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 5 3Sm标记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 (ABS)在荷人结肠癌裸鼠模型中进行抗CEA单克隆抗体 (McAb)预定位放免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用1 5 3Sm标记螯合DTPA生物素 (DB2 ) ,然后利用生物素与亲和素 (AV)的高亲和力特性 ,对链霉亲和素 (SA)进行1 5 3 Sm标记 ,通过DTPA环酐法将1 5 3Sm标记到抗CEAMcAb上。应用三步法方法A(生物素化CEAMcAb AV 1 5 3 Sm标记DB2 )和方法B(链霉亲和素化CEAMcAb 生物素 1 5 3Sm标记SA)以及二步法方法A(生物素化CEAMcAb 1 5 3Sm标记SA)和方法B(链霉亲和素化CEAMcAb 1 5 3Sm标记DB2 )预定位于荷人结肠癌裸鼠 ,分别于注射放射性标记物后 4~ 72h进行γ显像和体内分布测定。以1 5 3 Sm CEAMcAb、1 5 3Sm SA、1 5 3Sm DB2 和生物素化正常鼠IgG AV 1 5 3 Sm标记DB2 作为对照组。结果 三步法 :方法A在标记物引入后 4h肿瘤即显影 ,其肿瘤 %ID g在 4和 2 4h分别为 1 78和 1 36 ,而血T NT分别为 5 76和 12 94,血T NT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 ;方法B肿瘤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摄取 ,其肿瘤 %ID g和血T NT与1 5 3 Sm SA对照组相近。二步法 :方法A在标记物引入 2 4h肿瘤即有放射性聚集 ,血T NT为 2 0 3,肿瘤的 %ID g为 2 10 ,且随预定位时间增加未见明显降低 ;方法B肿瘤部位未见放射性摄取  相似文献   

2.
半乳糖化链霉亲和素、亲和素和链霉亲和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亲和素生物素预定位系统(ABS)引入肿瘤放免显像,结果显示预定位法特别是三步法,优于传统一步法[1,2]。在三步法中,第2步所用的药物主要为亲和素(Av)和链霉亲和素(SA),但它们在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上各有优缺点[3]。为了获得更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预定位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从动物实验阶段转入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良好的结果,肿瘤预定位治疗也在研究之中。本文就亲和素-生物素系统预定位技术的某些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二步法预定位技术对荷人肝癌裸鼠模型的MR免疫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iotin avidinsystem,BAS)的靶向定位效应和生物放大作用,提高MR分子免疫成像的敏感性。方法制备生物素化抗人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HAb18并测定其生物素化程度及抗原结合活性。20只荷人肝细胞癌裸鼠分为3组,二步法预定位组8只,先静脉注射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600μg,24h后再给予钆喷替酸葡甲胺链霉亲和素(Gd DTPA streptavidin,Gd DTPA SA);HAb18单克隆抗体Gd DTPA组6只,经尾静脉注射Gd DTPA HAb18;Gd DTPA对照组6只,静脉注射Gd DTPA。对实验动物行MR扫描,测量SET1WI平扫及增强后10、30、60min及3、6、12、24、48h图像内肿瘤的信号强度,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肿瘤强化率及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ratio,CNR)。结果HAb18单克隆抗体经生物素化后,每个抗体分子平均可结合20个分子生物素,其抗原结合活性约为91%。二步法预定位组内,肿瘤信号强度缓慢升高,增强后第6小时,肿瘤的强化率、CNR达到最大值,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h后,肿瘤的强化仍肉眼可辨。单克隆抗体组内,肿瘤表现为缓慢轻度强化,增强后24h的强化率达13.5%,肿瘤信号强度、CNR与平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d DTPA对照组内,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特点的强化特点。结论二步法预定位技  相似文献   

5.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预定位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从动物实验阶段转入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良好的结果,肿瘤预定位治疗也在研究之中。本文就亲和素-生物素系统预定位技术的某些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物 亲合素预定位技术提高肿瘤磁共振免疫成像诊断效果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 :制备生物素化抗CEA单克隆抗体 (Bt McAb)、Gd标记生物素 (Gd DTPA Bt)和Gd DTPA McAb复合物 ;建立 8只荷人结肠癌裸鼠模型 ;实验组 (n =4)分别注射Bt McAb→链霉亲和素→Gd DTPA Bt预定位于裸鼠瘤结 ,观测注射前、注射后 3 0min、1、2、6、12、2 4和75h瘤结的信号变化 ;对照组分别注射Gd DTPA McAb或Gd DTPA(n分别为 2 ) ,在同样时间点成像。结果 :预定位技术法特异性提高了瘤结的增强程度 ,增强持续 2 4小时 ,增强程度高于Gd DTPA McAb组 ,与Gd DTPA的速升速降增强形式也不同。结论 :生物素 (链霉 )亲和素预定位技术可能有助于提高肿瘤磁共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某些代谢产物 (称残质放射性标记物 ) ,如 1 1 1   In-苯基 - DTPA(一种显像剂 )既可被肿瘤细胞溶酶体捕获 ,又可有效地被肝细胞排出的特点 ,研究提高肿瘤 /非肿瘤定位比的方法。方法 :选用两组肿瘤细胞株及其靶抗体 ,其中一组为Calu- 3肺癌细胞 ,抗体为 RS11[抗上皮糖蛋白 - 2 ( EGP- 2 ) ];另一组为 L S174T结肠癌细胞和抗体 MN- 14[抗癌胚抗原(抗 CEA) ]。DTPA/抗体克分子比为 1~ 2。用 37MBq1 1 1  In标记 0 .1mg抗体。完整的免疫球蛋白 G标记物的放射活性 >90 %。清除剂为半乳糖化链霉亲和素 ( ga…  相似文献   

8.
生物素-亲和素预定位法应用于肿瘤放免显像,能使肿瘤靶位信号放大,血液本底快速降低,从而T/NT明显增高,肿瘤检测效率提高。从目前国外的研究结果看,亲和素-生物素预定位放免显像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应用都明显优于一步法放免显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生物素-亲和素预定位法应用于肿瘤放免显像,能使肿瘤靶位信号放大,血液本底快速降低,从而T/NT明显增高,肿瘤检测效率提高。从目前国外的研究结果看,亲和素-生物素预定位放免显像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应用都明显优于一步法放免显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生物素亲和素预定位技术在炎症显像中的应用价值,采用链霉亲和素(SA)和生物素、生物素-人免疫球蛋白(B-hIgG)和^131I-链霉样和素(^131I-SA)行二步法预定位炎症炎症显像,并以^99mTc直接标记hIgG、SA一步法显像为对照,于2、6或24小时显像,测定生物分布。实验动物用葡萄球菌所致小鼠炎症模型。结果:SA和二步法预测定伴汪地2小时即可显像,其靶/非靶(T/NT)比值为1.  相似文献   

11.
99Tcm-DTPA-生物素-亲和素预定位技术用于肿瘤放免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用99Tcm替代111In标记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在肿瘤放免显像预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DTPA-生物素溶液中加入99Tcm淋洗液,室温放置10 min.荷LA-795肺癌鼠分成荷瘤7 d肺无转移组和荷瘤15 d肿瘤肺转移组.采用三步法预定位技术给药,先注射生物素化C50抗体,1 d后注射亲和素,再过2 d注射99Tcm-DTPA-生物素,设对照和空白组;并与常规99Tcm直接法标记C50抗体放免显像比较.结果 99Tcm-DTPA-生物素的标记率大于90%,亚锡量是影响标记率的重要因素.注射后2 h,三步法组肿瘤摄取量为(1.35±0.45)%ID/g,瘤/血比值(T/B)为5.86,瘤/肌肉比值(T/M)为8.43.而对照直接注射99Tcm-DTPA-生物素组的T/B为0.85,T/M为1.1.99Tcm直接法标记C50放免显像组在注射后8 h的T/B为1.65,T/M为2.0.注射后2 h平面显像,三步法组肿瘤显影清晰,余各组肿瘤均未显影.结论 99Tcm-DTPA-生物素可用于三步法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并优于直接标记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25Sm标记亲和素-生物素系统(ABS)在荷人结肠癌裸鼠模型中进行抗CEA单克隆抗体(McAb)预定位放免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用^153Sm标记螯合DTPA生物素(DB2),然后利用生物素与亲和素(AV)的高亲和力特性,对链霉亲和素(SA)进行^153Sm标记,通过DTPA环酐法将^153Sm标记到抗CEA McAb上,应用三步法方法A(生物素化CEA McAb-AV-^153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53Sm-生物素和抗癌胚抗原单链抗体与核心链霉亲和素融合蛋白(CEA ScFv-core-streptavidin)在荷人直肠癌裸鼠体内的两步法预定位显像和体内分布。方法:对23只荷人结直肠癌裸鼠腹腔注射CEA ScFv-core-streptavidin进行预定位,24h后腹腔注射^153Sm-生物素,其中20只于1、4、8和24h进行体内分布研究,余3只于8和24h进行定位显像。结果:在荷人结直肠癌裸鼠腹腔注射CEA ScFv-core-streptavidin预定位后24h,注射^153Sm-生物素后1h,肿瘤/血比值为0.49,4和8h达1.21和1.56,24h达最高,为3.09。裸鼠定位显像示,8h肿瘤部位放射性明显浓聚,24h本底明显降低,肿瘤呈放射性“热“区。结论:^153Sm-生物素和CEA ScFv-core-streptavidin预定位显像能提高靶/非靶比值,缩短显像时间,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体生物素化的条件,MR预定位增强方法和增强特点,以达到提高MR免疫成像敏感性的目的:方法(1)将抗癌胚抗原(CEA)单克隆抗体CL-3和生物素酯(NHS-LS-biotin),按1/30-50摩尔比,在碱性条件下活化。(2)GdCl3和二乙三胺五乙酸-生物胞素(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biocyin,DTPA-B)反应后,用G-10凝胶层析法去除游离的Gd^3 离子。(3)将动物分为3组:预定位组,抗体对照组和Gd-DTPA组。进行平扫,注射Gd对比剂增强后20min,2h,8h及24h,共5次扫描,测定各时间点肿瘤信号强度。结果:(1)CL-3单克隆抗体在生物素化后,每个抗体可结合11-23个生物素分子,抗体活性高达94.9%。(2)预定位法对肿瘤有特异性增强作用,在注射钆二乙三胺五乙酸生物素(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biotin,Gd-DTPA-Bt)20min,肿瘤信号强度明显升高,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在24h后仍可见到有差别。(3)预定位法有信号放大作用,强化率为抗体直接标记法的2.4倍。结论:预定位法对荷人大肠癌裸鼠肿瘤有特异性增强作用和信号放大作用,优于传统的抗体直接标记法。  相似文献   

15.
方法:对24例患不同肿瘤者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及剂量学研究。三步法方案包括:第一步,静脉注射生物素化的单克隆抗体;第二步,次日给予亲和素与链亲和素联合静脉注射;第三步,再经24小时后静脉注射90Y标记的放射强度为1.85~2.97GBq/m2的生物素。应用了DTPA和DOTA两种不同的螯合剂。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采用111 In标记生物素研究治疗过程中90Y的体内生物学分布:于注药后1、5、10、15、20、30分钟和1、3、15、24、48~55小时分次采集血液以计算血液清除率;于注药后2、8、16、24、36和48小时收集尿液以计算经尿排出率;于药物注入后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腺病毒IgM抗体的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快速检测方法(AlphaLISA).方法 通过筛选小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标记受体微球、链霉亲和素偶联供体微球和生物素化腺病毒抗原的最适比例,构建腺病毒IgM抗体均相AlphaLISA快速检测体系;采用呼吸道感染样品对该检测体系进行评价,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半乳糖化链霉亲和素(SA-gal)在大肠癌预定位放免显像中对血中^131I标记生物素化单抗(^131I-Bt-McAb)的“促清除”作用。方法 从荷瘤鼠的尾静脉内注射^131I-Bt-McAb,预定位于肿瘤靶位,24h后给予SA-gal促清除,0.5h和6h后分别进行体内分布测定和显像;对照组未给予SA-gal。结果 给予SA-gal促清除后,血液本底水平明显降低,促清除前、促清除0.5h和6h的肿瘤/血比值分别为0.32、1.44、5.23,促清除6h的肿瘤/血比值明显高于单纯给予^131I-Bt-McAb和30h值(对照2组肿瘤/血比值为0.14),且肿瘤显像清晰。SA-gal促清除0.5h,在血中放射性水平明显降低的同时,肝内放射性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SA-gal是一种良好的促清除剂,用于大肠癌预定位放免显像能使肿瘤/非肿瘤比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高灵敏度、宽范围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生物素-链亲和素(BSA)系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并用于临床.方法 使用2株匹配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利用制备的铕标记链亲和素(SA-Eu3+)作为示踪物并与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特异结合,建立双位点多层夹心法BSA-TRFIA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其灵敏度、特异性、测量范围及方法稳定性等.检测32例血清样品中Sicam-1含量,并与ELISA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测定31名健康对照者和22例肺部疾病患者血样中的Sicam-1含量.结果 该法测定slCAM-1的灵敏度为1.32μ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4.24%和6.83%,平均回收率为99.87%,线性范围为(2.5~1933)μg/L.该方法测定值与ELISA所测结果高度相关(R2=0.939).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IL-2和IL-6等无交叉反应.溶血、脂血和高胆红素等血清标本对该方法基本无干扰.31名健康对照者测定结果为(365.74±45.03)μg/L.22例肺部疾病患者血样结果示,在炎症和肺损伤的情况下,可见Sicam-1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该Sicam-1 BSA-TRFIA法灵敏度高,可测范围广,可以方便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ELISA)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抗-HAVIgM)的结果。该试验的程序为: 羊抗人IgM(8μg/ml)包被固相(?)洗3次→待检血清(1∶1000稀释)(?)洗3次→HAAg(4个SPRIA单位)(?)洗3次→生物素标记的抗-HAVIgG(2μg/ml)(?)洗3次→酶标记的亲和素蛋白(0.5μg/ml)(?)洗4次→  相似文献   

20.
抗 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机体感染HCV后出现的非中和性特异抗体 ,是HCV感染的标志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TRFI A)技术[1] 建立了抗 HCV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IFMA)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 (BAS)建立了抗 HCVBAS IFMA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与仪器。HCV抗原 (HCVAg)、羊抗人IgG单抗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N 羟琥珀酰亚氨活化生物素 (NHSB)、链亲和素 (Avidin)、EuCl3 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DTPA)为Sigma产品。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