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材料专业英语是功能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侧重于功能材料专业英语知识、重点词汇、科技论文写作和专业阅读材料中英互译的教学。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为了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课堂角色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付芳  贾铁昆 《广东化工》2014,41(20):170+173
材料物理课程是材料物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和材料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师培养等方面探讨了材料物理课程的改革,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及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产业制造行业包括材料加工行业迎来了"工业4.0"新时代,实现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应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学生的培养从专业素养、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环节、教师授课方式及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从而适应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各行各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等学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为了培养人才,在教学中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微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专业教育教学中。高校化工工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微课堂"的采用也是适应其教学需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材料加工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文章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角度,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要共同培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讲究"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是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与探索材料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意义非凡。针对“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材料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材料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旨在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党海峰  许伟娜 《广东化工》2022,49(3):189-190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材料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本文结合我校新能源材料系《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实践,针对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可操作性思路和措施,以适应新工科形势下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进行材料科学基础的课程改革对提高材料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环节、课外实践和考核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编排,加强实践训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适应了卓越工程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传统《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注重抽象概念、理论知识而轻视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探讨将国家及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内容及方式,更加注重工程标准应用在课程中的渗透和贯彻,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工业生产实践,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着力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烯烃的性质为例,从学习迁移启发、实验情境创设、知识迁移训练、绿色环保渗透及关注学科前沿进展五个角度浅谈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冼远芳  宋晓峰 《广东化工》2012,39(7):223-224
药剂学课程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可有效增强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课程教学模式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和应用型科研水平上有所创新,积极开展专业集群化建设,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的需要,培养出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为突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专业型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材料》是高职院校中建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培养综合实践职业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亟需高职专业教师对《建筑材料》课程进行重新认识,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本文总结了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高职院校实施《建筑材料》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结合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内容、管理、评价体系的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论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教学方法、课程理念、教学管理、考核标准、实验内容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提出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材料作为当今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地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各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的必修课和核心专业课,本文结合当今材料专业的现状和材料人才的发展要求,对现在高校开展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提出了具有材料专业特色的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教学改革的措施,促进新时代创新型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按专业工程认证要求,结合化工、材料等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以成果为导向,注重能力培育,为行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对化工原理系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机制改革、强化师资、增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实际,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分别针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阐述了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取得的效果。通过教学改革来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的环境监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作为化工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适时改变,培养适应新经济和新工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化工创新人才。本文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化工原理》理论及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为适应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对"应用性""创新创业性"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深入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的瓶颈。针对目前《环境化学》课程传统教学范式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作者教学实践,为进一步提高《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探索以"问题式学习"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并将"问题式学习"贯穿于《环境化学》的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与巩固以及实践实训教学等各个环节中,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