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使用情况,并调查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9月2日、9月11日及9月27日住院者中>60岁老年患者摆药单452份,统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口服药应用种类,使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2002版检查每份摆药单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结果:超过40%的老年患者口服6种以上的药物;117份病例存在中度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26份存在严重的相互作用。结论:该院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使用种类过多,产生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情况较多,部分病例中存在可能危及生命的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院门诊糖尿病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8d的门诊处方,统计711张糖尿病药物处方的基本情况及用药物的处方及药品种类,使用《医师用药参考》软件检查处方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情况。结果:二甲双胍使用最多;54%的患者联合使用降糖药;少数处方中存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结论:该院门诊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及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抗高血压药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原理。结果3345张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有3199张处方为联合用药,占比为:95.63%,共发生抗高血药物不良反应177张处方,占整个治疗处方总量的5.29%。结论临床医生在处方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药物相互作用关系,尽量避免使用临床尚未有联合用药数据的组方治疗,做到既有效降压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物联合用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5月我院门诊西药房所有处方,统计分析处方中的调血脂药物的种类、规格、数量以及联合使用情况。结果 2011年5月我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处方共814张,其中联合使用调血脂药物的处方30张,占总处方的3.69%。经过分析,不合理联用联合使用调血脂药物处方3张,占联合使用总数的10.00%。结论我院所有调血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是我使用比例最高的种类,调脂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比较少,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的随机抽查,统计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门诊现阶段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7月该院门诊处方,其中含成人、小儿及老年患者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种类、联合用药等情况,分析各类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随机抽查2014年1~7月门诊处方4 2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共计903张,使用比例为21.5%,不合理处方共计4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5.3%。结论在加强医务人员学习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干预,应在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途径、药物联用、注射剂溶媒选择以及经验用药等问题方面把好关,以有效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沈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581-58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门诊处方,对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共审核处方11342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563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578张,分别在给药方案、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问题,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份门诊处方2554张,按科室分别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邹敏君 《北方药学》2016,(10):173-173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疾病谱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调查我院2014年上半年儿科门诊处方5000张,整理分析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提示儿科疾病谱分布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联情况、抗菌药物的种类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所有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3150张(占63%),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701张,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二联抗菌药物应用处方676张,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处方773张。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接诊以感染性疾病居多,使用抗菌药物几率高于WHO标准,为保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用药安全,我们应加强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35):4914-4917
目的:了解我院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的联合用药情况,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2月1日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门诊处方,筛选联用2种及2种以上药物的处方,记录联合用药中含有细胞色素P_(450)(CYP)酶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的情况。以代谢酶学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文献及资料报道为基础,评价处方中潜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结果:共查阅1 042张处方,筛选出联合用药处方551张,其中存在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249张,占45.2%。涉及的CYP酶的亚型主要有CYP3A4、CYP2C9、CYP2C19和CYP2D6。其中,与CYP3A4相关的处方共214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85.9%,CYP3A4底物与底物联用的有199张、与抑制剂联用的有27张、与诱导剂联用的有11张;与CYP2C9相关的处方共27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10.8%,CYP2C9底物与底物联用的有8张、与抑制剂联用的有20张;与CYP2D6相关的处方共27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10.8%,CYP2D6底物与底物联用的有15张、与抑制剂联用的有12张;与CYP2C19相关的处方共4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1.6%,CYP2C19底物与抑制剂联用的有2张、与诱导剂联用的有2张。结论:我院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中存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多。为了提高处方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尽量避免与已有文献报道的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选择没有相互作用或相互作用较少的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病房门诊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我院老年门诊2008年1~12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查24350张处方,不合格用药处方为1340张,占5.50%,其中不规范处方526张,占抽查处方的2.11%,占不合格处方的39.2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选药不当、联合用药品种过多等方面。结论:临床医生用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药物知识的缺乏所致,药学人员应向临床药师职能转化,向医生提供更多的药学知识,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门诊老年患者药物利用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解放军第309医院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提高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及药物利用研究系统,对我院2009年全年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75岁以上患者,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6680人次,这些老年患者用药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的特点,应对有关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进行重点研究,并且药师与临床医生应加强合作和对老年患者用药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以Beers标准(2012年版)为依据,对我院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的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02284张处方中,与诊断或疾病无关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处方7271张(7.11%),其中含苯二氮萆类药物的处方3569张(49.09%);与诊断或疾病相关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处方78张(0.08%);老年患者需慎用药物的处方1178张(1.15%)。结论:我院门诊老年患者与诊断或疾病无关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较严重,特别是苯二氮革类药物,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其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情况,并探讨用药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该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4800张(每月400张),对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并对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抽取的4800张门诊心血管类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手足口病患儿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抽取该医院2016年1-6月门诊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处方18924张,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率排序前5名的药品为阿昔洛韦乳膏、开喉剑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康复新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61%(3901/18924),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结论:该院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主要选用利巴韦林和中成药抗病毒、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抗感染,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用药方案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哈尔滨地区老年门诊感染患者的抗茵药物使用情况,为其合理使用、减少滥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2009年4个季度门诊老年患者处方4 225份,对其中感染性疾病患者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地区老年门诊的抗茵药物使用率为4.00%,涉及感染处方193份(包括病毒感染处方24份),以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但病毒感染性呼吸疾病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80%.结论 抗茵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病毒感染性呼吸疾病的抗茵药物使用率过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5年~2001年成人门诊用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我院成人门诊用药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1995年~2001年成人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数量和金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 96 %和16 22 % ;国产、合资及进口药品的DDDs百分比分别为80 56 %、15 65 %及3 79 % ,而相应的金额百分比依次为41 43 %、47 65 %和10 92 % ;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及治疗糖尿病药物的金额依次列前4位 ,其金额百分比依次为22 92 %、16 15 %、14 84 %和6 46 %。结论 :降低门诊药品费用必须提倡应用国产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真实世界注册登记法,对门诊老年(≥65岁)患者进行注册登记;依据中国老年人PIM标准筛查患者处方,并对患者性别、年龄、PIM使用情况、住院信息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纳入患者1002例中,使用PIM 203例(20.26%)、215例次,涉及14种2类PIM;使用PIM与未使用PIM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PIM患者60 d内住院率为11.82%,显著高于未使用PIM患者的6.88%(P<0.05)。结论门诊老年患者住院风险增加可能与使用PIM有关,需加强相应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对我院老年科门诊患者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评价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5月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5月儿科门诊处方,根据临床药理学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的抗生素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共审核处方20 936张,其中抗生素处方11 743张,存在不合理用药1 852张,分别在给药方案、药理作用、合并用药、重复用药、剂量不足以及使用不当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基本符合抗菌原则,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左乙拉西坦片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10年11 ~12月左乙拉西坦片电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共检索到目标处方269张,涉及患儿208例.4岁以下患儿处方65张,占总处方的24.16%;诊断为癫痫的处方256张,占95.17%;18岁以下体重小于50kg的患儿处方266张,其中单次剂量小于10 mg/(kg·次)的处方65张,占24.44%;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患儿占32.69%.结论:我院左乙拉西坦应用无年龄限制;临床诊断与用法用量基本合理;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有一定应用;电子处方系统需要优化或细分;建议配备更适合儿童应用的剂型;用于4岁以下患儿或单药治疗时建议从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充分权衡利弊,以达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