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疗效。方法  10 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2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疏血通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达 92 .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2 % (P<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UA安全有效 ,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连用5 d;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用5 d。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63,P=0.03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兰淑 《吉林医学》2010,31(7):967-96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4.
许墨艳 《吉林医学》2014,(12):2558-255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田亚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43-3044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常规组25例。常规组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调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①心绞痛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②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随机分成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每日20万U静滴,对照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连用7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率20%,总有效率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么金平 《中外医疗》2009,28(17):90-9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5-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波立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克塞)。2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优于对照组的75.08%(P〈0.05)。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5例(6.6%),治疗组0例;对照组死亡3例(3.95%),治疗组0例。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更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桂梅  宋暗香 《中外医疗》2009,28(16):82-8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这91.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8.75%,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时间、24 h Holter总缺血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其24h总缺血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刚入院时予辛伐他汀60mg嚼服,然后20mg每晚1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3.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小剂量尿激酶,疗程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辛伐他汀滴丸。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9.4%,观察组有效率为94.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疗法,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崔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43-943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与低分子量肝素钙并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2501U,治疗2周。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结果:治疗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6例,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85。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苦碟子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作为对象.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以上药物加用苦碟子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 组7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8.
樊利生 《包头医学》2001,25(2):51-5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W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疗效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64.7%(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组28例,观察组28例。常规组给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体息、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常规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0.4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