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吕潋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佛教思想家之一,他以"性寂"与"性觉"判分印度和中国佛学心性论的差异,反映了中国佛学思想界在近现代以来,反思与批判中国传统佛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努力.以吕激与熊十力<辨佛学根本问题>为主要文本,对该思想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学科交叉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脱离实际,一窝蜂地一拥而上,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有步骤有目的适合发展规律地进行自发性的学科交叉,要为了研究而交叉,而不是为了交叉而交叉,在交叉中,既要保持“量化”的提高,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保持“质性”的提升。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评定方法,本从建立科学的科研业绩评估标准方面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语文课程有一个新理念:语文课“生活化”。这种“生活化”了的语文课程所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消解了语文教学,消解了“语文性”。“语文性”是站在语文课程的立场上,对语文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尺度。语文教学要有“语文性”。  相似文献   

4.
“性与天道”是孔子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了解孔子“性与天道”思想,有助于对其形而上学意义的认识。在孔子那里,如果说“天”主要是在客观意义上使用的,那么,“道”则不乏含有主体性的意义。对于“天道”而言,应该含有“天”和“道”两方面的内容。“性与天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性”是反映“天道”的,“天道”通过“性”表现出来。这一思想应该说体现的是境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5.
这篇章是我历时一年的新儒家研讨课前段研究的接续。前此,我考察了“性”(这里译为“natural dispostion”)和“理”(通常译为“principle”或“patterned regularity”之间的关系。我为此写的前一篇章,着重探讨了我对“理”的认识,以及个体如何通过对语境中经验的研习(格物)获得对关系的鉴赏力(致知)。我尝试将“理”从预设的静止形式中解放出来,论证正是圣人——一位全身心投入到日常事务中的有血有肉的人一一通过天地之“理”的表达而使自我行为与“天”相合。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的“真知”“真能”说浅探●陈湘发一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早在50年前,他就提出了“国文教学改革”、“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改革,首先必须是认识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他说:“惟有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之句,对其中的“植木之性”.书上的注释是这样的:“[植木之性],种树的方法。性,性质,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作了这样的翻译:“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  相似文献   

8.
在《佛学大辞典》中,“相”指可识可见之相状,“性”指物之本性.任何事物都是“性”与“相”的对立统一,数学课堂也不例外.那么,如何透过“相”把握“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就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一次俞正强数学工作室活动中,金华东苑小学的祝老师上了“比大小”一课,学员们在俞老师的引领下由“相”入“性”看课堂,拓宽了看课堂的视角,提升了看课堂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薛瑄“性天通”的思想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理学家、河东学派的领袖薛瑄临终留待,有两句名言:“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始觉性天通”。这表达了他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性天通”的思想渊源于孟子。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孟子以为性在于心而原于天,故尽心则知性,知性则知天。性即人性,天即天道,两者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
彭勇  刘洪泉 《双语学习》2007,(12M):157-158
在汉语言的发展历程中,上古时代的汉语主要是以单音词为主。到了中古时代,双音节词逐渐得到发展和丰富。而到了近代以来,复音词在汉语言中的运用更是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也体现了汉语由单音词向双、多音词发展的规律。一些词由于其意义和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逐渐进化成一个半自由语素或不自由语素,与其他词搭配使用,形成词缀。“性”就是一个这样的词。本文将就以这类含词缀“性”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大量的文学作品、报刊资料中搜集相关翻译实例,以其词性结构特征为基础对其进行归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上私塾读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赖希与弗洛伊德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认为治疗精神病不能仅仅“就病治病”,更重要的是要改造社会,消除导致精神病的社会根源。因此,他主张既要进行“宏观革命”,又要进行“微观革命”。其实,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不仅以“性革命”取代了“微观革命”,而且也取代了“宏观革命”乃至全部意义上的革命,他企图以维护性权利、提倡性自由来反对性混乱、遏制性犯罪乃至挽救整个人类社会,这当然不可能。他的“性革命”说确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从整体上看是空想,是脱离现实的,错误的,他提出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他指出的道路也走不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杨春时先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和商榷,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作者曲解后予以否定,于是主体间性不能成立。杨文认为审美活动、“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这是非科学的观点。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的胡乱阐释和“理解”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杨文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14.
“移觉”和“移情”分别属于修辞和美学两个范畴,它们都与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联系。研究“移觉”和“移情”及其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而且对于深入探讨修辞与美学的关系也是十分有益的。 (一) “移觉”是在“通感”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修辞格。六十年代钱钟书先生发表了《通感》(1962年第一期《文学评论》)一文,他从文学创作和修辞方面研究了文学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学的感受——体验的过程,是老庄的大路;其终结与原点(本性/自性),是孔孟的原型。中国佛学(禅宗)是中国儒道哲学的新产品。隋唐之后,禅性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中的一根特有的敏锐“神经”,既充满音响节奏,亦充满诗的色彩和光辉。“参禅”成为贤者圣人萌发智慧的契机。王维以禅入诗,拓开了“禅”与“诗”之间的通途,把禅性智慧与诗性智慧支接地融合起来,成为中国诗学的奇观。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了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看多了目中无“人”,满是学术概念堆砌的教育教学专著,能读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实乃让人无比惬意舒心之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教了二十年的语文课,可现在忽然读不懂语文了。说起来危言耸听,但这是我近来的切实感受,恐怕诸多同仁也有此感。前几年,清华附中的韩军先生在《山东教育》上连续发表了力作《文就是道》,语文界随之沸腾,作为对百年语文教学的深刻反思,令人振聋发聩。的确,近代传统语文教学对语文课程的人文作用是不够重视,今日社会物欲横流,人文匮乏,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确实应有自己的重要位置。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工具性”的大力挞伐,似乎“人文”失落,罪在“工具”。于是,一股淡化“工具”的思潮沸沸扬扬,以至于连中考都忽…  相似文献   

18.
吕澂先生的《禅宗》一文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禅批判的经典文本,此文不但对中国禅前后期的本觉论的脉络作了明确刻画,而且对禅宗发展过程中禅与禅定以及言教的关系也作了初步梳理。从整体上看,《禅宗》标示了一种可能的"禅宗谱系学",从历史叙述的框架或理论分析的框架看,《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的禅学论述是以《禅宗》为蓝本而展开的"禅宗谱系学"。  相似文献   

19.
淡漠与消耗:王小波小说中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孤零零的现象”,王小波小说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质地。论文对王小波小说中的“性”进行分析,认为与通常在弗洛伊德“性解放”视阈中编织的“性”叙事不同,王小波小说中的“性”是在福柯“从性中解放”的意义上写出的,它关涉的是游戏、快感和主体的自由,它以其无目的“消耗”来反抗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以其对“虐恋”游戏的呈现来戏弄权力,揭示权力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0.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但是,他的“确然性”追求却存在着将哲学的“确然性”与科学的“确然性”简单等同的方向性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