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立  邓璇玲 《建筑科学》1994,(1):78-80,F003,2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程序》编制说明潘立,邓璇玲(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信息中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先进的建筑结构,可为社会带来明显经济效益。自70年代后期这类结构在我国推广应用以来,在理论研究、设...  相似文献   

2.
努力提高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提高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水平刘永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近年来,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实践证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能较好地适应高层建筑结构扩大开间,扩大柱同,降低建筑层高的要求。以深圳华民大厦为例...  相似文献   

3.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夏靖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混凝土是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基本上代表着我国结构工程的质量。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屋建筑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颐 《建筑科学》1997,(3):3-6,49
我国房屋建筑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展望刘永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1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预应力混凝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全世界土建工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结构材料,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由以往的单层、多层房屋、公路、铁路桥梁...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粘结强度(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粘结强度(下)薛立红,蔡绍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5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机理的探讨5.1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力的构成及分布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构成一样,钢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也由三部分构成。(1)混凝土中的...  相似文献   

6.
《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范》(送审稿)与《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送审稿)不久前相继通过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查。  相似文献   

7.
行业资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正式出版发行 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已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志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这一建筑测试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由于芯样直接取自结构混凝土实体、且又不需要某种物理量与强度之间的换算,因此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直观、可靠和准确的方法。特别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于八八年颁发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  相似文献   

9.
12×12m柱网预应力混凝土大平板、框架新结构刘永颐,王逸,宋玉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北京100013)谢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一、前言大柱网预应力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跨度大,工艺布置灵活,综合经济效益好,结构性能优良等优点,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发展加气混凝土的经济效果研究(二)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吴庵敖(续第七期)七、加气混凝土建筑自1993年应用加气混凝土制品以来,建造的建筑已达15000万m’,几乎遍及所有的建筑体系。加气混凝土在我国使用之久、建房之多,在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新型混凝土建筑砌块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建筑砌块和砌块建筑的发展重点,符合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政策,而且可使砌块建筑锦上添花,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多功能新型混凝土建筑砌块可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如结构(承重或自承重)、保温或隔热、装饰、防水等。介绍了多功能新型混凝土建筑砌块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2.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创刊于1983年,是目前我国建筑砌块行业惟一的专业科技性期刊,中国建筑砌块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竭诚为全行业读者服务,推动本行业生产技术、应用技术的发展,是本刊的办刊宗旨。刊物的读者群体,主要面向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路面砖、护坡砌块与挡土墙砌块、轻集料及轻集料砌块、石膏(空心...  相似文献   

13.
建筑节能实用技术近年来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研究所面向东北地区研究、开发出主要建筑节能实用技术如下:(1)混凝土空心砌块中高层(8~15层)建筑的研究。利用高强砌块及与之配套注芯混凝土和专用砂浆,通过一定的结构处理,在七度地震区建造8~15层中高层建...  相似文献   

14.
自保温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的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保温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即: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保温体系与建筑的同寿命问题,而且该体系在抗震设防、隔热保温、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方面有突出优势,是国内领先技术,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1998,(5)
由全国混凝士协会、全国混凝土情报网及全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全国混凝土技术交流会(乌鲁木齐·1998-08-25一28)共评出优秀论文5篇,其内容摘要如下。论混凝土砌块和砌块建筑的新发展(一等奖)范振芳高连玉(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详细论述了发展砌块建筑的可行性及技术途径。阐述了生产混凝土砌块在节能、节约土地和利用地方材料方面的积极意义。论文用大量事实证明了利用有效的配套材料和成熟的应用技术不仅可建多层房屋,而且还能建中高层和高层配筋砌块建筑。与多层砖结构相比,砌块建筑可增加使用面积3~5%;与高层…  相似文献   

16.
《建筑技术》2009,(10):914-914
06S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  相似文献   

17.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创刊于1983年,是目前我国建筑砌块行业惟一的专业科技性期刊,中国建筑砌块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竭诚为全行业读者服务,推动本行业生产技术、应用技术的发展,是本刊的办刊宗旨。刊物的读者群体,主要面向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及轻集料砌块、混凝土(多孔)砖、路面砖与路缘石、护坡砌块与挡墙砌块以及石膏(空心)砌块、泡沫混凝土砌块等块状产品的生产、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企业管理、经营、销售人员,建设、市政、规划、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部门的人员。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建标协字第12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全面修订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经本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28:2012,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原《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异型柱技术规程》(JGJ149—2006)的颁布为我国的结构设计人员提供了一本可以参照的国家标准,同时为广大结构设计人员指明了异型柱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区别,现将其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区别与广大设计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筑技术》2001,32(12)
总论加强住宅建筑体系的研究与落实.秦华虎.(2) :85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黄炳生 ,吕志涛.(5) :32010项值得推广应用的建筑新技术.杨嗣信 ,吴琏.(8) :516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陈肇元.(10) :682近20年来我国建筑技术的创新.侯君伟.(11) :728北京住宅建筑的发展与探讨.胡世德.(11) :732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地下施工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设计.吕凤梧 ,徐伟.(3) :152桩端压力注浆桩技术.沈保汉 ,应权.(3) :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