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景摄影测量是一种非接触量测方式,具有可以实时获取地表信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实时观测等优点。本文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滑坡监测中,模拟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监测方案,包括相机标定、控制点及检查点的布设与量测、影像的拍摄、数据处理,最后通过对控制点和检查点的精度分析,得出了应用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滑坡变形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李仲 《山西建筑》2007,33(21):356-357
阐述了近景摄影测量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做了分析讨论,从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近景摄影测量的精度提出了可行性措施,对研究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筑物变形观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大型桥梁设计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在大型桥梁竣工验收必须进行静载实验。挠度变形观测作为静载实验必要内容之一,其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观测方法的合理性、方案的经济高效性直接影响工程验收工作。基于润扬大桥悬索桥静载实验项目实例,本文介绍了利用GPS测量桥梁挠度变形的方法,对比分析了GPS测量方案的优势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GPS进行桥梁挠度变形观测方法简单、结果可靠、且受环境干扰小,在大型桥梁变形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4,(6)
脆性混凝土试件在破坏前变形极小,传统测量方法测量获得的变形误差大。为了弥补传统混凝土变形测量方法的不足,进而获得混凝土更加真实的物理、力学性能,采用近景测量法进行混凝土试件/结构变形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以其非接触式、高效性、低成本性、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变形测量中。采用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对立方体混凝土试件进行压缩试验。试验前在混凝土表面布置测点。加载期间,同时获取压力试验机及数码相机与高精度全站仪对同一试件变形测量数据。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分析获取的变形数据,从而实现结构变形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近景摄影测量能够获取高精度的混凝土试件表面二维变形数据,并发现试件内部变形极不均匀;与全站仪测量结果比较,数码相机测量的试件横向和纵向变形误差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在桥梁运营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其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为了保证既有桥梁的安全运营和尽可能延长它的正常使用年限,应对其进行实时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估[1]。介绍了现代大跨度斜拉桥变形产生的原因、监测的内容、变形监测的实施方法,指出利用现代测量仪器和技术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大跨度桥梁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速度,其测量成果也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箱梁质量监测是高架桥施工中的重要控制环节,传统方法一般是采用水准仪定点测量,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安全风险性。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是通过近景图像采集、软件分析处理等系列手段实现目标物三维坐标摄取的非接触测量手段,对于施工监测及技术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施工及运营中的桥梁数量巨大,为保证此类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并了解桥梁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实际状况,对桥跨结构进行应力与变形长期监测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大、中跨度混凝土桥梁,探讨建立应力与变形的监测系统的具体方法,介绍钢弦式应力计测试应力应变的原理,并分析其精度影响因素;介绍空间前方交会法测量变形的方法,并详细分析其误差影响情况。最后,以一工程实例分析监控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索塔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定位原理及精度,并分析了苏通大桥索塔施工期的变形情况。试验证明,索塔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工作可靠,反应灵敏,可以胜任桥梁的自动变形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是桥梁安全的重要保障。基于工程测量原理,对桥梁进行实时的变形监测,是桥梁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方向。GPS-RTK技术为桥梁健康监测的实时性提供了可能。从设备方案、安装方案和稳定性试验方案出发,为GPS-RTK应用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设计了方案,为后续的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和健康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文海 《建筑知识》2014,(7):352-35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桥梁变形监测方法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化桥梁监测需要,基于GPS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的出现,更好的适应了现代桥梁监测的任务。本文从GPS在桥梁变形监测中应用优势、应用原理、应用技术等方面出发,对GPS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型桥梁的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些大型桥梁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测量精度要求高等,从而对测量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具体的桥梁监测方案与数据,探讨了变形监测的方案,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邹国斌 《江西建材》2013,(2):218-219
近年来,GPS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变形观测中,更是以精度高、数据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但是桥梁变形问题一直都倍受重视,将GPS技术应用到对桥梁变形的监测当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可以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基线、大重叠度影像增强了同名点匹配的可靠性,提高点位解算的精度,在近些年工程测量中得到很大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形测图、建筑立面测绘、三维重建等工程领域。然而,在变形体的监测中,传统单基线大多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算法进行点位的解算和精度的评定,难以达到变形观测所要求的精度。本文将探讨利用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分析,验证在边坡位移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边坡位移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隧道及地下空间结构变形的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解决大型隧道及地下空间结构变形测量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非量测数码相机,不需在现场布设像控点,完全自由设站,可获得大量监测点在同一时刻变形的整体信息。与传统的收敛仪法和全站仪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现场作业时间短、观测信息量大、作业安全等优点。现场试验表明,其观测精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结构变形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理论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变形测量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活动控制的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轻型金属架作为活动控制,并利用电子全站仪对控制架上控制点进行高精度的标定,然后使用非量测数码相机,在现场布设像控点对某区间隧道进行变形观测,并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测量隧道变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尚敏  程海根 《四川建筑》2010,30(1):167-169,171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桥梁界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桥梁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工程事故。为了确保桥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以及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耐久性,桥梁施工监测越来越重要。故通过对九岭高架I桥的变形、应力等进行测量分析,介绍了连续刚构梁桥的施工监控方法。从而保证了桥梁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桥梁变形及安全性监测的需求。介绍了北斗兼容高精度定位技术用于桥梁变形监测的数学模型及"基于北斗桥梁变形及安全性监测系统"的构成。并通过在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和鸭绿江大桥安装卫星定位监测系统所获得风荷载、车辆重载对桥梁变形实时监测及频谱分析,表明卫星定位技术对桥梁安全运营和维护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长江特大桥挠度监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挠度变形监测的方法、测点布置、观测精度和数据的处理。针对桥梁挠度变形影响因素,利用实测资料,借助“桥梁博士”软件从桥梁结构的角度预测了该桥在不同时期的挠度变形值,并分析了挠度变形状况、变形规律及变形趋势,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为桥梁管理部门进行后期的维护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手持普通相机监测隧道洞室位移的近景摄影测量。该技术测点多、外业操作简便,不需专用设备,能全面、客观地测定大变形隧道洞室各点的三维位移矢量。在实际应用中与机械式收敛计的量测结果进行比较,该技术反映隧道洞室位移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广元某护坡支护工程中,采用了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减少了因雨水对山体的冲刷导致山体滑坡,避免了因此而造成人员及财产的损失。这种方法只需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与观测点并拍摄照片方可,此方法时间段、数据量大,但具备直观、灵敏、可靠的测量监测功能,能及时了解山体位移变化情况,为施工顺利进行奠定扎实基础。结果表明,近景摄影测量在护坡观测中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