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水利建设实际和管理现状,分析了沾化区水利科技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科技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灌溉、供水、防汛信息管理平台各自独立,传统水利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强水利科技人才培养,建立科技应用推广和激励保障机制,继续完善现有灌溉、供水、防汛信息管理平台,探索与现代管理制度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的水利科技应用和工程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朱识 《人民珠江》2014,(6):149-151
针对水利行业传统信息化系统难以满足整合联动、一线使用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的移动办公整合应用平台。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融合并云化水利业务应用资源,使行业用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实现移动办公、远程应急指挥的目的。在广东省全省"智慧水利"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指挥抢险救灾、水资源管理甚至水利工程安全提供了快速判断、直观验证的高效率监管、防范手段。  相似文献   

3.
沙志贵  朱波 《人民长江》2013,44(23):100-104
根据国家及水利行业现有安全生产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法规要求,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实践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历程,尝试性地定义了水利安全生产信用体系的概念;系统分析了水利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地借鉴了国内食品和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的建立模式;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水利安全生产信用体系“一个主体”、“两项制度”、“一个操作平台”的管理模式。对改善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形势,规范水利市场的安全生产行为,缓解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加强长江科学院宣传工作,根据《长江科学院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推出了长江科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长江水利科技",日前正式开通。这是长江科学院在新媒体宣传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长江科学院互联网+水利科技行动计划》的重要建设内容。长江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将致力于宣传长江科学院治水治江中心工作,报道长江科学院改革发  相似文献   

5.
按照"互联网+"创新思维,上海市采用紧贴需求、跟踪技术、应用为上、快速迭代的新模式推出"移动APP、微信企业号、微信订阅号"移动应用组合服务套餐,将互联网思维引入防汛业务,为多级防汛部门和市民提供随时随地防汛信息服务。应用证明,上海防汛移动不仅较好地服务于市、区(县)和街镇的多级防汛,也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整治和政务办公等应用提供统一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为方便读者通过微信浏览和下载《水利学报》网刊文章,以及作者查询稿件录用情况,《水利学报》现已开通微信出版平台。《水利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为"水利学报",作者和读者可通过在微信上搜索"水利学报"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实现对水利学报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为方便读者通过微信浏览和下载《水利学报》网刊文章,以及作者查询稿件录用情况,《水利学报》现已开通微信出版平台。《水利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为"水利学报",作者和读者可通过在微信上搜索"水利学报"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实现对水利学报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为更好利用新媒体宣传河南水利,河南省水利厅于2015年6月30日正式开通"河南水利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河南水利宣传"微信公众号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同时利用"河南水利宣传"微信公众号开展水情教育,传播先进水利文化。"河南水利宣传"微信  相似文献   

9.
田克平 《中国水利》2010,(12):39-40,36
通过实例探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水利施工企业如何在工程实施中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重视企业内部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0.
工程监管是水利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互联网+解决水利工程监管难题是各方关注的管理热点。针对现行水利工程监管手段存在的不足,即成本高,周期长,数据采集、上报和传播不及时、受限制,以及未能充分引导和利用社会公众力量共同参与监督等情况,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监管技术研究。采用移动互联网和微信技术,开发无需安装、即扫即用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该平台,监管人员和社会公众采用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就能简单地使用定位、拍照和录像等方式随时随地采集信息,动态监管在建和已建水利工程,及时发现和上报疑似违法、违章、违规行为。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利工程监管模式和更便捷的监管手段,使工程监管更科学和高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甘肃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以及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互用、系统运行保障难等问题,提出以移动互联网、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基础,搭建甘肃水利云计算中心,开发甘肃水利信息共享互用平台,向各级水利用户提供云服务。通过引入信息系统项目九大管理模式、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中过程管理,有效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可提高水利信息化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水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利信息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宁波市水利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集水利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交换共享、信息管理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与公众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利信息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阐述了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从而全面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基层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基层管理的现状、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对“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介绍如何利用印象笔记、Office办公软件、Outlook日历、企业网盘、企业微信等现有资源创建的“数字化”管理办法,应用效果表明,提高了基层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负担。此方法可供类似企业基层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各级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对水利管理提出了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影响和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在现代水利管理中,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同样有着大量的应用空间。1防汛管理中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防汛工作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汛前、汛期、汛后信息平台,以进行汛前检查、汛期管理、汛后总结等工作,做到精细化管理。(1)汛前检查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企业的安全管理做到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循环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本文针对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简单阐述和论述。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是一个高危风险行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传统管理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智慧工程建设正在引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新潮流,双江口水电站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了智能安全管理APP系统平台,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危险源管理、设备设施管理、防洪度汛管理四个模块,通过该系统将安全管理业务量化、管理信息数据化,实现了安全管理智能化、可视化和集成化,促进全面高效的管控工程安全,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工作效率。智能安全管理APP系统平台在双江口水电站的成功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与安全效益,具有极大的社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安监管司政法函字[2001]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大坝与安全>杂志是全国水利、电力行业安全指导性科技期刊,其宗旨是为大坝安全服务,宣传国家大坝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介绍大坝安全技术.通过不断努力,<大坝与安全>杂志在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一本承上启下的大坝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杂志.  相似文献   

18.
河长制与水利信息化相结合,构造可轮换、可成长的河长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如何保证平台良好的运行,运维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河长制信息化运维管理目标、体系和流程,从管理职责、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河长制运维管理的要点,设计了河长制信息化运维管理的模式,对实现"信息水利""智慧水利"等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不断提高水库生产安全的保障能力,应用精细化理念将水库安全生产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为安全管理类别、项目、单元、要素等层次,并基于3DGIS平台进行集成,系统具有信息感知与汇集、信息服务、安全预警发布等功能,有效消除了安全管理盲区,提高了安全监管的时效性,促进了安全由条块管理向体系管理过度,由金字塔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向扁平化安全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以人为本,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的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1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前,充分做好动员工作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从理解到认同到支持的过程,通过召开不同级别的安全标准化动员会,充分做好思想转变工作,在后续繁重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中,前期的充分动员工作的认同感,能够促进人的能动效应,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