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同义。91年伦敦国际专业会议,有主张称FD较NUD为妥。本病症很常见,目前疗法仍有限,多认为胃肠促动力药较优。中医治疗消化不良有丰富的经验,有多种中药有促胃肠蠕动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发挥中药优势,以传  相似文献   

2.
近年发现,红霉素(Erythromyein,EM)有促胃肠动力作用。为观察这一传统抗生素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我们用小剂量红霉素与吗丁啉对照治疗FD13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曾经被命名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具有由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虽然研究认为FD的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精神心理因素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目前一系列针对FD的对症治疗手段反映了FD发病机制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性不良(non-ulcer dyspeosia.NUD),尽管FD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Medline查寻近3年来国际上仍有600余篇研究论文报道。近期的研究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FD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一些问题获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为非器质性消化不良(non—organicdyspepsia,NOD)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本病以上腹疼痛、腹胀、易饱、暖气、烧心、恶心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通过内镜及实验室检查和影象学检查排除了肝、胆、脾、胰、胃及肠道的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对比胃肠促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查找有关针灸对比胃肠促动力药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16个研究包括1 088例FD患者纳入分析。针灸治疗FD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胃肠促动力药(RR=1.18,95%CI=1.11~1.24,P<0.00001)。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用于治疗FD效果优于胃肠促动力药,且安全性较高。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和潜在偏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7.
和胃冲剂促进运动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运动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各种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存在着胃排空延迟和胃运动节律紊乱[1-3].传统的中药很多具有消除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4,5 ].我们采用超声测胃排空法,观察和胃冲剂对FD的症状及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同时用放免法动态观察用药后血浆胃动素和血清促胃液素这两种消化道激素水平的变化,用以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反酸、呃逆或胸骨后疼痛等症候。笔者1997年5月~1999年5月用五白合剂治疗5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50例,其中门诊28例,住院22例;男26例,女2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占消化疾病患的20-40%,在治疗上仍较棘手且意见不一,胃肠促动力药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笔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对188例FD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沙必利及吗丁啉治疗,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用常规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制酸剂或辨证施治中药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或病症1年内反复发作3次以上,临床治疗棘手的FD[1]。笔者从1998年3月~1999年3月,用自拟疏肝通降汤配合西药黛安神,从身心两方面调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重叠的治疗,以益生菌和胃肠动力剂为主;精神心理和行为疗法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加胃肠动力,改善患者症状;中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针刺和物理疗法是有效的非药物疗法,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将191例FD患者分别用中药六味安消胶囊(六味安消组107例)与西沙比利(西沙比利组84例)治疗,并进行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在FD溃疡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及62.5%(P<0.05);其余各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六味安消胶囊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气止痛作用,对促进消化、纠正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有良好作用,且副作用较少,治疗FD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邱志嵩  王承党 《胃肠病学》2013,18(4):253-256
促动力药主要包括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激动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该类药物可通过增强和协调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和肠道转运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本文对FD患者常见的胃动力变化以及常用促动力药对FD的疗效、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支持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忠 《胃肠病学》2008,13(3):137-139
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相当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前者强调消化不良症状,后者则强调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根除H.pylori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改善,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退,逆转或防止萎缩/肠化生的发展,预防胃癌和消化性溃疡,与其他治疗措施相比具有费用,疗效比优势。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胃肠道非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及上腹烧灼感等,在以焦虑或抑郁为特点的更年期妇女有较高的发病率[1].更年期激素水平紊乱[2],尤其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因素[3],临床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4],但目前主要为化学药物.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FD确诊病例在常规西医抑酸、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具改善中枢神经功能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天麻素治疗[5],取得较好效果.1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50例,并与吗丁啉进行对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证明升降汤能明显增强小鼠胃肠蠕动,具有胃肠动力作用,其作用强于吗丁啉;升降汤又能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胃肠强烈运动,而吗丁啉则无此作用。提示升降汤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也是其治疗F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一种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胃幽门螺杆菌是否与NUD发生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本对1992年以来2742例NUD患的pH感染情况作一分析.以了解pH感染与NU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laNUD)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症状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饱胀、返酸、烧心、恶心及食欲减退等上消化道消化不良的症状,人群中NUD的患病率达20%~40%。1987年芝加哥国际NUD研讨会上将NUD分为反流样消化不良(Reflux—likedyspepsia)、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Dysmotility—likedyspepsia)、溃疡样消化不良(Ulcer—like dyspep-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神经降压素(NT)均对胃运动有抑制作用,其含量改变会导致胃动力改变。FD患者胃动力改变常表现为胃排空障碍。本研究对FD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及血浆、胃肠黏膜Gas、SS、NT含量测定,并对胃窦黏膜G、D细胞进行观察,以阐明Gas、SS、NT与FD患者胃排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i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候群,在胃肠疾病中占较大比例.笔者2007年以来用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60例,并与同期西药治疗的31例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