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刘斌 《安徽建筑》2013,(5):135-135,150
为揭示桥梁基础沉降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基础沉降量预测的传统GM(1,1)模型和等维新信息GM(1,1)模型。工程验证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等维新信息GM(1,1)模型比传统GM(1,1)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适合于桥梁基础沉降量的预测。桥梁基础沉降量的灰色预测结果可为提前评估沉降设计及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国峰 《山西建筑》2009,35(18):266-267
引用灰色系统理论,构造了公路路基沉降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监测实例,对路中和左右路肩处路基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经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预测精度良好,说明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精度不理想的情况,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讨论了2种改进模型的各自优点。依据某隧道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工程实例分析,得出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均提高了原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曲线的相关性;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于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处仍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其预测效果优于自适应GM(1,1)模型。  相似文献   

4.
陈玲菊 《城市勘测》2015,(1):142-145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精度不理想状况,本文在传统GM(1,1)模型基础上,建立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讨论两种改进模型各自优点。利用传统GM(1,1)模型、自适应GM(1,1)模型以及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某高铁隧道监测点作沉降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比,得出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原模型的预测曲线相关性和预测精度有一定程度提高;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于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处仍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其预测效果优于自适应GM(1,1)模型。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该建筑物沉降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其安全性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GM(1,1)模型对其沉降趋势符合度较高,验证了灰色GM(1,1)预测方法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亮 《安徽建筑》2006,13(6):143-143,151
文章主要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基于实际观测数据的沉降预测模型GM(1,1),并通过其与另外2个工程中常用到的模型在同一实际工程的沉降预测值和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证明GM(1,1)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建筑地基的沉降监测与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地基沉降数据的灰色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关性好,模型精度较高,灰色理论用于建筑地基沉降预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建立了预测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的GM(1 ,1 )模型和等维新息GM(1 ,1 )模型。工程实例验证 ,应用两种模型的组合对复合地基沉降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及Matlab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王波  邓哲 《城市勘测》2011,(1):107-109
针对建筑物出现的变形问题,提出在现有建筑物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的方法,建立GM(1,1)模型,来预测该建筑物的沉降量,并用Matlab来对GM(1,1)算法进行实现.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海相深厚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预测是当今铁路建设中的重大难题,灰色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在GM(1,1)模型基础上,考虑量测数据不等时间间隔,建立路基沉降的非等间距等维的模型,并引入缓冲弱化算子,消除灰色预测模型的无限增长性。本文以广珠铁路珠海西站为例,运用改进GM(1,1)灰色理论预测海相深厚软土路基沉降,并与常规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GM(1,1)灰色预测法具有很高的精度,要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态GM(1,1)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建模时只从静态角度考虑未来时刻的状态这一缺陷,本文引入了可以实时加入系统最新信息的动态GM(1,1)预测模型。利用传统GM(1,1)模型与动态GM(1,1)模型对某桥梁监测点进行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动态GM(1,1)模型可以有效地修正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其预测效果优于传统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路基沉降预测中信息的灰色性和数据的非线性性,提出用灰色神经网络预测路基沉降的新方法。以京沪高铁某段路基断面为例进行了预测研究,并与用GM(1,1)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比GM(1,1)模型预测误差小。  相似文献   

13.
黄红军 《山西建筑》2008,34(14):102-103
详细地介绍了GM(1,1)模型及模型精度评定,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回归模型对宜昌均瑶国际广场的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GM(1,1)灰色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该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Asaoka法、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都是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常用模型。通过分析Asaoka方程与两种灰色模型之间的联系,指出灰色模型理论与Asaoka法一阶微分方程具有一致性,可以利用GM(1,1)模型代替Asaoka法进行沉降预测;灰色Verhulst模型是参数收敛的时变参数Asaoka方程。分析指出三种方法都存在两点不足,即只能应用于等时距沉降数据分析以及参数求解精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从而建立了改进的GM(1,1)模型和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改进灰色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丁昆 《岩土工程界》2007,10(8):39-41
CFG桩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复合地基基础,在处理软基中其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工后沉降。由于沉降受到多种不确定影响因素的作用,沉降预测与分析是CFG桩处理软基的难点之一。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针对CFG桩沉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M(1,1)预测模型,在已有的监测数据分析基础上,求出预测参数,可以对工后累计沉降进行预测预报,分析研究CFG桩工程的安全。对某CFG桩工程进行实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对CFG桩的沉降进行预测,沉降预测精度高,其预测结果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6.
GM(1,1)模型基坑结构变形预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使得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GM(1,1)模型在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进行应用研究.工程应用结果显示灰色预测理论在深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GM(1,1)预测的深基坑地面水平位移、沉降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GM(1,1)模型预测方法有效可行.灰色系统GM(1,1)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可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7.
刘金升  左德元 《四川建筑》2006,26(1):69-70,73
分析非等间隔序列GM(1,1)模型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发展特点,用于预测路堤沉降量,以考察其可行性与精度,并得出非等间隔序列GM(1,1)模型与灰色Verhulst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路堤沉降量的方法,同时指出非等间隔序列GM(1,1)模型与不等时距灰色Verhulst模型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最优化背景值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和灰时序GM-AR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出了GM-AR模型对建筑物沉降预测效果更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灰色GM模型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建筑科学》2011,27(9):75-78
介绍了灰色GM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以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测得的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基坑围护桩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可知:采用GM(1,1)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很好的拟合了实测值,预测精度高,利用GM(1,1)模型对围护桩进行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软土路基的沉降机理进行沉降组成分析,得出杏林软土地基沉降主要由主固结沉降组成。并运用灰色理论选用连续型直接数据GM(1,1)模型对厦门市杏林北环路高浦至锦园段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进行预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二者误差在1%内,表明用灰色模型预测软土沉降在该工程段中是适用的,预测的沉降值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