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掌握烟台市居民主要食物中汞含量水平,对居民食品中汞的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方法按照随机采样方法,2011—2014年在全市14个县市区采集10类803份食物样品,按照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结合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比较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及安全限值(MOS)。结果 10类食物中汞的平均含量均值为12.17μg/kg,其中,鱼虾类汞含量最高,均值为67.57μg/kg;其次为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类,汞含量均值分别为12.06、11.75μg/kg。市民通过鱼虾类、禽畜肉类、蔬菜类3类食物摄取汞的周暴露量分别为18.78、5.01和4.53μg。鱼虾类食物对市民膳食汞的贡献率为57.80%,除米类和面类外的其他谷类食物对市民膳食汞的贡献率为0.46%。结论 10种主要食品对居民膳食汞的平均贡献水平均未超过PTWI值,MOS值大于1,居民食物中汞膳食暴露水平总体处于可接受安全水平。鱼虾类食物对居民膳食汞贡献率最高,加之沿海地区鱼虾类食物消费量大,故建议强化鱼虾类食物中汞污染控制,从源头上降低其污染量,减少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情况进行评估,掌握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摄入情况和危害程度。方法 2013—2014年对河南省10类食品进行铅、镉含量的监测,利用2002年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食物摄入量数据,以铅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0.025 mg/kg BW、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25μg/kg BW为参数,对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的平均暴露量为每周0.0086 mg/kg BW,占PTWI的34.4%,MOS值为2.92,贡献率较高的食品种类为面类、蔬菜类和蛋类;镉的平均暴露量为每月9.68μg/kg BW,占PTMI的38.7%,MOS值为2.58,贡献率较高的食品为畜禽肉类、蔬菜类、米类。结论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暴露水平均低于暂定可耐受摄入量,但应对铅和镉的主要来源食物开展常规性监测,对可能的高危食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年来襄阳市部分食品中镉的污染水平,评估居民的镉膳食暴露量。方法 2011-2013年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随机采集市售的8类食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类食品中镉含量,采用点评估的方式,计算居民的实际镉摄入量水平。根据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评价襄阳市居民膳食摄入镉的安全性。结果 2011-2013年采集8类共740份食品检测镉含量,镉含量超标率4.05%,超标率较高的食品种类有食用菌、动物内脏、蔬菜;襄阳居民镉摄入月暴露总量为11.33μg/kg·bw,占PTMI的45.32%,膳食摄入量P97.5月暴露量为20.14μg/kg·bw,占PTMI的80.56%。结论目前襄阳市居民在一般食物消费水平下,镉膳食暴露风险不大,但高消费人群存在潜在的风险。应加强相关产品中镉的监测及膳食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杭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镉(cadmium,Cd)的污染状况,对居民膳食镉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2019—2021年采集的588份市售食品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进行Cd含量的测定,并对居民主要膳食的镉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杭州市居民每月膳食Cd的平均总暴露量为8.32μg/(kg·BW),为PTMI的33.3%。高暴露水平下,居民每月主要膳食Cd的总暴露量(P90值)为18.2μg/(kg·BW),为PTMI的72.8%。膳食Cd暴露的主要来源为主食类、蔬菜类、鱼虾类食品,其对居民主要膳食Cd平均暴露量的贡献比值依次为57.7%、22.6%、10.2%。结论 杭州市居民主要消费的8类食品的Cd污染程度相对较低,膳食Cd暴露风险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而高暴露水平下的居民膳食Cd的暴露风险仍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市售小龙虾的镉污染状况和居民因食用小龙虾镉暴露水平。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湖北省采集小龙虾样品120份,采用国标方法进行检测,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小龙虾镉摄入量,初步开展小龙虾中镉的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湖北省抽样调查地区市售小龙虾中镉含量平均值为0.032 mg/kg,P90和最大值分别为0.082 mg/kg和0.28mg/kg,均未超标;居民每人每次食用1份小龙虾(1 250g)镉暴露量平均值和P90分别为0.17μg/kg和0.43μg/kg;若在食用1份小龙虾的基础上,考虑居民其他食物途径镉摄入量,居民总膳食镉日暴露量平均值和P90为0.37μg/kg和0.63μg/kg,分别占每日可耐受摄入量0.83μg/kg(相当于每月可耐受摄入量为25μg/kg)的44.58%和75.90%。结论湖北省居民通过小龙虾途径的镉摄入量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2013-2016年南京市民膳食中镉暴露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主要膳食消费量及市售食品中镉含量,对居民通过膳食镉暴露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 方法 2013-2016年监测全市10大类共计1 181份样品镉含量,结合2012年南京市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应用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点评估法,初步评估南京市居民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风险。 结果 市售食品中镉含量较高的食品是茶叶、面粉、菌藻类、水产品和动物内脏, 镉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0300、0.0249、0.0203、0.0285、0.0327 mg/kg;各类蔬菜中叶菜类平均镉含量最高(中位数为0.0100 mg/kg),镉含量最低的食品是新鲜水果(0.0003 mg/kg)和畜肉(0.0024 mg/kg)。居民平均每月膳食镉暴露量为0.0087 mg/(kg·bw),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34.6%;膳食摄入量采用P50时,膳食中镉的每月暴露量为0.0027 mg/(kg·bw),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10.8%,膳食摄入量采用P90时,膳食中镉的每月暴露量为0.0188 mg/kg·bw,占PTWI的75.0%。大米、菌藻类、蔬菜和水产品是镉摄入的主要来源,从粮谷类食品、蔬菜、水产品中摄入的镉分别占膳食镉暴露量(膳食摄入量采用P90时)的35.91%、13.98%、19.10%。居民膳食中每月镉暴露量均值占PTMI百分数的顺序依次为6~17岁年龄组(45.3%)、18~44岁年龄组(36.0%)、45~60岁年龄组(34.4%)和60岁以上年龄组(32.2%)。 结论 南京市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总体安全,但仍有必要加强食品中镉含量监测,从源头上控制镉污染,进而减少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温州市动物性海产品重金属镉残留水平,评估动物性海产品镉的膳食暴露量及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4—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温州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等8个县(市、区)的超市及农贸市场采集385份动物性海产品进行镉含量检测,并结合温州市居民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点评估法评估居民食用动物性海产品镉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 385份动物性海产品中,海水鱼195份,甲壳类100份,软体类90份。样品镉含量的中位数为0.011 mg/kg;302份样品检出镉,检出率为78.44%;33份样品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8.57%;甲壳类和软体类海产品镉含量均高于海水鱼(P0.016 7)。分别有2、32和4份海水鱼、甲壳类和软体类海产品的镉单因子污染指数≥1.0,分别占1.03%、32.00%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州市动物性海产品食用居民的镉暴露量中位数和高消费量居民镉暴露量分别为2.36和7.53μg/kg体重,均小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规定的食品中镉的每月可耐受摄入量(25μg/kg体重)。结论温州市居民食用动物性海产品镉暴露水平较低,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膳食中镉污染现状,评估顺义区市售食品中镉暴露风险。方法 2002-2012年对顺义区市售1 033件食品中镉含量进行监测,与顺义区居民食物标准人平均消费量数据和JECFA2010年制定的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25ug/kgBW为参数相结合,对顺义区居民膳食镉暴露分布进行评估。结果 9类食品中畜禽内脏镉含量的均值最高为0.114 81mg/kg,谷物及其制品、新鲜食用菌均存在镉超标现象。按照食品消费量均值计算,顺义区居民每月9类食品中镉暴露量为0.004 17 mg/kgBW,均未超过PTMI每月允许摄入量(0.025mg/kg BW)的标准,贡献率最大的5类食品分别是谷物及其制品(70.0%)、蔬菜及其制品(11.1%)、肉类(7.3%)、蛋类(4.0%)、畜禽内脏(3.3%)。结论 顺义区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位于安全限值以内,通过膳食摄入的镉没有明显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居民镉的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江苏省居民镉的膳食暴露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食物中镉含量资料来源于2001-2006年江苏省12大类共229种食物中镉含量的监测;江苏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江苏省居民3 d 24 h膳食回顾资料,共有调查对象3938名,分为<7、7~、13~、18~岁4个年龄组,共获得778种食物消费资料.分别采用点评估和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镉的膳食暴露量,对不同年龄组镉的膳食暴露量进行比较,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点评估结果显示,江苏省居民每天镉的膳食平均暴露量为5.7~8.6 μg/kg,为暂定每日允许摄入量(PTDI,1.0μg/kg)的567.1%~857.1%.简单分布评估结果显示,江苏省居民每天镉的膳食平均暴露量为0.2~0.4μg/kg,为PTDI的20%~40%;每周镉的膳食平均暴露量为1.4~2.5μg/kg,为暂定每周允许摄人量(PTWI,7.0μg/kg)的20%~35.7%.<7、7~、13~、18~岁年龄组居民每天镉的膳食暴露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0.3、0.2、0.2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0,P<0.05);各年龄组每周镉的膳食暴露量平均值分别为2.5、2.0、1.4、1.4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6,P<0.05).<7、7~岁年龄组居民每天镉的膳食暴露餐的第97.5百分位数(P97.5)分别为1.4、1.2μg/kg,高于PTDI.13~、18~岁年龄组居民每天镉的膳食暴露量第99.0百分位数(P99.0)分别为1.3、1.1μg/kg.不同年龄组膳食中谷类来源的镉暴露量为每天21.5~253.4μg/kg,构成比为42.2%~47.8%.蔬菜来源的镉暴露量为每天8.0~119.4μg/kg,构成比为14.6%~20.1%.结论 简单分布评估得到的江苏居民镉的膳食暴露平均水平位于安全限值以下,且远低于点估计得到的暴露值.各年龄组均有每天或每周镉的膳食暴露量的P97.5、P99.0暴露量超过PTDI或PTWI安全限值.镉膳食暴露主要来源为谷类和蔬菜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深圳市市售水产品中镉污染水平及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量,评估食用水产品中镉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采集各类水产品样品共1 405份,结合居民水产品消费量调查结果,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深圳市居民食用水产品中镉的暴露风险,并对照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进行评价。结果 共检测样品1 405份,总超标率为16.44%(231/1 405),各类水产品中镉含量平均值范围在0.002~1.439 mg/kg之间。镉平均含量较高的是贝类、藻类、头足类,分别为1.439、1.171、0.367 mg/kg。深圳市居民食用水产品消费量较高的是淡水鱼、海水鱼和头足类,每天平均消费量分别为0.763、0.595、0.137 g/kg Bw。水产品中镉的平均暴露量和 P90暴露量分别为5.04μg/kg Bw和11.67 μg/kg Bw,分别占PTMI的20.16%、46.68%。贝类、头足类和藻类是深圳市居民摄入水产品中镉暴露的主要来源,从这3类膳食中摄入的镉占深圳市居民每月水产品镉平均暴露量的96.54%。结论 深圳市食用水产品中镉有一定的超标情况,但对居民膳食暴露风险低于健康指导值,通过摄入市场上的水产品尚不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余姚市市售水产品镉含量水平,对居民水产品镉暴露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为镉暴露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015—2017年采集各类市售水产品样品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含量。居民水产品消费量调查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以居民水产品镉平均暴露量结合每月摄入耐受量(PTMI)计算安全限值(MOS),以初步评估水产品镉暴露风险。【结果】水产品中海水蟹镉含量最高(0.465 mg/kg),其次分别为海水甲壳类(0.277 mg/kg)、淡水蟹(0.197 mg/kg)、海水软体类(0.172 mg/kg)。居民镉平均暴露量为每公斤体重0.004 mg,未超过PTMI限值规定。【结论】余姚市居民水产品镉暴露水平总体上安全,但应控制蟹类、甲壳类水产品的摄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摄入量,评估厦门市居民膳食铅、镉的安全性。方法对2004—2010年厦门市市售食品中铅、镉含量进行监测,结合2010年厦门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结果,对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厦门市居民平均每周膳食中铅摄入量为16.4μg/kg BW,占原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65.6%;平均膳食铅暴露的暴露边界比(MOE)为0.5;平均每月膳食中镉摄入量为34.6μg/kg BW,占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138.4%。结论厦门市居民铅的膳食暴露问题不容忽视,镉的膳食暴露问题较严重,应努力降低各类食品中铅、镉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居民膳食中镉含量及镉暴露风险、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污染及健康风险情况。方法2011—2021年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随机采集13类973件食品,检测镉含量,结合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每标准人每千克体重日均镉暴露量和安全限值(MOS),对居民膳食镉暴露进行风险评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检测的13类973件食品中,镉检出率为69.48%,平均污染水平为0.033 67 mg/kg,其中食用菌制品的镉平均污染水平最高(0.485 00 mg/kg),其次是干辣椒(0.078 61 mg/kg),大米(0.058 40 mg/kg),鲜辣椒(0.043 54 mg/kg),动物内脏及制品(0.042 89 mg/kg),最低是蛋及蛋制品(0.002 45 mg/kg)。居民每日膳食镉暴露量P50和P97.5分别为4.23×10-4mg/kg BW、2.61×10-3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24 h膳食记录询问法,估计北京地区居民镉膳食摄入量。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测得各类食物中镉含量,通过营养监测获得北京市居民3 d 24 h膳食食谱,计算北京市每个被调查者的镉摄入量,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暂定每月允许摄入量(PTMI)评价每个个体镉摄入的安全性。结果各类食品中,甲壳类镉污染最严重,海蟹最高达5.2 mg/kg,平均0.63 mg/kg;海带紫菜最高3.6 mg/kg,说明海产品镉污染是北京市售食品中镉的主要来源。另外菌藻类和动物肝肾也含有较高浓度的镉。北京地区居民镉每月摄入量平均为5.83μg/kg·bw,中位数为4.68μg/kg·bw;最低暴露0.68μg/kg·bw,最高暴露62.56μg/kg·bw;其分布为偏态。大约0.46%的北京地区居民(13/2,830)镉每月摄入超过PTMI(25μg/kg·bw)。结论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但仍有0.46%的人摄入量超过了PTMI值,具有健康风险。控制海产品的镉含量,是降低北京地区居民镉暴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西镉污染区饮用水、食用农产品和空气镉污染状况,对居民通过饮用水、食物和空气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 方法 2014-2015年在广西污染区和对照区分别采集饮用水、食物和空气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法(ICP-MS)检测重金属镉指标,应用点评估方法计算居民环境镉暴露量,评价暴露风险。 结果 污染区和对照区饮用水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00 25和0.000 05 mg/L,合格率均为100.0%,污染区饮用水镉含量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空气镉含量中位数为12.4 ng/m3,高于对照区的2.69 n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食物中的大米、干豆类和蔬菜类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389、0.216、0.052 mg/kg,均高于对照区(分别为0.119、0.161、0.025 mg/kg)。污染区和对照区调查对象每人每日从环境介质(饮水、食物和空气)摄入镉的暴露量分别为117.46、39.55 μg,其中食物镉摄入分别为116.77和39.41 μg,占比99%以上;每月膳食镉摄入量分别为61.78、20.85 μg/(kg·BW),每月通过膳食摄入镉的量分别是PTMI的2.47、0.83倍。 结论 广西污染区食物镉暴露对人群健康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居民重点食品中铅、镉的含量及暴露情况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运用2007年-2014年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所采集的各类居民日常食品中的铅、镉检测数据,评估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暴露情况。方法测定广东省各市7类重点食品中的铅、镉含量,计算居民铅的暴露边界比和镉的每月摄入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广东省各类重点食品中铅、镉的总体均值分别为0.104 mg/kg和0.110 mg/kg,超标率分别为5.7%和11.0%,人群中铅的暴露边界比为2.46~140.00;镉的每月摄入量为0.01μg/(kg·bw)~20.90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0.04%~83.00%。但粤北地区人群食用大米镉的每月摄入量达到31.2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125%。结论广东省各类食品人群的铅、镉摄入量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但对于粤北地区的部分食品蕴藏着一定的人群镉暴露风险,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广东省市售大米镉含量调查及初步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大米镉含量水平,并对广东省居民来源于大米的镉膳食暴露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于2012年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本量,采样范围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区,每个地市(区)采集30~50份大米,其中每个地市(区)的采样点包括1个中心城区、2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城区及其下属各1~2个乡镇,每个采样点在市场、超市、商店、专卖店中随机选择2个以上经营单位采集样品;采集的大米样品依据GB/T 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测定镉含量;采用2002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大米消费量数据,分别计算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对大米的一般消费(P50)和高消费(P97.5)水平下镉的膳食暴露情况。结果共采集广东省各地区市售大米样本1 060份,其镉含量范围为0.000 5~2.100 0 mg/kg,中位数为0.078 0 mg/kg,其中48份大米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0.2 mg/kg),总体超标率为4.5%;大米镉含量的中位数和超标率在22个地级市(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粤北韶关地区的大米镉含量最高,其中位数为0.188 0 mg/kg,超标率为42.0%(21/50);城市和农村的大米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75 0和0.083 0 mg/kg,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米一般消费水平(每人每月大米消费量为9.68 kg)人群,其来自大米的镉膳食平均暴露量是12.59μg/(kg·bw),为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25μg/(kg·bw)]的0.50倍,但2~7岁年龄组人群大米镉暴露量则超出PTMI,达到26.07μg/(kg·bw);对大米高消费水平(每人每月大米消费量为17.95 kg)而言,其平均镉膳食暴露量为23.34g/(kg·bw),为PTMI的0.93倍。结论 2012年广东省流通市场的市售大米镉含量总体不高,但有一定比例的超标率(4.5%),个别地区大米镉超标比较严重。从总体上看,广东省居民来源于大米的镉摄入水平是安全的,但需要关注少年儿童和大米高消费人群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日常消费食品镉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镉暴露风险。方法对2013—2015年广州市11类食品中的镉含量进行监测,结合2011年广州市居民膳食摄入量调查,应用WHO推荐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广州市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共监测食品样品3 999份,镉平均含量为0.1 889 mg/kg,P50和P95镉含量分别为0.01和0.751 mg/kg,检出值范围为0.000 5~7.83 mg/kg;总检出率为75.04%(3 001/3 999),总超标率为1.50%(60/3 999)。居民主要膳食中镉平均每周暴露量为0.003 3 mg/kg BW,占耐受摄入量(PTWI)的47.14%。稻米、紫菜、蔬菜和水产品是镉摄入的主要来源,从这四类膳食中摄入的镉占总的膳食镉暴露量91.66%;然而对于膳食消费量高(P95)的人群,镉的周总暴露量为0.011 6 mg/kg BW,占PTWI 165.71%。结论大部分广州市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位于安全限值以内,但高摄入量人群暴露量超过PTWI,对健康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主要食品中镉含量状况,对居民膳食镉暴露量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江西省11类食品中的镉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参考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对居民日常膳食镉暴露量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美国环保署(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江西省11类食品中镉平均含量为0.00027~0.36mg/kg,总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63.5%和1.68%,超标样品主要是动物肾脏、淡水蟹和大米;江西省居民膳食镉的月平均暴露量和偏高暴露量分别为0.021和0.054mg/kg·BW,分别占PTMI的84%和216%,镉暴露的来源主要是大米和蔬菜,二类食品的贡献率占到85.5%;应用USEPA模型评价,以平均暴露量引起的健康风险值略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推荐标准,但低于USEPA致癌风险评价指南推荐值,而高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较高。结论 江西省大部分市售食品镉含量较低,大部分居民通过日常膳食摄入的镉基本上处于可接受水平,但高摄入量人群仍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京市市售蔬菜镉污染情况,对居民蔬菜镉暴露量进行评估。方法 2011—2014年对南京农贸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进行抽样,按GB/T 5009.15的方法检测镉含量;在4个区县的4个社委会各随机抽取50户居民,采用记账法和半定量食物频率法对居民日常蔬菜消费量进行调查,并据此进行居民蔬菜镉暴露量评估。结果共采集44种、1 159份蔬菜。地产特种菜(芦蒿)镉含量最高,均值为74.4μg/kg,;其次为食用菌(香菇),均值为42.8μg/kg。镉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芦蒿、香菇、其次其他食用菌、叶菜类、鳞茎类、根茎类、茄果类、豆类、瓜类、芸苔属类和水生类。瓜类、茄果类、芦蒿、叶菜类和芸薹属类蔬菜不同季节的镉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每日通过蔬菜摄入镉的量为6.01μg,占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10.01%,其中镉暴露量居前3位的蔬菜依次为叶菜类、特种菜(芦蒿)和食用菌。结论目前蔬菜镉对南京市居民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