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种Q-开关激光治疗眶周色素沉着症的疗效。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和C组分别采用532nm和1064nm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B组采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755nm)治疗。结果:A组和C组疗效差,B组经4次及以上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2.1%,3组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眶周色素沉着症有较满意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评价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疗效。方法: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43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治疗前后照相对进行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盟果:43例患才治疗1-4次,治疗间隔为2-3个月。有效率为72.1%,痊愈率为25.6%。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的色素减退。结论: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00年10月-2007年2月采用调Q翠绿宝石激光联合美白液治疗颧部褐青色痣37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随访6个月以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颧部褐青色痣(naevus fuscocaeruleus zygomaticus, NFZ)的治疗主要以Q开关激光为主。该文就NFZ激光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纳秒激光,皮秒激光及激光治疗的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对103例颧部褐青色痣(NFZ)患者采用Q开关Na:YAG激光(波长1064 nm)治疗,每次治疗前记录并拍摄患者的皮损情况,两名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采用自身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观察.基本治愈55例,基愈率53.4%,总有效率89.3%,无效11例(均治疗1次),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相关.Q开关Na: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满意,治疗安全,是该病的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报道2例激光治疗多次无效的太田痣.患者均为女性,均在出生后数月发病,累及左侧面部,皮损表现为颧部、面颊部灰褐色至褐青色斑片,巩膜无蓝染.1例怀孕期斑片扩展至左耳后及左颈后.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间散在分布黑素细胞及噬黑素细胞,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分布无异常.对一般用于太田痣的激光治疗反应差.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 nm)和或Q开关Nd:YAG激光(波长1064 nm)累计治疗10余次几乎无效(1例治疗12次,1例治疗13次),且激光即刻反应特殊,即使高能量多次重复照射,皮疹处均无紫癜或渗血,而周围正常皮肤较低能量下即可见明显的紫癜和渗血.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20例褐青色痣患者,波长1 064nm,光斑直径6mm,脉冲频率5~10Hz,能量密度2.2~3.0J/cm2,3周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2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4例皮损消失,恢复正常肤色;16例效果明显,皮损明显减退,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未见明显色素沉着。认为大光斑、低能量模式治疗颧部褐  相似文献   

8.
<正>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仪,波长为532nm,755nm,1 064nm和可变的脉宽激光。Q-开关的波长为532nm,激光光源为Nd∶YAG,光斑直径2~6mm,调整能量密度为0.36~6.0J/cm2。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仪波长为755nm,固定脉宽45ns,光斑直径2~6mm,能量密度为0.85~12.0J/  相似文献   

9.
<正>33例颧部青色痣患者,光斑直径设置为2~4mm,脉宽约10ns,治疗波长为1 064nm,能量密度3.5~5.0J/cm2,治疗间隔时间3~6个月。结果:治疗1~5次后,15例治愈,10例显效,8例好转,有效率为100%。术后有9例发生色素沉着,1例出现瘢痕,对应处理后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认为Q开关Nd-YAG激光对于颧部褐青色痣患者治疗有着明确的疗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该疾病的理想方法,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752nm波长及2~4mm光斑对患者的皮损部位进行局部治疗。结果:120例褐青色痣患者在合适的能量密度、光斑、脉冲宽度下,经过1~4次治疗,治疗间隔时间段为2~3个月,有效率为82.5%,不良反应率为5.8%。认为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确切且无瘢痕,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参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汗孔角化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的23例汗孔角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能量为(6.6~7.6)J/cm~2。治疗前及随访时均采用佳能相机拍照记录患者的皮损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男6例,女17例,年龄(37±14.43)岁。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并随访,有效1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2.61%。平均随访1年,未见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结论 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汗孔角化症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7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调Q翠绿宝石激光对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皮疹色泽和范围,用755nm波长调Q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治疗间隔为4-6月,结果:76例患共经176次治疗,1次治疗有效率67%,2次治疗有效率100%,3次治疗显效率100%,共治愈23例。结论:调Q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是目前治疗太田痣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Q开关Nd:YAG激光1064 nm联合532 nm波长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Q开关Nd:YAG激光1064 nm联合532 nm波长治疗70例患者,开始选择波长为1064 nm,光斑直径3~4 mm,能量密度3.5 ~ 4.5 J/cm2,频率10 Hz,脉宽10 ns.之后对某些疗效不佳且色素较浅层患者改用或交替选择532 nm波长,光斑直径3~4 mm,能量密度1.5~2.0 J/cm2,频率1~5Hz.治疗间隔时间为2~3个月,一般治疗3~4次.结果 治疗4次后治疗组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75.00%,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36例(51.43%)患者出现色素沉着,12例(17.14%)出现暂时性色素减退.结论 Q开关Nd: YAG激光1064 nm联合532 nm波长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效果满意,虽然术后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但均能随时间逐渐消退,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运用维纳斯激光机对9例患者进行局部治疗,观察疗效。经过1-4次治疗后,痊愈36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治愈率达57.14%,有效率达85.71%,其中无1例留下瘢痕,为目前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倍频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颧部褐青色痣并单独接受倍频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治疗的患者,比较治疗次数、开始治疗的年龄、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符合条件的179例患者中,治疗≥3次的患者治愈率为73.0%,显著高于治疗1次的治愈率3.7%(P<0.01)及治疗2次的治愈率16.4%(P<0.01)。入选的患者年龄范围为14~49岁,以年龄进行分组,>30岁组的患者有效率(38.1%)显著低于25~30岁组(41.7%,P<0.01)及≤25岁组(66.2%,P<0.01)。72例(40.2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色素沉着,3~6个月自行消退;2例(1.11%)患者出现水疱,无瘢痕形成。结论:早期、多次使用倍频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应用调Q开关激光Nd:YAG治疗机治疗面部褐青色痣患者70例,波长为1 064nm,能量密度400~800mJ/cm2,光斑直径3mm。,频率1~5Hz,共治疗2~6次,术后3~6个月复诊判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愈27例(38.6%),有效率100%。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比。认为调Q开关激光Nd:YAG治疗机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疗效确切,除有部分患者发生暂时性色素沉着外,未见  相似文献   

17.
<正>选择Nd:YAG激光,波长1 064nm,光斑直径3~4mm,能量密度3.5~4.5J/cm2,频率10Hz,脉宽10ns,对某些疗效不佳且色素较浅层患者改用或交替选择532nm波长,光斑直径3~4mm,能量密度1.5~2.0J/cm2,频率1~5Hz,治疗间隔时间为2~3个月,一般治疗3~4次。结果:36例(51.43%)患者出现色素沉着,12例(17.14%)出现暂时性色素减退。认为Q开关Nd:YAG激光1064nm联合532nm波长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先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功率2~3W,光斑0.5~1.0mm,均匀扫描皮损部位,光斑不重叠,病损严重部位适当重复;接着选用Q开关激光照射治疗,波长1 064nm,能量5~10J/cm2,光斑直径2~6mm。结果: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90%。认为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确切,不良  相似文献   

19.
<正>采用Gentlelase长脉宽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波长755nm,脉宽ms,能量密度18~24J/cm2,光斑直径12mm。动态冷却(DCD)发射时间及间隔时间为40~60ms。1个月后使用Accolades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脉宽70ns,能量密度8.0~16.0J/cm2,光斑直径3mm,频率2Hz或5Hz。结果:20例患者,1个周期治疗5例,显效1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外用药物仍然是目前治疗黄褐斑的首选方法,包括遮光剂、脱色剂、维A酸、化学剥脱剂、糖皮质激素等.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大多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表皮型黄褐斑对常规激光治疗有效,但是会迅速复发甚至诱发更严重的色素沉着.而真皮型和混合型的黄褐斑效果不佳,为提高疗效逐步发展新的治疗技术,包括CO2激光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的联合治疗、Er:YAG激光、脉冲强光和点阵激光,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有效性及这些激光治疗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