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Modbus协议的CAN总线转换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AN现场总线和Modbus协议的特点,给出一种应用单片机技术设计CAN现场总线与Modbus总线的转换器的方法。实现了将Modbus设备连接到CAN现场总线网络中,并具体的介绍了转换器硬件结构和相应的软件程序流程,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军  叶海武  褚云霞 《江苏电器》2013,(3):16-20,36
随着采用Modbus RTU协议的设备越来越多,为能跟上网络自动化的发展,设计了一种Modbus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转换装置,通过它实现Modbus网络与Profibus-DP网络互联。介绍Profibus-DP和Modbus两种现场总线的协议模型,分析了两种现场总线协议的转换方法,提出了转换器的电路设计和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转换器数据转换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STC单片机和CAN控制器SJA1000为核心设计实现了能够用于RS-232接口和CAN接口的转换模块,解决了CAN总线与RS-232接口之间数据通信速率以及通信帧格式不同的问题,实现了RS-232接口数据与CAN总线数据的交换,实际运行表明该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常规远动终端(RTU)进行网络化改造方案.该方案通过在RTU外部增加串口/网络转换器将其串口转换成网络口接入调度数据网.介绍了网络化改造方案,网络化DNP3.0规约是基于0SI 7层协议模式,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为增强协议结构(EPA).物理层定义RS-232或RS-485界面,数据链路层定义信息格式,应用层定义规约的功能性.论述了站端网络接入配置(常规远动终端RTU的设置、串口/网络转换器的设置、设备的联接等).该方案无需对常规RTU的硬件及通信规约做任何修改,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和RS485总线各自的优势,设计的CAN总线与RS485总线协议转换器可以使两种总线互联进行数据转换,并通过RS232接口连接上位机实现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对参数的动态配置。  相似文献   

6.
张军  叶海武 《低压电器》2013,(6):46-49,58
设计了一种Modbus协议与TCP协议转换器,实现工业Modbus网络和以太网连接。分析了Modbus协议和TCP协议,介绍了转换器的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最后,试验验证了转换器数据转换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RS-485网络是一种能提高抗干扰能力、适合远距离传输的串行通信方式,在电力系统及工业自动化中有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利用RS-485网络建立计算机与数控机床通信联网方案,同时给出RS-485/RS-232接口转换器设计及利用C Builder实现串行通信软件设计方法。可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中的串行通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工业现场许多一次和二次仪表都带有RS-232/RS485串行接口,可通过协议转换装置将这些串行设备应用到DeviceNet总线系统中.文中对串行设备和DeviceNet总线协议转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普通计算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与工业现场智能仪表,监控系统的RS-485串行接口之间的通信,介绍了一种简易的可扩展多通道智能转换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其转换部分的详细电路实现方案和用单片机控制选通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电机监控系统,重点讨论了RS-422/CAN转换接口的硬件设计和CAN智能节点的软件设计.并阐述了将单片机的数据传送到CAN总线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Profibus—DP的智能断路器总线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主站和从站的实现方法。在带CAN总线接口的智能断路器上增加CAN/Profibus—DP协议转换器,由协议转换器和智能断路器组成Profibus—DP智能从站;主站采用WinCC组态软件实现对从站的监测和控制。该系统满足输配电管理网络化、自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珂  郑元兵 《低压电器》2010,(19):22-25,59
针对智能电网对智能断路器通信功能的新要求,建立了三级网络模型。智能断路器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入变电站主控制室,实现实时监控,并通过CAN-TCP/IP协议转换电路接入以太网,在电力调度中心实现"四遥"功能,并通过以太网,与发电、供电网络间进行双向通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 ,该网络用以太网实现了管理控制网络的一体化 ,用通信转接器、CAN总线和MODBUSRTU协议实现了现场设备的通信 ,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站智能设备的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M7处理器的CAN总线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 LPC2119的CAN总线网络设计方法。首先给出了CAN总线网络系统结构框图。然后重点分析了基于ARM7 LPC2119的CAN网络节点硬件设计,并制定了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空成型机温度控制点多,控制系统安装使用复杂的现状,提出了采用CAN总线技术的系统方案;设计了基于CAN的智能控制模块:由微控制器LPC2294、CAN总线收发器TJA1050T、模数转换器MAX1032、高速光耦6N137和直流电源变换模块等组成;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采用了光电隔离、直流电源变换、电缆屏蔽等硬件措施和数字滤波、软件陷阱、看门狗等软件措施。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可以满足中空成型机及其他塑料机械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现场及物资储存等环境的温度实时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温度检测系统。采用微控制器PIC16F877、CAN总线控制器MCP2515、温度传感器DS18B20、CAN收发器82C250作为现场温度采集的智能节点,通过CAN总线网络和CAN总线适配卡PCI-9810实现上位PC机与现场节点的数据通信。设计了各部分的硬件电路及检测系统软件。系统结构简洁、扩容方便、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装甲车辆电气设备检测的缺陷,利用CAN总线构建了网络化检测系统。该系统将待检测子系统作为总线上的节点,以C8051F040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通过相应接口电路连接到待测节点;进行了CAN总线应用层的通信协议的开发和实现,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通信功能,并将数据处理结果通过CAN总线上传到上位机。实现了对装甲车辆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测、状态检测和在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8.
开关控制器是智能化开关设备与二次保护、测控设备接口的必要环节,为适应智能化变电站对开关的智能化需要,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ARM核的智能化开关控制器的实现方案。给出了ARM微控制器和CAN控制器之间相连的硬件电路,论述了硬件接口之间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给出了数据通信的软件设计流程。该方案具备了软、硬件基础,工程应用证明该控制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MODBUS协议的塑壳断路器用智能化控制器的原理、设计及应用等方面作了介绍,同时对基于MODBUS协议低压电器现场总线联网和发电、配电的设备网络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灯光照明控制系统存在的通信距离短、传输速度慢、误码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详细阐述了智能照明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各个模块电路硬件以及软件设计流程。该设计实现了CAN通信功能,达到了调光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