部分Opx和Cpx的δ^18O测定值偏低,明显与共生的O1和Sp未达到氧同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花岗岩以海西-印支期巨型花岗岩岩基为主体,面积7000km^2以上。花岗岩的εNd(t)为-17.2至-5.1,Isr为0.7087,δ^18O平均值10.66,属壳源型岩基。但各别岩体的εNd(t)值和tDM值均不同,反映其原岩成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过程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山金矿位于赣东北矿集区内,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大型金矿床。该 矿床不同类型蚀变变形岩石与围岩千枚岩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点,Co/Ni,U/Th,Th/Sc,Th/Co比值较为一致;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Au/Ag比值较高,反映了金矿化的特征。千枚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十分相似,具有明显向右缓倾的特点,铕亏损较明显(δEu=0.62-0.71),而铈基本没有明显的富集或亏损(δCe=0.97-1.01)。这些都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来源。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以富H2O、CO2,富Na^ 、N^ 为特征,并具有较高含量的N2、Ar组分,反映了成矿流体的来源较深;碳同位素研究表明,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为变质成因;钻孔全岩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则显示成矿流体作用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SiO2、CaO 为带入组分,Al2O3、TiO2、TFe、MgO、K2O为带出组分。研究表明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的变质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等盐度、弱酸性、弱还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冰洲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黔西南贞丰等地冰洲石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26~160℃,成矿压力为(260~520)×105Pa;成矿流体盐度(SNaCl)为12.2%~19.6%。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方解石、冰洲石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其中冰洲石成矿阶段δ18O值为16.24~18.48‰,平均17.36‰;W/R为0.16~0.18。而从薄层方解石阶段到冰洲石成矿阶段δDH2O=-49~-68‰。δ13C(PDB)=-0.60~0.73‰,δ13CCO2(PDB)为-0.37~2.43‰。计算出δ13C∑C=-2.08~-2.49‰。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加热的地下水的混合,碳来源于地层。探讨了冰洲石成矿时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柳林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五段第一亚段主要由白云岩组成,顶部为灰岩、沉积于浅的、局限的、低能、基底起伏小、蒸发作用强的克拉通内陆表海环境下.白云石的δ13C值为-8.1~0.1‰,平均-3.0‰;δ18O值为-10.9~7.1‰,平均-8.9‰;白云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泥晶方解石差别不大.准同生白云石的δ13C为-4.9~0.1‰,平均-2.1‰;δ18O值为-10.3~-7.1‰,平均-8.7‰.成岩白去石的δ13C值为-8.1~-3.3‰,平均-5.4‰;δ18O值为-10.9~-7.7‰,平均-9.2‰.白云石的Fe2O3含量为0.51%~2.99%,平均1.36%,白云石较泥晶方解石的铁含量高.白云石的Sr含量为13~47(10-6),平均23(10-6),白云石和泥晶解石的Sr含量均低.白云石较方解石的晶胞体积减少12.7%左右.白云石化所引起的体积缩小,产生了大量的晶间孔.有利于淡水的渗透、淋滤,晶间孔进一步改造,形成了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缝.白云石样品的MgCO3含量几乎都大于50mol%,白云石化,是淡水与富镁海水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西东沟坝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同位素交换动力学的研究,认为:含矿溶液中CO2的逸失是碳酸盐矿物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含矿溶液的δDH2O值的变化明显受CH4含量和温度变化控制;成矿溶液来自变质水,硫来源于古海洋水硫酸盐和岩浆硫的混合;估计成矿时的δ34S∑S值接近9.8‰,fO2为10-29.5~10-31.5,pH值为6~7。并用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程评估了硫在矿液中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6.
北秦岭松树沟接触变质岩的形成温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氧同位素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测定了北秦岭松树沟阿尔卑斯型超镁铁岩体接触变质带内角闪岩和及其原岩秦岭群斜长角闪片岩的形成温度.角闪岩的角闪石-石榴子石Fe-Mg配分温度计给出不同期次形成温度分别是:早期815~855℃,主期700~770℃.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测温结果得到,角闪岩的主期变质温度为745~770℃,与其电子探针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斜长角闪片岩为500~605℃,代表了秦岭群区域变质温度  相似文献   

17.
以热重量法研究了Ce1-xTbxO2-δ(x=0.3,0.4,0.5)的缺氧分数δ。发现δ值随组成、环境氧分压和温度的不同在0.06-0.4范围内变化。样品CT30和CT50于650℃以上温度在空气中失氧形成氧空位的反应焓经估算分别为36.0和40.6KJ/mol。  相似文献   

18.
田湾金矿成矿带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湾金矿成矿带中,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多源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碳、氧同位素(σ^13C和σ^18O)组成表明,即有沉积围岩中的碳,也有深部来源的碳,具有混合来源特征。成矿带内σ^34S波动于)‰~10‰之间,变化不大,具有深部来源硫的特征。大发沟矿段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9.
樊然学 《自然科学进展》1999,9(12):1126-1132
对川西争中段孝泉,新场合合兴场地区9个气藏的天然气进行了化学与碳同位素组成研究。天然以甲烷为主,总烃含量〉99%,湿度〉0.5%、δ^13C1〉-37‰与δ^13C2〉-27‰。天然气的烃类组分由沉积物有机质热解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研制了一套用于有孔虫等微量碳酸钙样品(50~100μg)中碳、氧同位素质谱分析的磷酸法转化装置。采用磁力进样法,可连续进行25个样品的转化。在VGSIRA-24气体同位素质谱计上测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δ ̄13c和δ ̄18O分别在±0,2%和±0.3%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