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在分析滑移率控制式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将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的PID控制方法引入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中,实现最佳滑移率式的飞机防滑刹车控制.以某型飞机为例,针对不同的跑道(干、湿、冰)情况,将该方法和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法较传统的PID控制方法,有更好的刹车控制效果,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用基于滑移率式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可以大大地提高飞机防滑刹车效率,为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控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的刹车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设计和性能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理论力学原理,在综合考虑飞机机体、起落架、轮胎特性的基础上,推导了适于飞机刹车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建立以机体、起落架、轮胎为主要实验对象的相对滑移率控制的防滑刹车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反映出风阻、侧风干扰、非对称着陆等环境因素及起落架和轮胎特性对飞机刹车系统性能的影响,所建模型较真实的符合实际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孟庆慈  何恒  吴瑞祥 《控制工程》2005,12(5):449-451,495
以某型飞机刹车系统为研究对象,为了使该系统以最佳滑移率工作,防止陷入深度打滑和获得最大的刹车结合系数,提出了一种智能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设计方案,制定出刹车控制规律并对整个刹车系统进行了仿真。改进了现有飞机刹车防滑系统的控制算法,应用神经网络BP算法实时获取最佳滑移率,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快速逼近给定滑移率,并采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硬件电路实现了智能刹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飞机防滑刹车效率有了明显改进,鲁棒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一种混合控制算法在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由于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建立其准确的动力模型比较困难。常规的PID控制算法因过于依赖于模型的精确性,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控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基于以上因素,以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混合控制算法,并在惯性模拟实验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控制算法,提高了刹车的效率.缩短了刹车距离.提升了飞机制动性能,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林辉  谢世杰 《测控技术》2013,32(9):70-73
以飞机全电刹车为研究背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设计刹车防滑控制策略,解决传统刹车效率低、机轮深度打滑、低速刹车性能差等问题.在控制策略中,以最佳滑移率为目标函数,设计滑模面,实现刹车防滑控制.由于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可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可知,滑移率控制在最佳滑移率附近,刹车效率高,可消除机轮深度打滑现象,防滑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在飞机防滑刹车控制优化的研究中,针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从相对滑移率出发,推导了关于闭环PI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防滑刹车系统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迭代控制中的PI参数进行在线实时更新.在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以matlab7.1为仿真平台、飞机减速率为目标函数,对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并与传统的PMB+ PID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方法效果明显优于PBM+ PID算法,证明了ntfj算法在控制性能上的正确性、优越性,对飞机刹车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飞机防滑刹车控制器.控制器采用DSP作为核心处理单元,设计了故障监控模块和AD采集模块等,结合等效滑模控制作为防滑控制算法,实现数字防滑刹车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结果表明,基于DSP的防滑刹车控制器运行可靠稳定,具有较高的刹车效率,能够满足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冀美珊  魏小辉  张明  聂青 《计算机仿真》2013,30(4):41-44,67
研究飞机在着陆过程中地面滑跑阶段的运动特性,为了准确建立无人机着陆动态模型,利用飞机全电刹车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六自由度飞机全电刹车系统整体模型,采用滑移率式控制方式对飞机进行防滑控制。针对某型飞机的着陆滑跑过程,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了数字仿真,得出了飞机地面滑跑刹车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机体及刹车系统模型合理有效;采用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方法控制的全电刹车系统具有良好的作动响应及刹车性能。  相似文献   

9.
飞机防滑刹车具有典型的强非线性、强耦合和参数时变等特点, 并且跑道环境的干扰容易对飞机的地面滑跑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飞机全电防滑刹车系统滑模控制设计方法. 首先, 考虑了实际刹车不确定性干扰条件下的防滑刹车动力学建模问题, 通过对高阶非线性刹车系统进行反馈线性化处理, 简化了基于严格反馈的模型. 其次, 基于对主轮打滑原因的深入分析, 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干扰进行在线估计, 并在控制律设计中引入补偿部分. 通过构造递归结构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来跟踪实时变化的最佳滑移率并建立稳定性条件, 实现了飞机全电防滑刹车系统的有限时间快速稳定并有效抑制了主轮锁定打滑. 通过在不同跑道状态下进行模拟仿真,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刹车效率.  相似文献   

10.
飞机刹车模糊神经网络DSP嵌入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押对现有飞机刹车防滑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神经网络的BP算法和模糊实时控制,并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了神经网络算法。结果表明,飞机防滑刹车效率有了明显改进,鲁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测试中无法进行动态跟踪而难以采取最优系统控制策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飞机刹车动态测试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飞机刹车中的机轮及其刹车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ARM嵌入式技术进行算法移植,实现了刹车系统的模拟及其动态过程的测试分析,解决了飞机刹车模拟和动态测试系统的实时性管理的问题;工程试验结果表明该嵌入式动态测试系统,能有效地模拟刹车过程,并动态跟踪和分析飞机刹车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飞机的刹车过程存在较强的非线性,目前广泛应用的速度差加压力偏调式(PBM)控制律难以实现对飞机刹车的高性能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飞机刹车过程中非线性因素的滑模控制律.首先建立考虑轮胎跑道非线性和刹车盘摩擦系数非线性的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非线性模型,然后设计了滑模观测器对飞机速度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滑模变结构控制律,最后基于模糊理论对滑模控制律进行优化,从而抑制控制器的抖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律控制效果优于传统“PD+PBM”控制律,抑制控制器输出抖振效果良好,能够很好的适应刹车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因素,刹车效率高,控制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
在飞机防滑优化控制问题的研究中,存在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由于飞机着陆时发动机处在慢速工作状态,防滑系统处于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为提高刹车效率,提出将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应用到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中。采用遗传算法对采用"串联二进制编码"的隶属函数参数进行联合优化,并将优化过的控制规则用于设计模糊控制器。将设计的控制器和刹车系统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在飞机防滑刹车控制中,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抗干扰能力,为防滑刹车系统控制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潇  吴瑞祥 《计算机仿真》2006,23(1):59-61,119
尽管飞机防滑刹车可以在保持可操纵性的同时优化刹车效率,但遇到不同路况时刹车性能却时常下降。为了在防滑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刹车结合系数,该文提出了新的飞机防滑刹车控制律:基于补偿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控制器识别飞机和机轮的速度反馈,从而调整刹车力矩实现优化刹车。同时系统又可根据复杂的路况,通过补偿神经网络进行自优化。通过MATLAB、VC仿真得出滑移率跟踪曲线。结果表明刹车系统在适应不同路况时有很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飞机制动系统的半物理仿真研究是提高飞机总体设计极为重要和有效的环节之一.以Redhawk并行仿真计算机为硬件平台,将刹车控制单元和液压模拟系统作为实物模型,在先进的SimulationWorkbench(SWB)仿真环境下对飞机制动系统进行了半物理仿真研究.经仿真测试,该仿真系统设计合理、有效,能够满足飞机防滑制动系统性能的要求.该系统对构建高性能飞机防滑制动系统的研究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地面惯性试验台上进行刹车模拟试验,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试机轮刹车系统功能与性能试验方法。充分地在地面对影响飞机刹车性能的问题进行验证和解决,使飞机机轮及刹车系统达到最理想的装机条件和工作状态,需要依靠先进的系统检测试验手段。针对此类问题,尤其是多起落架、多机轮配置的大型飞机刹车系统试验对于整个起落架性能及匹配性问题,开展了本系统的设计及验证工作。多轮系机轮刹车系统综合动力试验台验证及系统防滑试验具有系统监测控制、信息采集、数据解析、实时显示存储等功能,能直观地展示试验过程以及结果,进而全面验证大型飞机起降系统的综合性能。改良原来的多轮防滑刹车试验系统,完善并提供必要的试验条件,缩短了机轮试验研制周期,实现起落架、机轮、刹车系统集成的匹配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极大地降低了飞机试飞的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17.
Due to complex and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braking process and complexity in the tire–road interaction, the control of automotive braking systems performance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wheel slip represents a challenging problem. The non-optimal wheel slip level during braking, causing inabilit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ire–road friction force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braking distance. In addition, steer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vehicle could be disturbed. In this paper, an active neuro-fuzzy approach has been developed for improving the wheel slip control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commercial vehicle. The dynamic neural network has been used for prediction and an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brake actuation pressure, during each braking cycle,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ed maximum adhes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wheel and road surface. The brake actuation pressure was dynamically adjusted on the level that provides the optimal level of the longitudinal wheel slip vs. the brake pressure selected by driver, the current vehicle speed, the brake interface temperature, vehicle load conditions, and the current value of longitudinal wheel slip. Thus the dynamic neural network model operates (learn, generalize and predict) on-line during each braking cycle, fuzzy logic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the neural model as a support to the neural controller control actions in the case when prediction error of the dynamic neural model reached the predefined value. The hybrid control approach presented here provided intelligent dynamic model – based control of the brake actuation pressure in order to keep the longitudinal wheel slip on the optimum level during a braking cycle.  相似文献   

18.
方滨  宋海滨  王普 《控制工程》2011,18(5):743-747
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是重要的机载设备,对飞机的安全起飞和着陆有着重要作用.NASA研究数据表明,传统的PD+ PBM控制律在混合跑道刹车性能下降,且在低速段容易出现严重的打滑现象,导致系统刹车效率降低.对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控制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PID的新型刹车控制策略.在计算机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