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性腺激素诱导休情期母貂发情的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后,母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情征状外阴肿胀、卵巢和子宫增重、血液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升高;发情高潮时,卵巢和子宫质量达最大值,孕酮水平上升,雌二醇水平下降,这是母貂发情旺期的特征.对各组激素作用的比较,确认HCG是诱导休情期母貂发情的最佳激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水貂生育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剂量以166~200IU/头诱导母貂发情的效果较好,其中以hCG166IU/头处理后几天内加注一针效果更佳;雌二醇诱导母貂子宫等副性器官发育效果最好;但未能使卵巢卵泡发育达到成熟阶段,因而雌二醇不是提高母貂生育力的理想激素.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绵羊(8只)发情期血液中促黄体激素(LH),孕酮含量及其变化。LH含量在黄体期为4.9±0.31μg/l;发情开始后约6~12h其含量达到53.2±0.11μg/l。孕酮含量在黄体期最高值为2.4±0.21μg/l;在发情开始到第3天含量为0.39±0.21μg/l。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诱花和诱芽培养基之间转换培养,发现黄瓜去顶苗花分化临界期是培养后的第5至6天(即去顶后的3至4天).对花芽分化初期子叶节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测定表明,IAA质量分数在花芽分化初期处于较低水平,ZT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GA3质量分数则出现升-降-升的波动状态.ZT/IAA、GA3/IAA比值的变化趋势相似,0至2天上升,2至3天下降,3至4天再上升.根据实验结果,联系黄瓜去顶苗成花的形态变化过程,对激素质量分数变化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纯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求(HCG)的制备方法已有许多报道,通常都采用DEAE一纤维家离子交换层析法和凝胶过滤法反复精制,价格昂贵.我们采用价格低廉的磷酸纤维素作为离子交换剂,来代替DEAE-纤维素,对具有15-20iu/mg生物效价的HCG粗品进行纯化,纯化后的HCG溶液,其紫外扫描图谱(22。一300nm)与典型的蛋白质扫描图谱一致,经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可得一条清楚的蛋白质条带,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可见两条清晰的蛋白质色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硒化物对小鼠的艾氏腹水瘤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并且用血凝试验及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酸性酯酶标记技术(ANAE~ )分别检测硒化物治疗肿瘤过程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实验采用纯系BALB/C小鼠,体重为21±2克;腹腔接种艾氏腹水瘤(EA),数量是4×10~6/0.2ml/每鼠.给硒组小鼠在接瘤后当天注射二氧化硒(SeO_2),剂量为20μg/0.2ml/每鼠,以后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共五次;不给硒组注入同量生理盐水.并分别于6—8天(早期)、10—13天(中期)、15—18天(晚期)处死,同时进行血凝试验和ANAE~ 细胞检测.处死前5天,采用5%绵羊红血球(SRBC)免疫,每鼠腹  相似文献   

7.
在家兔皮下埋植褪黑激素丸,每周一次,共7周.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家兔性器官起抑制作用:公兔睾丸重量减轻,分泌的睾酮减少;母兔卵巢变小,血浆孕酮水平降低,卵巢发育不良,母兔无发情表现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可视植入胶体(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对刚孵化的中华鳖稚鳖前肢腹面进行了标记养殖实验.红色、绿色和对照组稚鳖在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和第120天平均体重分别为(15.18±0.73)g、(15.54±0.82)g、(15.33±0.79)g;(40.37±1.50)g、(40.94±1.60)g、(40.70±1.66)g;(75.64±2.97)g、(74.59±3.27)g、(75.45±2.80)g和(122.01±7.27)g、(124.15±8.06)g、(124.76±7.28)g.红色、绿色和对照组稚鳖第120天成活率分别为96.0%、95.0%和95.3%.红色标记在整个实验期间保持率为100%.绿色标记在第30天和第60天保持率为100%,第90天和第120天保持率分别为96.7%和95.0%.研究结果表明:VIE标记对稚鳖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影响小,标记保持率较高,是一种适合刚孵化稚鳖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饥饿再投喂对花鲈幼鱼生理生化指标(肝指数、摄食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肌肉成分)的影响, 设S5、S10、S15共3个实验组, 分别在饥饿5、10、15d后, 恢复投喂至第35天, 对照组S0持续正常喂食, 分别于饥饿结束时、恢复投喂5d及实验结束时取样. 结果表明: (1)肝指数在饥饿胁迫后严重下降, S15组下降至初始值的40%左右. (2)实验组恢复投喂时的摄食率较S0组下降了10.8%~24.0%, 恢复投喂后有所回升. (3)花鲈血液生理指数受到饥饿胁迫的影响显著, 3个饥饿实验组的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均大幅度下降; 反之, 蛋白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恢复投喂后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4)饥饿胁迫对灰分无显著影响. 粗脂肪表现出下降趋势, 但实验结束时, 除S15组外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粗蛋白在S15组才出现下降, 恢复投喂后能迅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分析认为, 在花鲈饥饿过程中肌肉脂肪的调动先于肌肉蛋白, 而恢复投喂后, 肌肉蛋白的恢复先于肌肉脂肪.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GUS(刀一葡塘翻酸酶)基因为报道基因,采用PEG转化法,对大麦(Hor-deu m vulgare)叶肉原生质体进行直接转化.转化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在MSPI 12M培养基中培养i-r天后,用底物a-Gluc的组织化学定位法和底物MUG的荧光分析法分别检测到GUS基因在大麦叶肉原生质体中的瞬间表达.兰细胞计数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转化处理后42-72小时转化细胞中GUS酶活力最高,最高转化率达5.400.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的PEG浓度影响转化效率,7.50o PEG(终浓度)处理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癌肿病在毕节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病菌开始侵入寄主危害,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的大气温度为9.8~24.1 ℃,平均湿度79.5%~90%,潜伏期30天左右,一个生长季节两次侵染,一个循环80天左右;第二次侵染时间7月中、下旬.土壤湿度是影响马铃薯癌肿病发生及危害程度的关键因子,土壤湿度达6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发病率可达100%.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数量与发病程度有极显着的直线回归相关关系γxy=0.89,y=0.33+0.046x.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经牲畜消化道后仍有侵染力;病菌在76℃的热水中处理5分钟或在80℃热水中处理2分钟后丧失侵染能力.土壤的酸碱性对病菌影响不大,病菌在pH值化为5~9范围内都能生存侵入危害.马铃薯植株除酱果不能自然发病外,植株须根、葡萄茎薯块、主根、主茎、叶、花等部位均能自然感病.  相似文献   

12.
基于cDNA宏阵列的系统聚类分析猪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杜洛克猪胚胎第33,45,55,65.75天的背最长肌样本.用cDNA Macroarray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技术分析了327个EST在骨骼肌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有98条EST在不同发育时期显著差异表达.第33天和第45天两阶段基因表达状态相似.第55天和第65天基因表达状态相似.而第75天的基因表达与第55天和第65天两个阶段的基因表达具有相近的聚类关系.表达状态相近,基因功能相似的基因大都被聚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氢对烟草光合功能衰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浓度H2O2在离体、整株、亚细胞器水平上处理烟草(Nicotiana tabacumL.cv NC89),研究H2O2对烟草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1、1 mmol.L-1H2O2对烟草离体叶片的光合作用基本无影响,10、100mmol.L-1H2O2对烟草离体和连体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H2O2处理离体叶片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与内源H2O2水平上升显著相关.低浓度(0~20 mmol.L-1)和高浓度(20~200 mmol.L-1)H2O2处理类囊体膜和光系统Ⅱ(PSⅡ)复合体,结果显示:20 mmol.L-1H2O2对类囊体膜(主要是PSⅡ)多肽组分有所影响,表现为28~29、23、17 KD多肽的部分降解;高浓度H2O2处理,类囊体膜多肽组分,PSⅡ核心复合体28~29 KD,放氧复合体(OEC)33、23、17 KD,捕光色素蛋白CP43和CP47等多肽大幅度降解,光系统Ⅰ(PSⅠ)相对保守.这一结果首次说明了H2O2胁迫类囊体膜、PSⅡ颗粒后其多肽组分的变化.H2O2处理连体叶片时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表现出相应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刺参种子后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刺参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多因子交叉重复实验对影响刺参种子后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了其影响水平.采用2.50mg·L-1 GA3和2.60~2.80mg·L-12,4-D混合溶液浸泡48h,将种子与河砂(1∶3)混合,变温处理140~147d,白天温度为(22±2)℃,处理14h,夜间温度为(8±2)℃,处理10h.结果表明,心形胚发生率为98.6%,子叶胚发生率为95.7%,播种后发芽率达96.0%.获得了刺参种子的后熟条件,可应用于刺参的育苗.  相似文献   

15.
对孕 1 2~ 1 4周患者行钳刮术其关键在于宫颈口扩张的程度 ,由于受宫颈扩张的影响 ,给钳刮术带来一定的限制 .我院采用了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结合宫颈插管行钳刮术 ,并与单纯宫颈插管行钳刮术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 .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1 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在我院门诊因停经 1 2~ 1 4周 ,阴道检查子宫增大 ,如孕 3月左右 ,经B超检查符合妊娠诊断 ,要求终止妊娠而行钳刮术 46例 .年龄 2 1~ 2 8岁 ,平均 2 4.6岁 ,孕期 1 2~ 1 4周 ,胎次 1~ 3次 .所有病例均无心、肺、肾疾病、血常规、出凝血检查均无异 .1 .2分组随机分为阴…  相似文献   

16.
两种藻类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借助人工装置和露天水池,通过分析实验水体中氮、磷元素浓度的变化,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一种绿球藻(Chlorococcumsp.)和露天小型生态系统中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Kütz).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绿球藻在高浓度氮和磷的污水中生长良好并维持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在6天处理期间,人工污水中总溶解性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2%,37.8%,98.4%和79.3%;在对天然湖泊水的处理中,绿球藻对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在第5天为79.2%.室外条件下,该刚毛藻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维持自身正常生长代谢,从而降低水体的电导率和改善水质.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两种被试藻类均可作为污水处理用藻类,其中Chlorococcumsp.适合用于静态水体的修复与改善,Cladophora oligoclona适合于流动水体的减负与治理.  相似文献   

17.
用6毫米的直径的圆形液氮制冷冷冻头(-190 ℃),对24 只家兔的肝左叶进行3分钟的冷冻.实验结果表明,冰球平均直径为21.4毫米.第1分钟的降温速率最快,以后显著减慢.在冰球内部存在着温度梯度.把家兔分成8组,每组3只,冷冻后15分钟、1、3、7、14、28、42和70天.分别处死,取出肝脏作组织切片观察.冷冻后 15 分钟,在冷冻区出现肝细胞肿胀和小血管扩张充血.1天后,冷冻区出现白细胞;直径小于0.15 毫米的小血管出现血栓栓塞.3天和7天后,坏死最严重;但是在坏死区四周已经出现肝组织再生.14天后坏死范围不断缩小,有纤维组织形成,并不断增生 (围绕坏死区).到70天,只剩下很小的疤痕.本研究可为临床冷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实验利用一套自行设计的水浴式供能好氧堆肥系统,以典型有机垃圾-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了3批堆肥处理试验,第1批实验利用太阳能供能,第2批利用太阳能辅助电能供能,第3批无任何外加能量,研究了此3种供能堆肥过程中物质降解与关键性酶的活性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1)第1批受外界天气影响较大,堆温变化波动幅度大,最高堆肥只有43℃,仅为中温堆肥;第2批实验最高堆温可达56℃,高温堆肥期有4 d;第3批实验完全为常温堆肥,反映出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2)第2批实验最终的C/N值为10.2,低于第1批的12.1与第3批的13.7,表明第2批实验中物料降解更彻底;(3)第2批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均高于第1批与第3批实验,表明第2批实验过程中的生化反应更剧烈.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在初期较高,堆体温度上升后迅速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蛋白酶活性初期较高,随堆温的升高而上升,反映出在堆肥的不同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酶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炼油厂污水经活性污泥处理及砂滤后在冷却水系统中循环使用。24天后在冷却器的管壁上发现1.9毫米厚的深棕色软垢。初步分析此垢主要由丝状细菌,菌胶团,单细胞细菌,小球藻,大颤藻及小颤藻所组成。向冷却水中投入次氯酸钙,使余氯浓度达到0.5ppm,然后在24天的循环中连续投入次氯酸钙使余氯保持0.1ppm.在此条件下对异养细菌,铁细菌及硫细菌的杀菌率均在99.7%以上,并有效地防止了微生物结垢。对于投药方法,保持余氯的水平和是否可能产生抗药性菌株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产科阴道分娩中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上升 .因此 ,会阴侧切的缝合方法和愈合结果直接影响了产科的工作质量 .我院对会阴侧切的缝合已完全取消了传统的常规缝合方法 ,而采用了皮内缝合和丝线内“8”字缝合两种方法 .1  临床资料随机抽样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产妇 2 86例 ,其中皮内缝合法 86例 ,丝线内“ 8”字缝合法 2 0 0例 ,观察产后 3~ 5d ,对切口局部症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见表 1.会阴侧切缝合后 ,产妇在 2d内会出现局部疼痛、水肿、硬结等症状 ,一般在 72h后这种症状减轻和消失 .现将 2组产妇产后 3~ 7d局部存在的症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