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55-57,127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翻译过程中应侧重的几个方面:如片名的翻译,语言的提炼,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化意象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意象的翻译是对译者极大的挑战。接受美学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译者要研究译语读者的接受语境以达成视界融合,避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同时,读者的接受是历史性的,译者要在其不断变化中的期待视野中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保证文化意象的传递;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到翻译活动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再造译语读者更乐于接受的文化意象,真正实现“立象以尽意”。  相似文献   

4.
山文化意象是中国古诗词曲中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文化意象之一,象征着国家、爱情之永恒,疆域、离人之阻隔;同时还是寄托诗人隐逸情怀的一种载体。由于山文化意象的某些传统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是缺省的,这为其准确翻译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启示下,译者以文化作为翻译的目标和单位,采取多样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大程度地传承山文化意象内涵,向译语读者展现其别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观。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具有丰富的寓意,是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结晶。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彰式。译者在文化意象的移植过程中,应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异化策略为主,必要时适度变通,从而将汉文化意蕴深长的文化意象元素展现给译语的读者,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原作者与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环境、对译语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文化缺省,尤其在外宣翻译中,文化缺省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译者应该运用关联理论,加以各种翻译策略分析文化缺省现象,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寻求最佳关联,使译语读者感受到原语特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的巨大差异,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似乎在所难免。然而,源于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给文化意象的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为保留源语文化意象的韵味,译者应正确理解源文本与他文本间的互文指涉并评价它在译语文化中的意义,继而采用协调式异化,适当应用一些补偿手段,以帮助译文读者积累源语互文知识,培养源语文化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的影视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翻译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如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等.同时,由于中外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视翻译必然受到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此,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应以文化翻译观为依据,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力图达到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映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9.
文博翻译尤其是展品解说词翻译在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方面都有重要地位,然而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文博展品中语言、功能、文化等各类翻译失误仍然存在,翻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翻译目的论突出译语读者的感受,对文博展品解说词翻译等应用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指导,着重剖析其文本的语言翻译失误问题,论证了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是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认知的一种方式,其概念系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概念隐喻翻译的核心是恰当处理好原文和译文的文化意象转接问题。文化适应性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从隐喻的理解实质和隐喻模式对翻译思维的启发谈起,从文化与认知的层面对概念隐喻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提出了三个原则:(1)把隐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2)在译语中找到概念和形式的统一,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促进文化融合;(3)保持隐喻特征,达到适境的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面对两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错位。语用移情最终决定着原语意义与原语文化意象两者之间的取舍:译者要么站在原语和原作者的立场,保留原语中的文化意象,要么站在译入语和译入语读者的立场,用译入语的文化意象取代原语的文化意象,或舍弃原语文化意象,只译出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将翻译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活动。其显观认为,语言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来决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识解方式不同,便使得原文与译文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侧重点。各种识解方式的转变都会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重组带来巨大的影响。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以Langacker的识解理论为基础,从详略度、主客观性和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其识解方式选择与转换上的差异给译文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英媒体对“一带一路”概念域认知存在差异,为理解中英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报道隐喻思维凸显的认知构建和映射的文化连贯性,文章选取中英代表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标题,结合具身语言认知和概念整合理论,具身对比分析新闻标题隐喻思维概念整合的认知凸显过程。新闻英语文本经验痕迹最大可能激活具身认知感知动觉,从视、听、动觉感受凸显的认知差异,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生成和使用提供充分条件,实现语言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语言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其中突显原则使人们意识到写作过程中,人们的思维要受到突显的干预,因此英语写作不仅受到文体风格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要受到突显原则的影响。从常规状态和非常规状态两方面分析英语写作中句式选择受主题突显、关系突显、指别突显等三种突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提喻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或修辞现象,同时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根本的认知方式。以认知突显观为理论基础,从常规化和语境下的高突显性两个方面对英语中“人体外部器官喻指人”这类提喻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人们通常采用具有常规化的高突显性或语境下的高突显性的人体外部器官标示人,突显各器官在各自所指场景中的核心地位,大大提升它所描述事物的清晰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翻译学将语言学作为研究的基础学科.西方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哲学框架上的语言观,对翻译有更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的三大观点,有利于指导我们来探讨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各类翻译追求的共同目标。翻译应对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形式结构、音韵修辞、形象意境等方面进行美学再现探讨,将原文的形象美、形式美、音律美、修辞美、意象美在译文中得以最大限度的转换再现。  相似文献   

18.
双关语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双关语的解释和翻译是解析文学作品的难点。从语用认知及关联理论分析了双关语的理解过程,并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了双关语的三元翻译理论,提出双关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双重推理活动,是译者对双关语原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期待的一个估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状语主位化是一种能产生语篇效应的语言手段,它具有五种语篇功能:语篇背景设定功能、语篇语义凸显功能、语篇话题导入功能、语篇信息焦点对比功能、语篇衔接功能。依照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一背景关系理论,主住化的状语是背景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状语主位化具有突显小句图形和强调已知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和图形-背景关系理论探讨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间关系是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现或运动状态的能动认知的结果.在空间关系所涉及的三要素中,目的物和参照物是基本的,是人观察和认识的基础,而人则是赋予事物以空间关系的关键.空间关系并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物,而是人类的能动识解使然.人们在识解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总是以一事物为参照来确定另一事物的空间方位.不同的识解方式和参照点形成了三类空间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内在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空间关系时,总是把目的物看做图形,把参照物看做背景,并以后者为参照来确定前者的空间位置.看做图形的目的物具有未知性和凸显性,看做背景的参照物具有已知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