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暴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可  相似文献   

2.
生态管理与暴发性鱼病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生态管理与暴发性鱼病赵玉宝,袁宝山,江喜鸿(北京市水产研究所,100075)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困挠水产养殖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精养高产池中,常常引起大规模的死鱼。仅浙江省1989年因暴发性鱼病损失的各种鱼类就达3330万公斤。暴发性鱼病成为制约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各地普遍流行一种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大已给我省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笔者根据我市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暴发性鱼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客观条件 (1)池塘条件。通过对发病鱼池的测量、化验,发现发病池塘的水深在1~1.5米;透明度20厘米以下;溶解氧平均值在4.5毫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主要淡水养鱼区不同程度地流行暴发性鱼病,致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江苏省常州市粮油食品二厂与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合作,于1990年开发研制了一种防治暴发性鱼病的新药——“鱼泰”。这种新药经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数千亩池塘水面实际使用检验,绝大多数得到了肯定效果,反映普遍良好;但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及防治海南木鱼水库1989年在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指导下获得了网箱养殖罗非鱼试验成功,其后三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推动着岛内淡水网箱养鱼的兴起。可近年,屡屡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性鱼病,尤其是去年六、七月间相当一部分箱所剩鱼不足投苗...  相似文献   

6.
冯喜 《河南水产》1997,(1):17-17,36
近年来,网箱养殖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屡有发生,经济损失严重。在养殖过程中,笔者对防治鱼病的方法进行了探索。1 鱼病情况1.1症状表现 概括起来主要为下列三种表现型。①眼球突出型:这种类型的病鱼眼突出而混浊,有的眼球单眼或双眼角膜混浊,有的水晶体及玻璃  相似文献   

7.
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困扰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大问题,尤其在精养高产池中,常常引起大规模的死鱼。仅浙江省1989年因暴发性鱼病损失的各种鱼类就达3330万公斤。暴发性鱼病成为制约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危害严重,严重挫伤了广大养鱼者的积极性。一时间关于暴发性鱼病的防治研究报导很多,  相似文献   

8.
<正> 鲤鱼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颗粒饵料的普及推广,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吨鱼塘、双吨塘屡见不鲜。暴发性鱼病也日趋严重,给养殖单位造成极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与有关专家探讨,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季节长 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该病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浙江省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鱼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该病在浙江省的流行范围、危害程度和流行季节、水域、发病率、危害对象等情况和规律,并对有关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地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鱼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鱼类病害已成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大已给我地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几年来我地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该病进行了预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发病原因从大量的病例表明,暴发性鱼病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发病池塘多属鱼放养密度大、鱼类生活环境恶化,疾病相互感染。池水溶氧长期处于低值.池水有机物耗氧量长期超标,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池水污染严重.细菌大量繁殖,致使地鱼运动能力下降,饵…  相似文献   

11.
鲤鱼暴发性鱼病一直在困扰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作者根据近两年所掌握的生产实践和调查情况,对鲤鱼暴发性鱼病病因与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开始肆虐,每年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往往只能怀着侥幸心理希望不要暴发此病。但每年一旦发生此病,大多数养殖户就会束手无策,经济损失惨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以防为主,在罗非鱼暴发鱼病前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抢救措施,使暴发性鱼病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养殖损失降到最低,从而获得较大的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病因分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射阳县盐场及周边地区有十多万亩精养鱼塘,近几年来,随着养殖强度的加大,暴发性出血病也日益增多,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参照《科学养鱼》上曾介绍的方法,多次指导养殖户防治鱼病,发现治疗暴发性出血病颇为有效。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  相似文献   

14.
克胜 《海鲜世界》1991,(4):26-26,25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养殖方式改变,放养密度加大,水质不易掌握及苗种频繁南调北运,致使在养殖鱼类中,不仅常见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新发现了以往很少发生、甚至没有发现的危害性极大的鱼病。如:鲢孢子虫病。鲤鱼单极虫病和目前对鲢鳙等鱼危害最大的暴发性鱼病,这些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使生产遭受损失,为此,鱼病工作应大力加强.要根据不同季节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白云区现有养鱼面积44,743亩,鱼塘26,369亩,近年来,随着放养密度与养殖面积的增加.管理措施不当,鱼塘出现鲮、鲫等鱼的暴发性流行病,给养殖生产者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进行了暴发性鱼病的防治技术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殖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箱养殖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及防治技术刘永进,方开吉,刘志圣,田淑丽(山东省泰安市水利水产局271000)随着近几年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发展,罗非鱼的性状退化、抗病能力下降逐渐暴露出来,1994年7月3日至25日,新泰市东周水库和光明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出现暴...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鱼类一旦暴发鱼病,塘鱼就会在短期内出现暴发性大量死亡,给养鱼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对鱼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综合分析,就鱼病暴发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池塘逐年积淤变浅,池水老化,鱼池、鱼种消毒不严,投饲不当,拉网操作不慎,放养密度过大,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造成暴发性鱼病的蔓延,直接影响养鱼经济效益。笔者两年多来采用4种药物综合治疗暴发性鱼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综合治疗的方法 先治表后治本,先治水后治鱼,先治虫后治病。5天为一疗程。 (1)治疗药物:生石灰、90%晶体敌百虫、  相似文献   

19.
三种鲫鱼对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彭泽鲫、异育银鲫及白鲫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暴发性鱼病抗病力的研究结果。在菌液浓度为6.0×10~6个/ml,注射剂量为0.3ml/尾时,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彭泽鲫 10~(-1.?),异育银鲫 10~(-1.61),白鲫 10~(-2.21),差异极显著(P<0.01)。从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了造成以上差异的机理:(1)补体总量——彭泽鲫 6.40 单位/ml,异育银鲫 5.97 单位/ml,白鲫 2.20 单位/ml,差异极显著(P<0.01);(2)补体替代途径(C_d 旁路)杀菌能力——彭泽鲫和异育银鲫极显著优于白鲫(均值多重分析 D>D_(0.01)),彭泽鲫好于异育银鲫,但差异不显著;(3)白细胞吞噬功能——三种鲫鱼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1),吞噬百分率是彭泽鲫极显著优于白鲫和异育银鲫(D> D_(0.01)),吞噬指数是彭泽鲫和异育银鲫显著优于白鲫(D>D_(0.05))。彭泽鲫是对暴发性鱼病抗病力较强的品种,白鲫是对暴发性鱼病抗病力最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鱼生产的发展,为提高池塘单产,各地普遍改变养殖方式,增加放养密度,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当,池塘环境恶化及苗种南北方频繁交换和新品种引进缺乏检疫等原因,近2-3年本市的暴发性流行病,给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广东省1-7月份暴发性鱼病发病的面积约2万多亩,死鱼20万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