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干热美拉德反应制备了ε-聚赖氨酸-壳聚糖共价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共价复合物乳化性和抑菌性的影响。褐变检测、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以及红外分析表明: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在干热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并且结构发生了变化。当ε-聚赖氨酸与壳聚糖质量比1:5时,在70℃下反应6h的共价复合物不仅提高了乳化稳定性和乳化活性,而且保留了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房子舒  闫冰  高彦祥  袁芳 《食品科学》2012,33(19):97-101
通过美拉德干热反应,利用羰基对蛋白质氨基进行改性,制备ε-聚赖氨酸-葡聚糖(ε-PL-DE)复合物,在提高其乳化性的同时,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法和牛津杯法对其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ε-PL-DE复合物在温度60℃时可较好保留ε-聚赖氨酸的抑菌性,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其抑菌性降低;且ε-PL-DE复合物抑菌性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较强,pH4、9的条件下较弱。通过SDS-PAGE、糠醛和色差的测定,证实ε-聚赖氨酸(ε-PL)和葡聚搪(DE)的美拉德反应不仅逐渐生成大分子物质,向终反应阶段过渡,褐变程度加深且不同温度下的美拉德反应程度也不同,高温反应会快于低温反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亚临界水温度、压力、时间、pH、反应物质量比对ε-聚赖氨酸与葡聚糖之间的美拉德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测定接枝度和褐变指数评价各种因素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褐变指数与温度、时间、pH呈正相关,与压力呈负相关;时间、pH、反应物质量比对接枝度的影响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水浴法和微波法制备大豆蛋白-葡聚糖(SPI-DX)复合物,比较与分析了复合物功能特性和二级结构。采用OPA法测定复合物的接枝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物的褐变程度。结果表明,微波法能够使更多的葡聚糖与SPI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复合物的褐变程度。由两种方法得到的SPI-DX复合物溶解性、乳化性都有所改善,传统水浴法较微波法对复合物溶解性、乳化性改善效果好。复合物的α-螺旋、β-转角以及无规卷曲的含量都降低,但β-折叠结构含量却增加,SPI与DX发生了葡聚糖糖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干热美拉德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WPI)-壳聚糖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反应温度、WPI与壳聚糖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WPI和壳聚糖在干热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并且结构发生了变化。WPI与壳聚糖在50℃、相对湿度79%干热条件下,反应1~4d的产物为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该产物的乳化性质得到改善。其中,WPI与壳聚糖以质量比1:4混合,50℃反应1d的产物乳化稳定性是反应前的10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高压处理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多糖共价复合物反应,开发更高效的油-水界面膜以提高乳液稳定性。方法:以不同质量比(1∶1、1∶2、1∶4)的β-乳球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经不同压力(200、400、600 MPa)处理后,进行干法美拉德反应,以β-乳球蛋白和壳聚糖的物理混合物为对照,研究产物的褐变程度、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图,以及制备的乳液粒径、Zeta-电位、物理稳定性等。结果:蛋白与多糖质量比为1∶1和1∶2时,随压力增加,褐变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蛋白与多糖质量比为1∶4时,褐变程度随压力增加持续升高。超高压诱导的美拉德反应使蛋白质荧光发生猝灭,壳聚糖比例越高,猝灭程度越大。在蛋白与多糖不同质量比(1∶1、1∶2、1∶4)时,共价复合物的α-螺旋相对含量分别由19.5%、21.1%、22.5%(物理混合物)降至18.7%、16.9%、15.9%,共价复合物α-螺旋相对含量均在400 MPa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6%、19.0%、16.6%。蛋白与多糖共价复合物制备的乳液粒径(399.1、481.5、584.4 nm)以及4 h时稳定性动力学指数(1.60、2.31、0.49)均比其物理混合物要小,而Zeta-电位更高(46~48 mV),乳液更稳定。结论:超高压诱导美拉德反应对其产物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酪蛋白-果胶复合物,研究果胶对酪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接枝度和褐变指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制备酪蛋白-果胶复合物的优化工艺条件,以酪蛋白-果胶复合物为壁材制备亚麻籽油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与果胶质量比为3∶1、加热时间为1.5h、加热温度为90℃时,酪蛋白-果胶复合物具有较佳的接枝度,为37.06%±0.80%,褐变指数为1.05±0.014。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结果显示,与酪蛋白相比,美拉德反应制备的酪蛋白-果胶复合物的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分别下降26.39%、9.21%和2.23%,无规则卷曲含量提高12.43%。酪蛋白-果胶复合物较酪蛋白的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以美拉德反应制备的酪蛋白-果胶复合物为壁材,经喷雾干燥制得亚麻籽油为芯材的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果胶复合物与亚麻籽油的质量比为 1∶1 时,亚麻籽油包埋率达到最大(77.06%±0.98%),且微胶囊具有完整的球形结构、无破碎现象。相较于游离态亚麻籽油过氧化值[(14.7±0.51)meq/kg],微胶囊化后亚麻籽油经过25℃储存28d的过氧化值仅为(3.82±0.07) meq/kg。研究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制备的酪蛋白-果胶复合物显著提高了亚麻籽油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旨在为基于美拉德反应改性的酪蛋白在食品微胶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球蛋白与葡聚糖的干热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球蛋白(glycinin)-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乳化活性变化。得出在60℃、79%RH条件下,7S球蛋白与葡聚糖干热反应4d所得产物的乳化活性改善最明显;11S球蛋白与葡聚糖千热反应1d产物乳化活性最好。另外,7S-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在酸性和强碱性以及高温条件下乳化活性相当稳定;而11S与葡聚糖千热1d所得共价复合物在酸性及高温条件下乳化活性明显降低,碱性条件下乳化活性稳定。大豆球蛋白(giycinin)与葡聚糖的共价复合物在高盐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乳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分子拥挤体系发生Maillard反应制备大豆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制备产物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反应物总浓度为40%,60℃反应30h,SPI与葡聚糖共价接枝效果最好,表现出了优越的乳化性质.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证实了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聚糖之间发生共价结合,产生了共价复合物.该方法制备的产物色泽良好,褐变颜色较少,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只需30h即可完成,而传统的干热制备反应一般需要几天或者数周才能完成.该实验模拟大分子拥挤环境,将多糖和蛋白质作为生物大分子处于该环境中,得到的产物大豆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可作为一种“绿色”乳化剂,可广泛应用到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玉米醇溶蛋白与葡聚糖进行美拉德反应,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研究玉米醇溶蛋白-葡聚糖美拉德反应的工艺,并对糖基化产物的结构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50.15?min、超声功率300?W、糖质量浓度0.025?g/mL时,玉米醇溶蛋白-葡聚糖复合物的接枝度达到最大,与同条件的水浴加热反应产物相比,接枝度由10.13%提高到18.28%,接枝度提高了44.58%。对反应后玉米醇溶蛋白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玉米醇溶蛋白与葡聚糖通过共价键结合,证明美拉德反应发生。对反应产物的功能性测定发现,与天然蛋白和水浴加热反应糖基化产物相比,超声系统中的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显著提高,说明超声技术能够提高糖基化反应效率,改善产物的结构及性质,拓宽了玉米醇溶蛋白的加工利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以荞麦蛋白为原料,在大分子拥挤条件下,采用湿法制备荞麦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选择60℃和70℃为反应温度,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价复合物溶解性、乳化性的影响,并通过游离氨基以及褐变程度来控制反应进程。结果表明,荞麦蛋白与葡聚糖在70℃反应6 h后,其乳化性得到明显改善。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和糖蛋白染色)验证了共价复合物的生成。DSC分析结果表明共价复合后荞麦蛋白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荧光光谱表明共价复合物的蛋白质极性降低,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蛋白基Pickering乳液稳定性,采用美拉德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WPI)-葡聚糖(Dex)接枝物,然后利用该接枝物制得蛋白基固体颗粒,再与中链甘油三酯制备Pickering乳液,考察WPI-Dex接枝物对蛋白基固体颗粒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蛋白基Pickering乳液乳析指数的影响,以及Pickering乳液在不同pH、加热温度、贮藏时间下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察到共价接枝Dex将WPI形貌结构由球状转变为片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干法美拉德反应成功制备了WPI-Dex接枝物;与WPI相比,WPI-Dex接枝物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增加了57.8%和138.5%;WPI和WPI-Dex接枝物Pickering乳液贮藏30 d时的乳析指数分别为52.3%和36.0%,WPI-Dex接枝物使Pickering乳液的乳析稳定性提高了31.2%;WPI-Dex接枝物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综上,蛋白质糖基化接枝修饰是提高天然蛋白质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干热法处理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可溶性淀粉接枝物的制备及其二级结构分析,为蛋白质-淀粉接枝物的研究提供参考。A294、褐变、游离氨基含量变化、电泳图谱等证实乳清分离蛋白与可溶性淀粉在干热处理下确实发生了以美拉德反应为基础的接枝反应,且反应天数的延长能够显著促进乳清分离蛋白-可溶性淀粉接枝物的生成。由于大分子淀粉的共价接入,乳清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遭到破坏;蛋白质表面疏水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湿热条件下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米糠蛋白与阿拉伯木聚糖接枝复合物。以接枝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糖蛋白接枝物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糖蛋白接枝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接枝反应溶液pH控制在10,接枝反应时间48 min,阿拉伯木聚糖与米糠蛋白质量比2.2:1,接枝反应温度50℃,此时接枝度为34.01%。与单独的米糠蛋白相比,米糠蛋白与阿拉伯木聚糖接枝复合物持水性升高,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有所改善,可扩大米糠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超声法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can,CAS)和酪蛋白(casein,CN)为原料,用干热法制备了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CN/CAS比例对Maillard反应的影响。对pH值、褐变指数、接枝度、自由氨基数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图进行表征。最终结果表明:最适宜反应条件是在60℃,相对湿度为79%,CN/CAS比例为5∶4,最终蛋白质浓度为10%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反应72h具有最高的反应程度。测得其褐变指数为0.697,接枝度为70.09%,自由氨基含量为28.83%。CN、CN/CAS和MRPs的红外光谱表明,酪蛋白与羧甲基壳聚糖发生美拉德反应。  相似文献   

16.
SPI-卡拉胶共价复合物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Maillard反应干热制备的大豆蛋白-卡拉胶复合物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功能特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广泛pH值下及高温处理后仍具有优越的乳化特性,高盐条件下乳化性稍有改善。油-水界面动态膨胀特性的研究表明共价复合物的乳化稳定性优于单纯的蛋白和多糖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17.
A294和褐变程度的变化证实乳清分离蛋白与葡聚糖在干热处理条件下确实发生了以美拉德反应为机理的接枝反应。由于亲水性葡聚糖的共价接入,导致接枝物在O/W乳液中能够快速且更为紧密地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在油滴表面形成厚的界面膜,从而提高了乳清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能。在pH3~10范围内,接枝产物G150的乳化活性明显优于原蛋白;对接枝物样品溶液在90°C保温处理10min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乳化活性;高盐体系中接枝产物G150的乳化活性并未发生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燕麦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糖基化反应对燕麦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糖的种类(木糖、葡萄糖、乳糖、葡聚糖2万和葡聚糖4万)和糖基化反应进程对燕麦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在90 ℃、pH9反应条件下,测定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褐变程度、SDS-PAGE及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木糖与燕麦分离蛋白反应的接枝度和褐变程度最大,pH下降最快,表明低分子量的木糖与燕麦蛋白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葡萄糖、乳糖、葡聚糖两万和葡聚糖四万。SDS-PAGE电泳证实燕麦分离蛋白与不同糖发生共价结合。研究糖基化产物功能性质发现,葡萄糖与燕麦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产物溶解度大幅提高。多糖特别是葡聚糖4万与燕麦分离蛋白生成的糖基化产物具有较高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米糠多糖(rice bran polysaccharide,RBP)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非酶褐变反应,探究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开发一种新型乳化剂制备纳米乳液包埋脂溶性物质。方法:RBP与WPI在干热条件下反应不同的时间,以A294 nm、褐变程度、色泽变化、游离氨基含量等的变化监控美拉德反应进程,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分子质量、粒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备大豆油纳米乳液。结果:A294 nm、褐变程度、色泽变化及游离氨基含量的变化,表明混合体系发生了美拉德反应,且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颜色变暗;美拉德反应产物分子质量为17 kDa;反应12 h时的产物粒径分布较为均匀;RBP接枝到WPI分子上显著提高了WPI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P<0.05);WPI-RBP(12 h)@纳米乳液比WPI@纳米乳液更稳定、粒径均匀,能抵抗酸性条件下和盐离子存在条件下对乳液的不利影响。结论:WPI与RBP间的美拉德反应有效改善了WPI的特性,可作为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20.
米渣谷蛋白-卡拉胶糖基化改性及功能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研学  史苏华  熊华  蒋岩  张忠  李捷 《食品科学》2011,32(16):11-15
采用干法美拉德反应,对米渣谷蛋白进行糖基化改性,考察谷蛋白-卡拉胶的质量比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进程和接枝产物功能性质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共价接枝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谷蛋白-卡拉胶的质量比1:2、相对湿度79%、温度60℃条件下,反应24h,产物接枝度达到28.84%;相比谷蛋白,接枝产物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04、4.84倍和0.63倍。经糖基化改性后的米渣谷蛋白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功能性质在广泛pH值范围内也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