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尤瑞克林静滴。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能明显改善ACI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好而安全。  相似文献   

2.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尤瑞克林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用卒中量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RS)评定残障程度;检测肝肾功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反应蛋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NIHSS、mR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1),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无明显改变。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刘兵  李云霞  陈敬阳 《山东医药》2009,49(13):41-41
2006~2008年,我们使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43~80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均在48h以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临床老年人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虽然溶栓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严格的时间窗仍是治疗的难点,恢复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缺血半暗带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1].临床研究表明,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加强缺血区的血液再灌注,减小梗死面积,促进神经元再生,改善血凝状态.本研究着重观察尤瑞克林对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NIHSS)[2]、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BI)[2]以及对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的文献质量.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1989年-2011年),中国知网(CNKI,包括中国期刊网,1979年-2011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1989年-201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教据库(CBM,1978年-2011年),Pubmed(1966年-2011年),Embase(1974年-2008年)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2010年),获取所有关于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的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文献共168篇,根据Jadad量表评估所有纳入文献,0分文献20篇(11.90%),1分文献5篇(2.98%),2分文献115篇(68.45%),3分文献19篇(11.31%),4分文献6篇(3.57%),5分文献3篇(1.79%).其中33篇(19.64%)文献采用自拟纳入标准;35篇(20.83%)文献未采用任何评价量表;123篇(73.21%)文献采用自拟疗效评判标准.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的文献总体质量一般,主要表现在盲法的应用,缺乏统一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拉达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9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手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医学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7.25%,观察组为95.92%,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日常生活基本水平、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RS)评分;监测血压,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尤瑞克林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治疗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1)。尤瑞克林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均无异常,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出血事件。认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进行对症治疗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的药物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06,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大灶脑梗死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7)。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微泵静注,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治疗21 d后梗死灶体积变化,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1)治疗组50例患者,退出1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6.0%;对照组47例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为21.3%,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CT脑梗死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两组患者CT低密度灶体积较治疗前均有缩小,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治疗前及治疗21 d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l例因合并使用ACEI类降压药而导致血压骤然下降,停用并对症处理后改善。治疗组观察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能够有效降低大灶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但患者近期(21 d)神经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瑞克林是从人尿液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能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和血管舒张素。2007年1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30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PNAU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静脉泵入,1次/d,共21d。治疗前、治疗后第14、21天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进行ESS、BI评分:结果治疗组第14、21天及3个月的ESS、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尤瑞克林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用尤瑞克林治疗14 d,与同期未用尤瑞克林者进行对照,观察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有显著差异.认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47例,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PNA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14天,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伤残或严重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伤残或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残或严重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远期疗效仍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2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优于对照组78.2%(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7.9±0.7)分、ADL(55.6±7.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尤瑞克林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靖  王敏  龚启明 《山东医药》2009,49(9):70-7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和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尤瑞克林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指虽经临床积极干预仍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多发生于起病后6小时~7天。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30%,且预后差,病死率、致残率高,而引起临床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按患者是否同意使用尤瑞克林分为治疗组92例及对照组9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神经营养药、对症处理及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连续治疗10 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TCD检测颅底椎基底血流流速变化;并观察各种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BI评分、颅底椎基底血流速度改善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其不良反应少.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预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疗程14d。评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颅脑CT检测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均显著降低(P〈0.01),第7、14天治疗组NIHSS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梗死部位体积均有缩小,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梗死部位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小(P均〈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灶体积,能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9.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尤瑞克林可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2例年龄18岁~45岁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按CISS分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进行分组,将各亚组之间以及与179例年龄18岁~45岁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07±10.83)μmol/L vs(7.48±3.68)μmol/L,t=16.36,P0.01];轻、中、重型患者Hcy水平分别为(16.26±6.37)μmol/L、(20.81±6.21)μmol/L、(24.88.46±6.49)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在青年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ACI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但在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