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MHCⅠ类途径和MHCⅡ类途径的多种免疫分子发生丢失 ,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应答 ,同时也介绍了肿瘤微环境中抑制免疫应答的分子过度表达 ,进一步增加肿瘤的免疫逃逸作用  相似文献   

2.
MHC Ⅰ类分子是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当细胞遭受病毒感染或本身发生癌变,MHCⅠ类分子能结合病毒或癌变细胞蛋白降解形成的多肽,向CD8+T细胞报告病毒或者肿瘤的存在,从而促使其对异常细胞的杀伤。在此过程中,MHCⅠ类分子的胞内转运途径精密调控着免疫应答的效率,但目前对MHCⅠ类分子在胞内转运途径的机制了解不多。本综述就MHCⅠ类分子在内质网的组装、外运以及内吞后降解或再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机制做一阐述,并且介绍一些新发现的相关调控分子。  相似文献   

3.
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绪清 《免疫学杂志》2006,22(2):230-232
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Ⅱ transactivator,CⅡTA)通过调控细胞是否表达MHCⅡ类分子及其水平而决定宿主是否对外来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程度,从而影响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本文介绍了CⅡTA的结构与功能、IFNγ诱导MHCⅡ类基因表达的机制及CⅡTA分子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MHCⅡ类分子在向CD4 T细胞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和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HCⅡ类分子异常表达会引起裸淋巴细胞综合征等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已知CⅡTA是决定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此外CⅡTA还影响着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排斥、移植耐受等。因此,Ⅱ类反式激活蛋白作为影响诸多基因的单体蛋白,在干预MHCⅡ类分子提呈抗原途径上是理想的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蛋白是在细胞内广泛分布、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能与细胞内多种肽分子结合,通过抗原提呈细胞上的受体,将抗原肽经MHCⅠ类途径传递给CD8~ 的细胞毒T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HSP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热休克蛋白肽复合物作为一种肿瘤疫苗,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提呈通路在调控CD4+T细胞激活及特异性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因此,精细调节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对于免疫应答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MHC—Ⅱ类分子的组成性表达仅限于特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B淋巴细胞。但是,在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中,多种刺激特别是干扰素1(IFN-γ)可诱导该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CD74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相关恒定链(Ii)。它的基本功能是辅助MHCⅡ类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肽,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CD74还参与MHCⅠ类分子递呈内源性抗原和细胞免疫应答。CD74也是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受体,在炎症和抗感染等反应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正是基于在辅助抗原递呈和免疫调节中的功能,CD74还被用作高效免疫载体,由于表现出双靶向进入Ⅰ类和Ⅱ类分子递呈抗原途径的优点和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的作用,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总结了CD74的辅助递呈抗原、免疫调节和高效载体的三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第6号染色体上连锁排列的基因群-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在免疫应答的多个阶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至少控制着三类分子,每一类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导对外源性抗原的应答。传统的移植抗原HLA-A,-B和-C为I类分子,HLA-D区抗原为Ⅱ类分子。它们都具有高的度多态性。MHCⅢ类分子-补体成分C_2、C_4和  相似文献   

9.
MHC抗原和肝脏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应答的发生是抗原提呈细胞上MHC分子将外来抗原提呈给T细胞,使T细胞活化的过程。MHC分子在肝组织内的表达异常,对肝脏免疫应答的发生及调控起重要作用。本文简述MHC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并重点讨论和肝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对认识一些肝病免疫损伤的机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染色体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人MHC位于6p21.3上,恒河猴MHC定位在6q24上。MHC可分为三大基因群,分别称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基因。MHC编码的糖蛋白称MHC分子,典型的MHCI类分子几乎表达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主要与内源性抗原肽结合并递呈给CD8^+杀伤性T细胞,导致靶细胞死亡;MHC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免疫系统细胞,能够结合外源抗原肽并呈递给CD4^+辅助性T细胞。它们在针对病原生物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系统,是目前已知人类最复杂的显性遗传多态系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所编码。MHC包括Ⅰ类与Ⅱ类分子。MHC-Ⅰ类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多态性显著的经典MHC-Ⅰ类分子(MHC-Ia),包括ⅢA-A,-B,-C,它们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另一类为非经典MHC-Ⅰ类分子,包括HLA-E,-F,-G,其在组织中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类分子限制性提呈抗原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对其抗原加工呈递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基础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I类分子途径加工处理,由于所有有核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因此所有有核细胞均具有通过该途径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T细胞直接活化与交叉活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排斥肿瘤的过程中起核心主导作用 ,原始的CD8+ T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 ,在自身MHCⅠ类分子存在的条件下能识别特异性抗原肽 ,CD8+ CTL可直接识别、杀伤表达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多数抗原加工通道能产生有效的CD8+ 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MHC Ⅱ类分子的"经典"作用主要是它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如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及CD4+T细胞的发育和效应发挥。近年来,MHC Ⅱ类分子的"非经典"作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它所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细胞凋亡、与生物行为的关系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经典的MHCⅠ类分子对内源蛋白的递呈途径被广泛接受。然而,无论人为或天然情况下都有MHCⅠ类分子对外源蛋白递呈现象的存在。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机理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解释,并看好它在机体免疫和疫苗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免疫应答,有效的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内环境稳定.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LAG-3)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与CD4密切相关,选择性地表达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中,通过与其配基MHC Ⅱ类分子结合发挥免疫调节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与肿瘤、结核等...  相似文献   

17.
肿瘤抗原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抗原肽的寻找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它包括癌基因蛋白抗原肽、致癌病毒基因抗原肽、肿瘤特异性抗原肽和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肽等。这些抗原肽在与MHC类分子结合后 ,提呈到细胞表面被相应T细胞受体识别 ,从而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 ,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因而它们在肿瘤免疫接种和免疫治疗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与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直接相关的一组基因群.由于MHC高度的多态性,使其在脊椎动物的免疫遗传、进化、保护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猕猴MHC尤其是MHC Ⅰ类基因的组成与人类有显著差异,一个单体型中存在多个Mamu-A和Mamu-B基因.在猕猴AIDS模型中,MHC对病毒的免疫逃逸以及对AIDS疫苗的研究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某些MHC Ⅰ类和MHCⅡ类基因能够显著延缓猕猴AIDS疾病的进展,为在人体中理解MHCⅠ类等位基因与免疫保护和控制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Dexosome是由树突状细胞分泌的膜小泡 ,同时表达MHC Ⅰ ,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6 ,能够活化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并可能参与T细胞介导的外周免疫耐受 ,其在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效用具有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经典MHCⅠ类分子是在免疫系统中被发现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蛋白。既往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豁免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神经细胞不表达经典MHCⅠ类分子。然而近年来发现其不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呈时空特异性表达并调节大脑发育和突触可塑性,且在众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异常表达并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经典MHCⅠ类分子在神经系统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全面理解MHCⅠ类分子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