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经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和LBP处理后,用爬杆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行为表现,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存活情况,并用生化技术对中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as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爬杆实验得分远低于对照组(3.53±1.32 vs. 7.61±1.53,P0.01),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有大幅减少(340±31 vs. 1204±112,P0.01),中脑组织SOD、GSH-Px和CAT酶活力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L-DOPA处理的小鼠爬杆实验得分较MPTP组有大幅改善(6.87±1.51 vs. 3.53±1.32,P0.01),但TH阳性神经元数量仍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295±63 vs. 1204±112,P0.01),中脑SOD、GSH-Px和CAT酶活力甚至低于MPTP组小鼠,而MDA含量则高于MPTP组(P0.05)。经过50 mg/kg和100 mg/kg LBP处理的小鼠爬杆实验得分均高于MPTP组(5.07±1.28 vs. 3.53±1.32;5.20±1.37 vs. 3.53±1.32,P0.01),而低于对照组和L-DOPA组(P0.05);TH阳性神经元数量也较MPTP组(655±78 vs. 340±31;704±38 vs. 340±31,P0.01)或L-DOPA组(655±78 vs. 295±63;704±38 vs. 295±63,P0.01)明显增多,但仍少于对照组(P0.01);SOD、GSH-Px和CAT酶活力均较MPTP组或L-DOPA组有显著升高,MDA含量则较上述两组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LBP能有效降低PD小鼠中脑氧化应激损伤,对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p53在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采用行为学方法检测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及SIRT1表达情况,TUNEL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H、SIRT1、p53、乙酰化p53 (ac-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MPTP组小鼠爬杆转向时间及爬杆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延长(P 0. 01)。HPLC结果提示MPTP组的DA、DOPAC及HV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 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PTP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及SIRT1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的TH、SIRT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1),p53、ac-p5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结论MPTP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TH阳性神经元减少、DA及其代谢产物下降提示成功复制PD动物模型,同时MPTP模型小鼠的SIRT1、p53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异常,提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D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漆黄素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 采用MPTP腹腔注射复制亚急性PD小鼠模型,漆黄素灌胃给药,实验分为3组:control组、MPTP组、漆黄素+MPTP组。通过旷场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等行为学指标评估小鼠的运动行为。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纹状体中TH水平和黑质中TH阳性神经元数量。采用尼氏染色检测黑质区神经元的损伤状况。通过检测纹状体区GSH、SOD、T-AOC、MDA含量,评估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与MPTP组相比,漆黄素+MPTP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及运动速度提高(P<0.05);爬杆总时间及转头时间缩短(P<0.05)。悬挂实验评分提高(P<0.05)。尼氏染色结果发现,漆黄素可缓解MPTP小鼠黑质区神经元损伤(P<0.05)。TH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实验发现漆黄素可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TH表达量水平下降及阳性神经元丢失(P<0.05)。同时,漆黄素处理后,提高了MPTP小鼠GSH、SOD、T-AOC水平,降低了MPTP小鼠MDA的含量(P<0.05)。结论 漆黄素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缓解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漆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中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2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依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6组(均n=10):对照组;MPTP组;空载病毒阴性对照(RAGE-NC)组;目的基因阴性对照(siRNA-RAGE)组;RAGE-NC+MPTP组;siRNA-RAGE+MPTP组。携带空载siRNA的慢病毒(RAGE-NC)与携带抑制RAGE表达的目的 siRNA-RAGE慢病毒经脑立体定位仪定向注射于小鼠两侧黑质,根据分组情况给予腹腔注射MPTP 30mg·kg~(-1)或等量生理盐水(每周2次×5周)。5周后予小鼠断头取脑,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黑质中TH数量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RAGE、caspase-3、T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RAGENC+MPTP组比较,siRNA-RAGE+MPTP组RAGE蛋白表达减少(0.782 8±0.139 6 vs 1.039 0±0.146 4,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0.864 4±0.105 3 vs 1.240 0±0.080 7,P0.001),TH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1.114 0±0.201 1vs 0.771 1±0.211 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RAGE表达可抑制凋亡反应,提高PD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中TH蛋白表达水平,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由MPTP诱导的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NBP治疗组。MPTP腹腔注射法制备帕金森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中脑黑质TH、TNF-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组可见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与MPTP组比较,NBP治疗组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TH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TNF-α蛋白表达增加(P0.05);(3)与MPTP组比较,NBP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能通过提高中脑黑质中TH的含量及减少TNF-α炎性介质表达发挥对MPTP所致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区TH阳性神经元及多巴胺(DA)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w,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mg·kg~(-1)·d~(-1)×7)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 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比较分析各组4月时黑质纹状体区TH阳性神经元及DA情况。结果 1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时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时存活28只(28/30只);2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3经Imagepro~Plus 5.1系统分析,正常对照组TH阳性细胞面积为64145μm~2,高倍镜下可见大量胞质为褐色颗粒的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40012μm~2,高倍镜下见TH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60952μm~2,高倍镜下见TH阳性细胞数量较PD模型对照组增加;4正常对照组DA含量为2.18±0.31μg·m L~(-1),与PD模型对照组1.57±0.22μg·m L~(-1)比较,P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2.04±0.18μg·m L~(-1)比较。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P0.01。结论 "抗帕颗粒"可使PD小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一定程度地减少丢失,并改善DA含量的下降,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望改善PD治疗现状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V)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CON组、MPTP组、RV+MPTP组和EX527+RV+MPTP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MPTP建立PD小鼠模型,并给予RV灌胃、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257腹腔注射处理,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给予RV后,与MPTP组相比,RV+MPTP组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p-AMP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率明显降低,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给予EX527后,阻断了RV的上述作用,p-AM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 3显著升高(P0.01),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率明显升高,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01)。结论 RV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SIRT1与AMPK相互调控,减少MPTP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相似文献   

8.
PDTC对MPTP帕金森病鼠黑质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鼠黑质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C57/BL小鼠按体重30 mg/(kg.d)经腹腔注射MPTP共7 d制成PD模型,预防组小鼠按体重40 mg/(kg.d)经腹腔注射PDTC半小时后再经腹腔注射MPTP。观察两组小鼠注射前后行为变化,并采用SABC法检测注射后黑质部NF-κB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表现出PD的典型症状,预防组则无异常行为表现。实验组小鼠黑质部NF-κB阳性表达较预防组显著,并有明显核易位现象,TH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NF-κB参与了MPTP PD鼠发病过程,黑质中NF-κB过度激活是MPTP对小鼠造成损害作用的机制之一。预先使用PDTC对MPTP PD鼠起到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菊有效成分小白菊内酯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中对炎症因子环氧合酶-2(COX-2)及其产物前列腺素E2(PGE2)以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调控的影响以及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COX-2、PGE2以及iNOS的表达变化过程;并观察给予小白菊内酯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COX-2、PGE2、i NOS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1),同时伴有TH阳性神经元显著丢失58%(P<0.01);给予小白菊内酯处理后,模型小鼠PD症状减轻,黑质区COX-2、PGE2、iNOS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TH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仅下降27%。结论小白菊内酯可影响MPTP模型小鼠黑质COX-2、PGE2、iNOS的表达,起到抗炎作用进而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多次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应用MPTP在C57BL小鼠上制作帕金森病模型,应用爬杆、悬挂实验检测小鼠协调运动能力;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及神经凋亡抑制蛋白(NAIP)的表达.结果在MPTP组小鼠爬杆、悬挂实验评分降低,TH表达明显减少,无NAIP表达;3-硝基丙酸单次预处理后评分增加,TH、NAIP表达增多;多次预处理后TH、NAIP表达及评分增加更明显.结论3-NPA多次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与上调NAI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健康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MPTP(25 mg/kg);尼莫地平治疗组,每次注射MPTP前3 h灌胃给予尼莫地平(15 mg/kg)。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 NOS)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MPTP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PD症状,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大量丢失,i NOS和COX-2阳性细胞显著增多,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经尼莫地平处理后,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此PD小鼠模型中,尼莫地平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 NOS和COX-2的表达,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周,并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 MPTP腹腔注射(40 mg·kg-1·d-1×7 d)制备小鼠PD模型; 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 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 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 黑质纹状体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H神经元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存活28只(28/30只); ②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 ③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量褐色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数有所增加; 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经Imagepro-Plus 5.1系统分析,正常对照组TH阳性细胞面积为64 145 μm2,高倍镜下可见大量胞质为褐色颗粒的TH阳性细胞; 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40 012 μm2,高倍镜下见TH细胞数明显减少; 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60 952 μm2,高倍镜下见TH阳性细胞数较PD模型对照组增加; ⑤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对照组和PD模型干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PD模型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帕颗粒可使PD小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一定程度地减少丢失,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硫辛酸(lipoic acid,LA)对MPTP诱导的C57BL/6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黑质及纹状体TH、parkin、PINK1、DJ-1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正常组、治疗组、预保护组,采用背部皮下注射MPTP制作PD模型(每组各15只),行为学评价造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黑质、纹状体TH、parkin、PINK1、DJ-1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及纹状体阳性神经元数,免疫荧光检测PINK1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黑质、纹状体内TH、Parkin、PINK1、DJ-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2)与PD模型组比较,预保护组黑质、纹状体内TH、PINK1、Parkin、DJ-1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3)与治疗组比较,预保护组小鼠黑质、纹状体内TH、PINK1、Parkin表达水平略增高,预保护组DJ-1表达水平略降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线粒体自噬参与PD小鼠的发病过程; 硫辛酸可能通过上调PD小鼠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发挥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从而为P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化锂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MPTP组、NS(生理盐水)组、LM(LiCl +MPTP)组、PM(PBS+ MPTP)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各组震颤麻痹、移动格子数、站立次数、滚轴次数、游泳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H)和钙结合蛋白(CB)的表达变化.结果 行为学检测LM组震颤麻痹评分、移动格子数、站立次数、滚轴实验、游泳能力都显著高于PM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M组黑质致密部TH与C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PM组;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M组TH、CB蛋白含量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M组(P<0.01或0.05).结论 氯化锂可明显改善MPTP所致小鼠PD模型的运动障碍,且对其引起的DA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细胞内CB表达增加有关;PD模型行为学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青藤碱(SN)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PD大鼠模型。应用SN对实验动物进行预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PD组及SN组,采用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化酶-2(COX-2)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技术等观察SN对LPS所致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大鼠无任何行为变化,PD组大鼠平均旋转圈数为196.90±9.52,SN组明显减少,为98.79±8.81,差异非常显著(P<0.01)。TH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明显;PD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神经元胞体萎缩,突起亦不清晰,差异非常显著(P<0.01)。SN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与PD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形态变化亦不明显。COX-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致密部偶见COX-2阳性细胞,PD组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COX-2阳性细胞,SN组COX-2阳性细胞数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OX-4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止的分枝样状态,PD组多...  相似文献   

16.
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司来吉兰对PD小鼠黑质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4只雄性C57BL小鼠被随机分成三组,即司来吉兰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司来吉兰+MPTP、MPTP和生理盐水,连续应用7天。取黑质分别行流式细胞学检查,分别测定黑质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及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21只雄性C57BL小鼠被随机分成司来吉兰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处理方法同前。7天后应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剂99Tcm-TRODAT-1对每组的纹状体DAT功能保留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黑质凋亡率高于司来吉兰预处理组和对照组(P<0.01,P<0.01),司来吉兰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凋亡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x高表达(P<0.01)而bcl-2低表达(P<0.01):与对照组比较,司来吉兰预处理组bax低表达(P<0.01)而bcl-2高表达(P<0.01)。司来吉兰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纹状体DAT功能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司来吉兰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纹状体DAT功能明显降低(P<0.01,P<0.01)。结论:司来吉兰预处理对小鼠黑质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司来吉兰对MPTP处理小鼠黑质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bax基因而实现的:新型DAT显像剂一99Tcm-TRODAT-1可用于PD的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成分红景天甙(salidrosid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小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80只C57BL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模型组、MPTP+红景天甙组(即干预组,分别用3 mg/kg、50 mg/kg和150 mg/kg)及红景天甙对照组(分别用3 mg/kg、50 mg/kg和150 mg/kg),每组10只。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H、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纹状体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小鼠黑质部位,MPTP组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干预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干预组小鼠纹状体中的TH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0.8326±0.0930.0.9007±0.0104和1.1114±0.2013)较MPTP组的TH蛋白表达(0.5738±0.01真4)明显增加(P< 0.05);干预组的GDNF蛋白表达(1.3503±0.0573)较MPFP组的蛋白表达(0.1485±0.0118)显著增加(P<0.05);干预组的GFAP蛋白表达(2.4788±0.2093)与MPTP组(1.8431±0.155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预组较正常对照组(1.3695±0.1174)明显增加(P<0.05)。结论红景天甙可以拮抗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内源性GDNF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取 75 只 C57/BL 小鼠(SPF 级、健康雄性、24~26 g)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 (1- 甲基 -4- 苯基 -1,2,3,6- 四氢吡啶 /MPTP 组)、实验组(低剂量组:MPTP+30 mg/kg 毛蕊花糖苷;中剂 量组:MPTP+60 mg/kg 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MPTP+120 mg/kg 毛蕊花糖苷),每组 15 只。造模完成后采 用爬杆、悬挂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动能力,采用超微电镜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亚细胞结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TH、α- 突出 核蛋白(α-syn)、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黑质的谷胱甘肽、总铁离子、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脑组织丙二醛等。结果 模型组小鼠完成爬杆实验的时间较空白对照组长,实验组小鼠 完成爬杆实验的时间较模型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小鼠的悬挂实验评分低于 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的悬挂实验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电镜下模型 组较实验组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变性、坏死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 型组小鼠黑质 TH 阳性神经元数目较空白对照组减少,实验组小鼠黑质 TH 阳性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 TH、Nrf2、HO-1、GPX4 的蛋白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质 TH、Nrf2、HO-1、GPX4 的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小鼠黑质 α-syn 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质 α-syn 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ELISA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的谷胱甘肽、 SOD 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质的谷胱甘肽、SOD 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 0.05);模型组小鼠黑质的的丙二醛、总铁离子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的丙二醛、总铁 离子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毛蕊花糖苷可能是通过抑制 PD 模 型小鼠中脑黑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铁死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对KM小鼠中脑黑质受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以损伤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再将实验动物分实验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实验对照组,腹腔注射PBS;和空白对照组(MPTP注射后不再注射其他物质)。动物存活一周后,一部分取其中脑黑质节段,固定、包埋做连续冠状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H)和钙结合蛋白(CB)表达阳性细胞,光镜观察并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另一部分取其中脑黑质组织匀浆,行TH、CB的Westernblot测量,用Labwork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黑质致密部TH与C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实验对照组;Western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实验组TH、CB蛋白含量表达水平显著多于实验对照组。结论氯化锂对成年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B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A5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α-syn)转基因小鼠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6月龄A53Tα-syn转基因阳性小鼠分为模型组(Tg+)、模型+TSG小剂量组(50 mg/kg)、模型+TSG大剂量(100 mg/kg)组.同窝转基因阴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g-)、对照+TSG大剂量组(100 mg/kg)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予TSG,共9个月,至15月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应用爬杆试验和筑巢试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的神经元.结果 与转基因阴性的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爬杆试验中的潜伏期延长,筑巢行为评分减低,黑质致密部的TH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TSG灌胃给药9个月能够明显缩短模型小鼠在爬杆试验中的潜伏期,增高筑巢行为评分,增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量.结论 TSG能够明显改善A53Tα-syn转基因小鼠的运动功能,增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提示TSG可能有利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突触核蛋白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