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探究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接骨七厘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中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选取的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骨肽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接受接骨七厘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76.67%)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肿胀程度明显减缓,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四肢骨折在骨肽注射液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接骨七厘胶囊治疗的效果更佳,患者骨折后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肱骨近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5%)、骨折愈合率(97.5%)高于对照组(73.5%)、(73.5%),恢复周期(11.3±2.0)d短于对照组(15.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固定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3.
接骨七厘片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接骨七厘片用于大鼠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 ,制成动物模型后 ,每日胃管注入接骨七厘片 ,于第 1d、第 2周、第 4周、第 6周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表明 :接骨七厘片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 ,改善血液流变性 ,使骨折部位的血供得到明显改善 ,加速血肿吸收、机化 ,促使纤维组织增生 ,缩短了纤维骨痂转变为骨性骨痂的过程。结论 接骨七厘片能显著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解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创面换药、抗感染,治疗组术后口服接骨七厘片并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d疼痛、肿胀及瘀斑等症状评分及ESR、CRP等指标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d血浆黏度较术前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7d疼痛、肿胀及瘀斑等症状评分及血浆黏度、ESR、CRP等指标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软组织损伤术后7d总有效率及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术后28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显著改善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症状及临床理化指标水平,有助于促进软组织损伤的恢复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接骨七厘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临床症状消失及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X射线骨痂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瘀斑、肿胀的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X射线骨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四肢骨折合并肿胀患者给予骨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3月四肢骨折合并肿胀的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骨肽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β-七叶皂甙钠,两组均治疗14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程度都有明显的减轻,且用药14d治愈的患者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合并肿胀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对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骨折患者共8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各40例。常规复位、固定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联合药物复方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具有积极作用,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四肢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四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根据入院先后,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38例,给予肌注或静点骨肽注射液;对照组38例,服用骨折挫伤散或麝香接骨胶囊。结果:治疗组中33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11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50%。结论:骨肽注射液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民间验方活血接骨膏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6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外敷活血接骨膏,对照组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4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骨痂形成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治疗后肿胀消退、平均骨痂形成、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接骨膏外敷治疗骨折能明显加速局部肿胀消退,及早的使骨痂形成,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降低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对四肢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以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予以金天格胶囊、接骨七厘片口服,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疼痛缓解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外科颈骨折在骨痴生长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与接骨七厘片有同样的效果(P>05),并且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优于接骨七厘片(P<0.05).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口服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骨肽注射液。纳入同时期健康人群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总骨工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8特殊序列(B—CTX)水平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间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差异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结果: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ALP、BGP、PICP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Toral—PINP、8-CTX水平则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8d后观察组血清BALP、BGP、PICP高于对照组,而Toral—PINP、f3-CTX水平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2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能调节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善机体炎性状态,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赵军  徐驰   《中国医学工程》2013,(6):20-21
目的探讨注射用复方骨肽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0例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只行局部热敷,未用任何药物,第二组为独圣活血片治疗组,第三组为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独圣活血片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患者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都较对照组提前,且治疗组中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独圣活血片治疗比单独用独圣活血片治疗效果更好,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两组的总有效率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前期愈合中,能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正运 《中外医疗》2016,(22):136-138
目的:探讨偏头痛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58例对照组和58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病症严重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长、伴随症状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偏头痛对生活影响情况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为49.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头痛病症严重程度评分为(1.54±0.74)、发作次数评分为(1.01±0.85)、持续时长评分为(1.25±0.85)及伴随症状相关的证候评分为(0.85±0.36),对照组治疗后痛病症严重程度评分为(4.47±1.30)、发作次数评分为(2.79±1.54)、持续时长评分为(2.03±0.96)及伴随症状相关的证候评分为(0.85±0.36),观察组各项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尼美舒利分散片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能够显著提神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明显延缓偏头痛的症状,能够降低患者治疗后的病症复发情况,同时改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HBV-DNA对数值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BV-DNA显著低于治疗前(7.57±0.94 vs 2.68±0.63;7.62±0.88 vs 2.73±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完全抑制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通过活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活血止痛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缓解时间上,观察组(26.5±7.9)h显著少于对照组(76.1±17.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缓解时间上,观察组(43.8±11.7)h显著少于对照组(116.7±2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通过活血止痛汤治疗可以有效的达到消肿止痛,提升患者术后恢复舒适度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戴涟生 《中外医疗》2014,(31):18-1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③观察组的骨不连、感染及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的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接骨续筋胶囊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愈合进程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诊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愈合进程,并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清TGF-β_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一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术后0d无明显差异,术后14、28、60d血清TGF-β_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续筋胶囊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血清TGF-β_1水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忠平 《医学综述》2012,18(17):2892-2893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注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骨水泥单侧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水泥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5.23±8.31)min,优于对照组的(47.43±9.87)min,骨水泥用量(3.73±1.02)mL,优于对照组的(6.12±1.24)mL;两组患者VAS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骨水泥注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