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纵流壳程换热器的流体力学和传热机理分别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研究结果表明,纵流壳程换热器较折流板换热器具有优异的流体力学和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纵流壳程换热器数值模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纵流壳程换热器,以克服实验研究方式的不足,利用相似理论,确定换热器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变化对其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排管间布杆、减小折流栅间距、增大管束长径比均有利于传热,但同时也增大了流劝阻;和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一步回归出纵流壳程换热器层流下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的关联式,显示出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换热器研究和开发和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纵流壳程换热器,以克服实验研究方式的不足.利用相似理论,确定换热器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变化对其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排管间布杆、减小折流栅间距、增大管束长径比均有利于传热,但同时也增大了流动阻力;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一步回归出纵流壳程换热器层流下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的准数关联式.显示出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换热器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新型纵流壳程换热器工艺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分析问题域和系统责任后,确定了换热设备工艺设计子系统实现的功能和相应的组织结构;在软件设计阶段,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众多物料的物性参数查询,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传热计算,并对传热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换热器的工艺设计;在软件实现阶段,在AutoCAD软件平台上采用AutoCAD自身携带的PDB功能实现界面设计,通过ADSRX应用程序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新型纵流壳程换热器工艺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分析问题域和系统责任后,确定了换热设备工艺设计子系统实现的功能和相应的组织结构;在软件设计阶段,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众多物料的物性参数查询.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传热计算,并对传热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换热器的工艺设计;在软件实现阶段,在AutoCAD软件平台上采用AutoCAD自身携带的PDB功能实现界面设计,通过ADSRX应用程序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纵流壳程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对一种带状支撑纵流壳程换热器的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与分析.基于纵流壳程换热器的特性,建立了带状支撑结构的计算模型,对其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壳程流场和温度分布等细观信息.对带状支撑换热器在不同几何参数及工况情况下的热力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将其特性与折流杆式支撑壳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流动条件下,带状支撑结构壳程内,流体具有较强的湍动度,增大了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7.
扁管管束壳程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管管柬的壳程传热及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壳程传热面积和壳程进口体积流量相同条件下,扁管管柬壳程的进出口温差效率、传热系数略高于圆管管柬,其压降降低了26%~42%,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指标提高了21%~34%.  相似文献   

8.
对扁管管束的壳程传热及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壳程传热面积和壳程进口体积流量相同条件下,扁管管束壳程的进出口温差效率、传热系数略高于圆管管束,其压降降低了26%~42%,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指标提高了21%~34%.  相似文献   

9.
大型纵流壳程换热器三维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针对目前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采用分布阻力、容积多孔度等概念来计算壳程流体流动的方法 ,根据纵流壳程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流动特点 ,探讨了大型纵流壳程换热器数值模拟的简化计算问题 ,提出了几何原型周期段模型简化计算法和四管模型简化计算法 ,以解决大型纵流壳程换热器数值模拟问题 .并应用本文提出的简化计算法 ,应用通用CFD软件FLUENT对纵流壳程换热器不同结构参数时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换热器流场与温度场的细观信息 ,为纵流壳程换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开发新颖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两种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传热测试,利用测得试验数据,根据Kern法推导出这两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求解具有任意结构换热网络灵敏度系数和灵敏度求解的通用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用实例进行了检验。基于输入换网的结构信息,由程序可以自动地生成计算所用的数学模型,可提供换网操作性能分析所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三种窝形翅片管——单面球形窝、单面柱形窝、双面球形窝与普通光滑平板式翅片管在吸风式直流风洞上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研究.采用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了各种翅片的性能曲线和计算公式,并与平翅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面风速为1.7m/s~5.5m/s,雷诺数为840相似文献   

13.
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进/出口分布挡板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超大型壳程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的流动分布不均严重影响着换热器的整体传热性能,而在壳侧入口和出口位置安装流体分布挡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文中从流体分布挡板的影响参数入手,从理论上推导了挡板的开孔率与各种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且推导出优化的挡板设计参数方程,为壳侧流体的实验研究与数值研究提供了参考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导出的冷、热流体的温变计算式,给出了换热器热计算的另一种方法。经验证,此法的计算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制冷换热器肋片管的强化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制冷换热器常用的矩表平肋片管作为比较对象,对四种不同片型的肋片管在吸风式直流风洞进行了空气外掠单排肋片管的对比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平衡分析法(简称分析法)是一种新颖的热力学分析法。本文以表面式换热器为例,对平衡分析法进行了有益的分析探讨:建立平衡方程,提出效率具体表达式,分析冷、热流体的温度和流动阻力对效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热交换器温度曲线形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列管式换热器为例,求解了并流、逆流换热的热交换器的玲、热流沿管长的温度分布曲线及温差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8.
重催油浆换热器管板开裂的应力腐蚀失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锦州石化六厂的重催油浆换热器,在投入使用半年多就在浮头管板处出现多处裂纹,裂纹大多从管束开始呈环状沿径向管板延伸,导致不能正常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此换热器的工艺条件,对开裂的浮头管板进行断口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准解理微观形貌、腐蚀产物和管桥部位裂纹分析,并得出应力腐蚀是引起重催油浆换热器管板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油浆换热器管板受力和腐蚀环境:管板在焊接残余应力、温差应力、气-液两相流的诱导振动及装配应力的相互叠加作用下,受拉应力;在高温环烷酸和高温重硫醇、重硫醚的腐蚀环境中,导致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换热网络的过程模拟,借助于灵敏度系数,给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换热网络柔性指数计算的方法。当换网干扰变量变化并引起了控制变量的变化时,如有调节变量,可通过改变调解变量使控制变量返回到设定值。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调解曲线可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出,也可定点检验换网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现行的化工原理教材在热交换器的流体出口温度计算的论述上是不够严谨的,并推导出了并、逆流热交换器的流体出口温度算式。用此算式,不需试差,可直接计算出并、逆流热交换器的流体出口温度,与用传热单元——传热效率曲线法相比,其精确性要好,也不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