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但是颈段硬畸形,但是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文章就国外文献报道的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综述了其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血液动力学、治疗特点及与硬厝动静脉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颅颈交界区及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常发生于胸部中段至腰段,也可见于骶段,但较少见于颈段和颅颈交界区。自1991年6月至2005年12月,  相似文献   

3.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 ,但是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罕见 ,国内尚未见报道。文章就国外文献报道的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综述了其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血液动力学、治疗特点及与硬膜动静脉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硬脊膜外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少见的脊髓血管畸形。其特点是动静脉直接吻合(吻合处多位于髓周软组织和硬膜外静脉丛),且有可能合并有逆向的髓内静脉引流。由于常位于硬脊膜腹侧,且静脉巢常动脉化,硬脊膜外AVMs的手术切除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fiovenousfistula.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85%,而颅颈交界区SDAVF极少见。2005年2月-2006年2月本院收治2例。  相似文献   

6.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约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常发生于中胸至腰段,也可见于骶段,极少见于颈段和颅颈交界区.SDAVF被认为是一种位于硬脊膜内、覆盖神经根和临近硬脊膜的异常动静脉分流.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脊髓病变使其临床表现为痉挛性或松弛性瘫痪、疼痛、感觉异常和泌尿生殖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3:6.自1984年Symon等首次报道了发生在颅颈交界区的SDAVF,国外文献报道的颈段包括颅颈交界区SDAVF仅27例.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正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一种少见病,系由椎间孔处供应神经根或硬脊膜的细小动脉穿过硬膜时与脊髓引流静脉形成的瘘口所致。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指发生于硬脑膜动脉与硬脑膜静脉、脑静脉窦及皮质静脉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对于慢性起病、脊髓受累表现的中老年患者,如经激素治疗导致其症状加重时,应虑及SDAVF的可能性,观察脊髓腹背侧有无纡曲的血管流空影,如有则须通过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并给予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脊膜血管畸形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例硬脊膜血管畸形患者均行脊髓MRI检查和全脊髓动脉造影。术中诊断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11例,行引流静脉切断术;硬脊膜动静脉畸形(SDAVM)3例,行引流静脉切断联合瘘口孤立术。结果13例患者术后能下地行走,1例术前已完全瘫痪的患者,术后肌力恢复至Ⅰ~Ⅱ级。造影随访8例,均未见瘘口复发;临床随访6例,均未见症状复发。1例患者遗留患侧大腿外侧麻木感。结论硬脊膜血管畸形分为SDAVF和SDAVM;前者行引流静脉切断术,后者行引流静脉切断联合瘘口孤立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主要依靠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来确诊。尽早行瘘口栓塞或手术夹闭可保存与恢复部分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0.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Foix 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 ,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 ,主要依靠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来确诊。尽早行瘘口栓塞或手术夹闭可保存与恢复部分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