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治胃四法     
胃为六腑之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总司”。故历代医家将胃与脾并称为“后天之本”。胃的生理特性有二,一是主降,胃脉下行,胃气以下降为为顺,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下行而入小肠,所以说“胃气降则和”。二是,胃为阳土,又称燥土。唐容川说:“胃土以燥纳物。”正因为胃土在身是燥的,因而胃的病易从燥化,过燥化热,热盛则伤阴。胃发生病变,一则影响胃的受纳而食滞中焦;二则胃气失于通降而上逆;三则胃土燥热进一步导致胃阴虚,可见胃的基本病证是胃热,胃气上逆,胃阴不足,食滞内停,所以治  相似文献   

2.
沈建彬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14-914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辣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逆犯胃…  相似文献   

3.
反胃之证,系饮食入胃,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一日半日,食多反上而复吐。《医学必读·反胃殪塞》指出:“……胃脾每伤,运行失职,不能腐熟水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饮食入胃,复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多种原因引起的反胃。  相似文献   

4.
妊娠发生恶心呕吐、胀闷不食,古人称之为“妊娠恶阻”。在临床常见有“肝火乘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痰饮壅滞”等其证相同、其因不一的妊娠恶阻。兹举各案如下: 一、肝火乘胃恶阻王××,女,25岁。妊娠三个月,恶食,食则呕吐,头目眩晕,颧赤心烦,口苦咽干,脘胀微痛,四肢疲惫。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数。  相似文献   

5.
高金弟 《河北中医》1999,21(6):356-357
胃脘痛一证临床极为多见,病机为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胃脘痛病情多变,病机较为复杂。笔者于临证之时立足于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今整理医案5则,浅谈治疗体会如下。1 胃降则和,承其通降下行之性陈某,男,46岁。1996-10-14初诊。患者胃脘痛反复发作10余年,因旅途疲劳,饥饱无常,胃脘痛又作2日。症见胃脘胀满,剑突下压痛,纳呆,食后加重,嗳气频繁,泛吐酸水,舌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证属气滞食阻,胃失和降。处方:柴胡、枳实、白芍药、娑罗子、大金牛草、浙贝母、海螵蛸、焦山楂、炒谷芽、炒麦芽各10g,…  相似文献   

6.
姚奇蔚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奇蔚教授、主任医师 ,从医六十余年 ,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亲聆教导 ,获益颇丰 ,现将本人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姚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多为胃阴不足 ,病位在胃。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病久多寒湿化热 ,燥热伤阴 ,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唐容川说 :“胃燥不能食 ,食少不能化 ,譬如釜中无水 ,不能熟物也。”引起胃阴不足的原因 :一为嗜食辛辣食物或过嗜烟酒 ,二为肝气郁结化火乘胃。临证常见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湿热等证。胃阴…  相似文献   

7.
实证分四型:食滞胃肠、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瘀阻胃络型。虚证分二型: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型。病理特征为"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用理气和胃法,气机通顺,痛则不通。  相似文献   

8.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信有 《世界中医药》2007,2(2):101-102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范畴。系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黏膜腺体萎缩,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当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中度以上时则有癌变可能。1病因病机本病发病原因,不外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3个方面。寒邪客胃系指腹部受凉,或恣食生冷,致寒凝气滞,胃失和降,收引作痛。《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饮食不节系指暴饮暴食,恣食肥甘,损伤脾胃,食滞不化,气滞络阻,则痞满疼痛。情…  相似文献   

10.
浅析食亦     
导师张琪教授擅长治疗疑难杂症,随同出诊受益非浅,体会甚深,现举一食亦病,以供参考.食亦谓病人能食易饥而瘦,首见于<素问*气厥论>:"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简明中医辞典>:"食逪古病名……又称食亦.  相似文献   

11.
吻合口周围炎唐某某,男,46岁,干部。胃脘疼痛,反复便血10年,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4年前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曾发高烧伴胃脘疼痛、便血,诊断为吻合口周围炎,给予红霉素等治疗,高烧退,症状减轻。以后,胃脘疼痛和便血时作时止,并曾数次失血超过1000毫升。现症:胃脘部常有冷感,疼痛为阵发性发作,有时日发作数次;且以夜子时后阵发性发作为多,按之疼痛不减,四肢烦热,痛甚则四肢烦热亦甚。大便色黑,潜血试验(++)。食少,食后胃脘  相似文献   

12.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丽 《河北中医》2000,22(9):685-68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治。但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其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 ,往往通过调治脾胃后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整体情况得到改善。现讨论如下。1 脾胃失调 ,易发消渴脾胃为受纳运化水谷精微的脏腑 ,胃主受纳 ,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 ,为胃行其津液 ,使饮食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运化布达全身 ,使各脏器皮毛得以滋养。正如《内经·经脉别论第二十一》所言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  相似文献   

13.
胃为“水谷之海” ,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  相似文献   

14.
反胃又称“翻胃”,又名“胃反”。大致包括消化系统的食道、贲门、胃小弯、幽门等部位的病变。笔者临床多年,经治食道癌、胃癌、幽门梗阻各一例,疗效甚为满意,今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案一、韦××女70岁1973年8月15日来诊。自诉:食物不下,食后腹胀,口渴不欲饮,饮水即呛,腹中漉漉作响,口吐涎沫,头晕目眩,极度消瘦,面色黧黑,舌胖润水滑,层层剥脱,吸烟熏之则痛,脉象沉弦。查体:剑突下有一个7×10cm左右的肿物,推之不移,质  相似文献   

15.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 ,是多因子病 ,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现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消分治及以肾为中心脏腑的论治框架 ,提出了许多新论。笔者经研究提出“以肝为中心调整脏腑气血津液”辨治消渴之论 ,并以此指导临床 ,获效甚好 ,并体会得一二 ,供同道们参考。1 消渴症分型论治肝气郁结 :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症可不明显 ,但伴乏力 ,胁胀 ,情志抑郁 ,心烦 ,口黏 ,舌质淡红或偏红 ,脉弦 ,血糖高。治法 :疏肝理气。方药 :逍遥散加减 :柴胡、白芍、当归、云苓、苍术、玄参 ,荔枝核。肝郁化火 (犯肺胃 ) :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乏力 ,体重下降 ,…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脾常不足”和“阴常不足”之根蒂是脾阴不足,脾阴虚在儿科临床上占重要地位,远较成人多见,兹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脾阴的源流《灵枢·本神篇》云:“脾藏营”,《灵枢·营卫生会篇》载“营出中焦”,即脾阴源于中焦脾胃。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腐熟,再由脾化生精微,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本脏之阴,即脾阴。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述:“脾虚不能食,津少呕呃逆”,属小儿脾阴不足证。明代万全在《幼科发挥》中说:“胃气上升,津液自升,泄泻止矣”,即认为津液不足而久泻不止,用钱氏白术散滋养脾阴。缪仲淳提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是小儿纳呆食少的关键。近代医家唐容川指出:“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  相似文献   

17.
刘永铭治疗消渴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是指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征。 刘老师认为:消渴病虽因肺、脾(胃)、肾三脏功能失凋所致,在三脏中,尤以肾为重要。既使症状表现在肺或脾(胃)亦与肾密切相关,如《石室秘录·卷六·内伤门》说:“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则无不同也。”由此可见消渴以肾为本。 刘老师认为:人以气为本,病皆生于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肺、脾、肾三脏,气机不畅,功能失调,运化、输布、贮芷不能。三脏气虚是关键,终使人  相似文献   

18.
痤疮俗称粉刺 ,属中医学“肺风粉刺”、“酒刺”范畴。此病多发于颜面及胸背部 ,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 ,继发脓疱或结节为主要特征表现。笔者在治疗此病时 ,共分三期 :早期 (热毒炽盛期 ) ,中期 (热瘀交结期 ) ,后期 (瘀血阻滞期 ) ,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早期 (热毒炽盛期 )此期多见于青年男女 ,体质壮实之人。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食品 ,致脾之可有黄色脓栓排出 ,伴有口干 ,口苦 ,胸闷 ,便秘 ,脉洪数或滑数。辨证属肺胃郁热。治以清泻肺胃、凉血解毒为主 ,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例 :王某 ,男 ,2 2岁。 1999年 3月初诊。痤疮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夏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柴夏和胃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主要观察两组上腹部疼痛、食后腹胀、泛酸、早饱、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一般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上腹痛、食后饱胀和吐酸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夏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患者长期(3个月以上)食欲减退或消失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属《素问·五常政大论》的“不食”;《景岳全书》的“不能食而瘦”等论述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与慢性的精神刺激及工作学习紧张过度有关,是一种心身疾病。此病不但影响身心健康,拖延不愈,也为其他疾病的发生提供了致病条件。 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将本病大致归纳为肝郁犯胃,脾胃虚衰和心脾亏损等3个证型。确立疏肝和胃,培土益中,养心健脾之法,并配合心理治疗,经临床实践,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