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R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上升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是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血清学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锦成  张斐  王佳 《吉林医学》2021,(5):1035-1037
目的: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比值(PGR)联合Hp抗体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部疾病患者,根据病理分为胃溃疡组22例,萎缩性胃炎组19例,早期胃癌组20例,进展期胃癌组19例,另纳入同期收治的查体健康者20例视为对照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I)、PGI/II比值、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71例胃部疾病患者分为胃癌组68例和胃炎组103例,健康对照组50例。血清PGI、PGII和CEA分别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并计算PGI/II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PGI、PGI/II比值、CEA和3个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胃癌组血清PGI、PGII水平和PGI/II比值显著低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0.01,P<0.05),胃炎组血清PG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0.01)。以PGI≤50μg/L、PGI/II比值≤2.5和CEA≥10.0μg/L为阳性,血清PGI、PGI/II比值、CEA和3者联合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8.8%、23.5%、23.5%和58.8%,特异性分别为88.5%、88.5%、100%和76.9%,阳性预测分别为76.9%、57.1%、100%和62.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63.9%、66.7%和74.1%。血清PGI、PGI/II和CEA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32和0.491。结论:血清PGI、PGI/II比值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血清PGI、PGI/II比值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和胃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联合胃蛋白酶Ⅱ(PGⅡ)对胃病的检查价值,提高胃部疾病的早期检出率。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0例胃部疾病患者又分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组68例,萎缩性胃炎组8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1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44例,胃癌组2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4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进行PGⅠ与PGⅡ检测,判断PGⅠ和PGⅡ对胃部疾病的检出价值。结果萎缩性胃炎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PG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6±9)μg/L、(54±6)μg/L、(64±4)μg/L、(44±4)μg/L比(79±12)μg/L](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组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82±9)μg/L比(79±12)μg/L](P<0.05);萎缩性胃炎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31.2±4.0)μg/L、(30.2±4.2)μg/L、(35.1±4.6)μg/L、(9.7±2.4)μg/L比(38.5±4.6)μg/L](P<0.05);萎缩性胃炎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PGⅠ/PGⅡ比值低于对照组[(4.2±2.0)、(4.2±1.6)、(4.2±1.6)、(2.8±1.4)比(9.2±2.6)](P<0.05);血清PGⅠ/PG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5.0%(228/240)、97.5%(234/240)、96.3%(462/480)。结论 PGⅠ联合PGⅡ对胃疾病的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为无创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胃部疾病早期检出,早期治疗,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胃疾病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两者比值(PGR)以及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HP)抗体水平,探讨联合检测PG、G-17、HP抗体诊断部队官兵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部队官兵共236例,均有消化不良症状,年龄22~81岁[(56.70±10.15)岁]。每名患者均抽血进行了PGⅠ、PGⅡ、G-17和HP抗体检测。结果 共236名患者纳入研究,非萎缩性胃炎组133例,萎缩性胃炎组103例。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R的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G-17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HP阳性组PGR水平低于HP阴性组,PGⅡ、G-17水平高于HP阴性组。PGⅠ、PGR、G-17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8.84μg/L、6.33、4.73 pmol/L,灵敏度分别为0.72、0.91、0.78,特异度分别为0.59、0.57、0.5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79、0.65。而联合检测法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为9.50分,灵敏度为...  相似文献   

6.
刘伟平  隆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2):173-175,179
目的 了解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抗体分型和胃蛋白酶原(PG)联合检测对其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上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7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慢性胃炎(n=244)、十二指肠溃疡(n=240)和胃溃疡(n=216)...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在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I、PG II以及PGR(PG I/PG II)的水平,探讨PG I、PG II及PGR对于不同胃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内镜下所见不同消化道疾病的胃黏膜病变特点,将患者分为5组,即:非慢性胃炎组(内镜观察患者胃黏膜正常)、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及胃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测定173例4种胃部疾病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PG I、PG II、PGR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1)PG I:与非慢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及胃癌组患者血清PG 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PG II:与非慢性胃炎组、慢性胃炎组以及胃溃疡组患者相比,胃癌组患者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血清PG I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PGR:与非慢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胃癌组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血清PGR值均明显下降(P<0.05)。(4)CEA:与非慢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G I、PG II及PGR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913-915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和幽门螺杆菌(HP)Ig G抗体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72例(胃癌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 Ig G抗体的表达,比较2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HP Ig G抗体阳性率,并对HP Ig G抗体阳性者(HP抗体阳性组)与HP Ig G抗体阴性者(HP抗体阴性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血清HP 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4%(59/72)和22.22%(16/72),胃癌组患者血清HP Ig 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抗体阳性组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显著低于HP抗体阴性组(P<0.05),但HP抗体阳性组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HP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HP Ig G抗体表达水平有助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学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对慢性胃炎、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检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3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胃炎组208例,胃癌组22例,再将其中胃炎组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05例、萎缩性胃炎组103例,通过比较各组间PGⅠ、PGⅡ、PGⅠ/PGⅡ(PGR)值的变化,探讨PG水平对萎缩性胃炎、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胃炎组相比,胃癌组PG Ⅱ水平升高,PG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三组间分析显示,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PGR下降(P<0.001),胃癌组PG Ⅱ水平升高(P<0.001),PGR下降(P<0.01);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PG Ⅱ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PG Ⅰ、PG Ⅱ是与胃癌相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PG Ⅱ是与胃癌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检测对萎缩性胃炎、胃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GR水平降低、PGⅡ水平升高提示存在萎缩或病情进展,胃癌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anti-HP)检测应用于胃癌筛查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正常者208人作为空白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G-17水平;采用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2组受试者anti-HP阳性率,并对anti-HP阳性(anti-HP阳性组)和anti-HP阴性(anti-HP阴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Ⅱ、G-17水平和anti-HP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anti-HP阴性组比较,anti-HP阳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Ⅱ和G-17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anti-HP阳性率结合PGⅠ/PGⅡ比值检测对于胃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上皮内瘤病变组织中G-17和PGⅡ水平可以作为胃癌前病变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万秀飞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56-758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90.70%,治愈率为64.39%,6个月后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祝华 《中外医疗》2012,31(31):9-1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比2种三联疗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治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90%,相比对对照组的52%及76%,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实验组复发率为8%,对照组为24%,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目的 通过观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胃泌素分泌影响 ,来探讨Hp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Hp阳性的 6 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给予质子泵抑制剂 (洛赛克 2 0mg/d)、甲硝唑(0 8g/d ,分 2次服 )和阿莫西林 (1 0 g/d ,分 2次服 )联合抗Hp治疗 2周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结果 在GU患者中 ,Hp根除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从治疗前的 (0 36± 0 11) μg/gpro变为治疗后的(0 2 7± 0 0 9) μg/ gpro (P <0 0 1)。在DU患者中 ,Hp根除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和胃泌素水平分别从治疗前的(0 4 2± 0 16 ) μg/gpro和 (38 2± 11 3) pmol/L变为治疗后的 (0 2 7± 0 17) μg/ gpro和 (30 3± 10 6 )pmol/L ,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结论 Hp感染导致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胃泌素分泌增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 ,根除Hp可使胃泌素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胃溃疡患者中 ,胃泌素分泌的调节除与胃泌素基因表达相关外 ,还受胃酸的负反馈等其他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与抑郁、焦虑等精神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P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PU观察组(A组)。以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B组),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对两组进行抑郁评分和焦虑积分比较。结果:A组抑郁积分(4.06±3.18)与B组(3.26±3.62)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有偏高的趋势;A组焦虑积分(6.96±3.27)显著高于B组(3.49±3.65),P<0.01。结论:PU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倾向。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迎  崔华雷 《医学综述》2009,15(1):107-109
消化性溃疡穿孔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诊断和治疗的失误可造成患者生命危险。早期确诊、及时手术、积极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加强营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慕和军  王敏  许萍 《黑龙江医学》2003,27(8):581-582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 (RBC)、胶体铋、克拉霉素 3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6 8例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配对分组 ,治疗组 34例 ,给予RBC 4 0 0mg ,2次 /d口服 ,胶体铋 2粒 ,2次 /d口服 ,克拉霉素 2 5 0mg ,2次 /d口服。对照组 34例 ,给予奥美拉唑 2 0mg ,2次/d口服 ,克拉霉素 2 5 0mg ,2次 /d口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疗程均为 1周。观察 1周、8周、6个月后的幽门螺杆菌的Hp根除率 ,消化性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结论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消化性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比较 ,2种治疗方案经统计学处理 ,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阳性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ASI法检测抗CCP抗体,RA组62例,非RA组53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RA组34例,非RA组21例,比较抗CCP抗体AKA与RF相关性。结果:64例RA病人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51.6%,非RA组阳性率为5.7%;AKA抗体在34例RA中阳性率29.4%,非RA组阳性率4.76%;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1.6%和95.2%。AKA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9.4%和91.8%。结论:抗CCP抗体、AKA对RA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抗体、AKA、RF可提高早期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及其亚群(PGⅠ;PGⅡ)和癌胚抗原(CEA)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及其亚群(PGⅠ;PGⅡ)和癌胚抗原检测结果.在分别对良性溃疡及恶性溃疡患者(由本院手术或胃镜下活检证实而加以区分)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和癌胚抗原做了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统计。结果402例患者中有73例恶变,73例癌性溃疡患者中PG和CEA阳性表达分别为47和38例,两者皆表达阳性为22例,联合检测结果(即单独和、或表达阳性)63例,单独血清胃蛋白酶原和癌胚抗原检测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和0、01)。结论得出了对癌性溃疡患者,与单独检测相比,血清胃蛋白酶原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提高了灵敏性,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治愈方法。方法:结合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名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药物治疗40例,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药物治疗40例,分析和比较两组的治愈效果差异。结果:采用内镜注射止血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出血停止者28例,且有效率为90%;只接受药物治疗患者,出血停止者15例,总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治愈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清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方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4例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250mg+呋喃唑酮100mg,2次/d的3联Hp清除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给予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清除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更好地控制Hp感染,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