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将8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和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治疗后疗效及治疗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和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和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1997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加味茵陈蒿汤口服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与单用蓝光照射22例相比较,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对照组。提示加味茵陈蒿汤有明显降低总胆红素的作用,兹介绍如后。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岚  岳素文 《山西中医》2006,22(6):28-28
目的:探讨菌栀黄注射洼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菌栀黄注射液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20~40mL,每日1次,连用3~5日,观察间接胆红素下降程度。结果:治疗组间接胆红素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X^2=19.78.P〈0.01)。结论:菌栀黄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院儿科近年来根据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对60例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夏贞莲 《河北中医》2000,22(8):621-622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之一,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致死或致残.1995~1999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其中治疗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1日,最大7日;胎龄<37周3例,37~42周21例;体重2 000~4000 g;血清胆红素220.6~256 μmol/ L5例,256~340 μmol/L 16例,>340 μmol/ L3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日,最大7日;胎龄<37周 2例,37~42周 22例;体重2100~4100 g;血清胆红素220.6~256μmol/ L6例,256~340 μmol/L15例,>340 μmol/ L3例.所有病例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除外肝炎综合征、明显溶血性贫血的患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及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6例。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结合中药。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与胆红素水平降至时间、血清CRP和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97%)显著高于对照组(90.4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与胆红素水平降至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和P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RP和PCT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秀英 《河北中医》2001,23(11):858-85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8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消毒利黄汤口服 ,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 2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值和降至正常所需要日数。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 (5 0 .15± 2 5 .2 4 ) μmol/L ,降至正常所需日数 (4.8± 2 .5 )d ;对照组分别为 (37.94± 2 1.5 6 ) μmol/L和 (6 .1± 4 .6 )d。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退黄利胆方剂(茵陈、栀子、茯苓、郁金、败酱草等)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48例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胆红素下降情况及降至正常所需天数。结果:治疗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为(51.23±24.96)μmol/L,降至正常需要天数为(4.7±2.5)d;对照组分别为(38.05±20.79)μmol、(6.1±4.8)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退黄利胆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口服联合四君子汤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退黄利胆方剂(茵陈、山栀),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胆红素日下降值和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下降(49.24±23.25)μmol/L,降至正常需(4.8±2.5)d;对照组分别为(33.45±21.38)μmol/L和(6.1±4.6)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退黄利胆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或造成生长发育障碍。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清热利胆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全莲  郑洪岭 《河北中医》2000,22(9):694-69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4例采用消黄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2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结果 显效率治疗组(82.4%)与对照组(46.9%)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退黄迅速、缩短病程和减低住院费用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医学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退黄利胆方剂予以治疗。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其胆红素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以此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每天平均胆红素下降(51.10±24.89)umol/L,降到正常范围需要的时间为(4.6±2.6)d;对照组对应的数据为(38.01±20.76)umol/L、(6.0±4.7)d,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其主要危害性是可能发展成核黄疸 ,及早纠正可以预防胆红素神经毒作用。我院采用思密达和中药制剂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2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 6例为我院儿科 1998年 1月~ 1999年 8月期间住院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日龄 12h~ 2 6天 (平均 6 4天 ) ;出生体重(g) 2 840± 6 40 ;胎龄 (周 ) 38 4± 4 2。主要病因 :溶血性黄疸 2例 ,母乳性黄疸 4例 ,感染因素 8例 (新生儿肺炎 2例 ,新生儿脐炎 3例 ,脓疱疹 1…  相似文献   

15.
郭新会  段冰  赵云 《河南中医》2001,21(4):54-5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和光照方法。自 1995年 10月至今采用自拟利胆冲剂配合药物及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根据金氏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出生后2 4h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浓度 >85 μmol/L ;出生后 72h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 0 4 μmol/L ,早产儿 >2 5 5 μmol/L ,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病儿均为近 5年间以高胆红素症入院的新生儿 (除去母婴不合溶血症外 ) ,共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治疗组对比。中西药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所需天数最快4天,最慢13天;西药对照组治愈33例,最快4天,最慢15天。两组治愈所需天数经t检验,有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王冀湘青海省西宁市第一医院(西宁810000)高胆红素血症,系新生儿中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病情严重时可并发核黄疸,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并可加重肝功损害,胆汁郁积,危及患儿生命。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相似文献   

18.
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在新生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高胆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本组76例,男44例,女32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42例。选择对象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每日上升85.5umol/L(5mg/dl)以上,生理性黄疽消退后又复现或进行性加重或迟迟不退。住院无数一般为1周,最长2周,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左右,其中总胆红素最高值为694.2umol/L,最低为160umol/L,平均为206umol/L,有2例为ABO溶血患儿因来院已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方法治疗组84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茵陈汤辅助治疗;对照组80例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亦较对照组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配合专科护理,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