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颖  周丽梅  杨帆 《海峡药学》2008,20(5):44-46
目的对微生物法测定利福霉素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以藤黄微球菌MCC(B)28001为测定菌,使用培养基Ⅱ(pH6.5~6.6),采用该微生物法二剂量管碟法测定利福霉素钠注射液的含量,并对其方法学进行建立与验证。结果抑菌圈直径(Y)对利福霉素钠溶液浓度(C)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9.0113logC 20.884,r=0.9981(n=5),在0.1μ·mL-1~1.2μ·mL-1范围内抑菌圈直径与利福霉素钠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空白辅料对测定无任何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87%(n=9)。结论本实验为微生物法测定利福霉素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学建立及验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阿奇霉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硫酸溶液(75→100)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对阿奇霉素进行测定。采用桨法对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溶出行为进行考察,溶出介质分别选择0.1mol/L盐酸溶液或pH6.0磷酸盐缓冲液,转速选择50或100转,考察不同溶出介质及转速对其溶出行为的影响,建立阿奇霉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结果:硫酸显色法测定阿奇霉素方法学可行,溶出介质及转速对阿奇霉干混悬剂的溶出行为无明显影响,根据上述条件建立阿奇霉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结论:所建立的阿奇零素干混悬剂溶出度检查方法可供应用或作为修订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燕  刘园  张福成 《中国药房》2010,(28):2669-267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含量的方法。方法:Venusil XBP-C18(L)(150mm×4.6mm,5μm)柱为固定相,0.05mol·L-1磷酸氢二钾(20%的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8.2)-乙腈(45∶55)为流动相,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2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阿奇霉素主成分峰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1.5。阿奇霉素检测浓度在10~5000μg·mL-1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0.54%(n=6),日内、日间与中间精密度均<2.5%。结论: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可用于测定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阿奇霉素缓释干混悬剂体外释放度的测定及比格犬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按2010版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测定阿奇霉素缓释干混悬剂体外释放度,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阿奇霉素在比格犬体内的血药浓度,并用WinNonlin Professional v5.2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体内吸收分数(fa)对体外累积释放度(F)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fa=1.1553F-52.931(r=0.9475)。结论体内吸收分数与体外累积释放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阿奇霉素缓释干混悬剂所采用的释放度测定方法合理,可以较好反映体内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5.
程红杰  张晔 《齐鲁药事》2010,29(5):280-282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6.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3000mL,加盐酸约20mL,调节pH值至6.0±0.05)5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min-1,溶出时间为30min,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4%(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为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溶出度的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富马酸阿奇霉素现行标准采用生物效价法测定含量,建立HPLC法测定其含量同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资生堂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02mol/L磷酸氢二铵(用氨水调节pH为10.0)-乙腈-异丙醇(15:60:25),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阿奇霉素主峰与富马酸峰分离良好,阿奇霉素在浓度为0.3048~0.711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00000X-483.4,r=0.999,精密度试验RSD为0.14%,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5%).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富马酸阿奇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替代生物效价测定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以微生物比浊法测定口服阿奇霉素效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阿奇霉素的含量,并对微生物比浊法、管碟法测定阿奇霉素效价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阿奇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4~1.32 u·mL-1(r=0.995 9),分散片与颗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100.27%,方法重复性良好(RSD为0.4%),比浊法与管碟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 微生物比浊法具有简便、精确、快速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和干混悬剂的溶出介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和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方法 以0.4%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75r/min,分散片和干混悬剂分别在20min和15min时取样,取样后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在15~115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9%,n=9),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2.9%,n=9),溶出液稳定,分散片2批在20min时和干混悬剂3批在15 min时平均溶出度均在75%以上并且有较好的均一性.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高燕霞  姜建国  韩彬 《中国药房》2009,(31):2451-2453
目的:建立测定吉他霉素片及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中主药效价的浊度法。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吉他霉素加菌量1.0%~1.5%、乙酰吉他霉素加菌量2.0%~2.5%,于(37±0.5)℃培养4~5h后在53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结果: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4.0、0.45~6.3IU.mL-1,回收率分别为101.7%、101.1%(RSD=1.9%、2.1%,n=9)。结论:所建立的浊度法灵敏、快速、影响因素较少,可用于测定吉他霉素片和乙酰吉他霉素干混悬剂中主药的效价。  相似文献   

10.
市售阿奇霉素固体制剂的溶出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制剂(片剂、颗粒剂、干混悬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硫酸溶液(φ=73.5%)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溶出度。结果不同制药公司及同一公司生产的不同批号的片剂、干混悬剂的溶出度基本上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即45 min溶出度分别≥80%)。各公司生产的颗粒剂,其溶出度差异显著。结论建议对颗粒剂制定溶出度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含量。方法依据阿奇霉素与硫酸溶液(75→100)在pH值6.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反应生成的络合物的光谱特征,选择482nm作为测定波长。结果阿奇霉素浓度在16~96μg/ml之间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n=5),RSD为0.7%。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对10个厂家生产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体外溶出过程进行考察,为药品质量控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桨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6.0)5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min-1,采用HPLC法测定10个厂家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不同时间内的累积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结果:10个厂家样品的溶出曲线具有明显差异,可真实的反映药品的溶出过程。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不同药品生产企业的制剂处方和生产工艺不同而导致药物的溶出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的溶出介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方法 以乙酸盐缓冲液(pH5.5)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50r/min,45min时取样,取样后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罗红霉素在0.02~0.2m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罗红霉素颗粒的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8%),罗红霉素干混悬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8%),溶出液稳定,颗粒10批和干混悬剂6批在45min时平均溶出度均在80%以上并且有较好的均一性.结论 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对解脲支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比较。结果: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解脲支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小于0.125μg·mL~(-1)。结论: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在实验条件下对解脲支原体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马素英 《儿科药学杂志》2007,13(4):53-54,58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准确快速测定阿奇霉素片的含量.方法:参考阿奇霉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以乙醇和0.1 mol/L盐酸为溶剂,75→100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在室温显色30 min,然后于482 nm波长处测定显色后溶液的吸收度,与显色后的标准品溶液相比较计算阿奇霉素片的含量,并与微生物测定方法相比较.结果:阿奇霉素在7.5~52.5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度A和浓度C之间成线性相关,回归方程A=0.0201C-0.1059,r=0.9999;回收率(99.7±0.31)%,RSD=0.3%,样品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方法相一致.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阿奇霉素片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奇霉素的浓度,并研究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颗粒剂和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mg阿奇霉素后,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测定血药浓度。结果阿奇霉素的线性范围为2.71~1084μg/L,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0%。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453±130)μg/L;tmax:(2.3±0.9)h;t1/2:(48±6)h;平均驻留时间(MRT):(53±8)h;曲线下面积(AUC)0-t:(4694±903)μg·h-·1L-1;AUC0-∞:(5118±919)μg·h-1·L-1。结论 3种剂型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4%(n=6).线性范围为0.05~5mg/ml.该方法准确、可行、快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海南普利公司)和希舒美干混悬剂(另一阿奇霉素制剂,辉瑞公司)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一日1次10mg/kg,连服3天,共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4天.对照组用相同剂量和疗程的希舒美干混悬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0.9%,平均咳嗽消失分别为6.51和7.23天,发热消退天数平均分别为4.08和5.11天,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8):1463-1466
目的:建立比格犬血浆中阿奇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研究比格犬体内阿奇霉素口服混悬液中阿奇霉素的药动学参数。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罗红霉素后,加入乙腈提取,采用LC-MS/MS法正离子方式定量检测;药动学实验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取6只健康比格犬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按犬体质量10 mg/kg阿奇霉素给予内服单次药物,两周期之间间隔2周为洗脱期。结果:阿奇霉素血浆浓度在0.2~50.0 n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3),其在血浆中的定量限为0.2 ng/m L;回收率介于92.8%~103.8%之间,精密度小于10.9%;单次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混悬液或干混悬剂后的药动学参数AUC_(0~120)、c_(max)、t_(max)、t_(1/2)分别为(9 111.91±2 072.13)和(6 260.12±2 006.02)ng/(h·m L)、(570.39±192.16)和(663.73±213.69)ng/m L、(1.42±0.92)和(0.67±0.26)h、(52.85±22.48)和(38.15±7.62)h。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结果准确;阿奇霉素口服混悬液或干混悬剂生物利度不等效,其口服混悬液AUC明显高于干混悬剂,其他药动学参数之间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建  李雅茹  王丽琴 《首都医药》2008,15(16):48-48
目的 建立阿奇霉素及阿奇霉紊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运用旋光法测定阿奇霉素及阿奇霉素片含量.结果 阿奇霉素在5.0~30mg/ml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C=-37.6 21298.8x,r=0.9999,平均回收率99.9%,RSD为0.97%(n=9).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阿奇霉素及阿奇霉素片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