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凝胶经皮给药后的作用.方法 以消炎痛乳膏为对照药物,通过小白鼠热板法,对醋酸诱发小白鼠扭体反应的实验研究,对家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实验研究,观察双芬酸钠凝胶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双氯芬酸钠剂量与消炎痛相同时,具有同样的作用.结论 双氯芬酸钠经皮给药后不仅能增强抗炎镇痛作用,而且避免了口服给药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凝胶(diclofennac diethylaminesalt gel)是强效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双氯芬酸的一种新型外用制剂。为评价该药治疗闭合性创伤和扭伤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双氯芬酸钠凝胶作为对照药,对40例闭合性挫伤和扭伤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含片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板蓝根含片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致家兔体温升高、福尔马林对小鼠致病、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结果:板蓝根含片能显著降低菌苗致家免体温升高(P<0.05)及福尔马林引起的慢性疼痛(P<0.0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和大鼠蛋清致足跖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板蓝根含片有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氯芬酸钠栓剂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芳 《河北医学》2001,7(7):636-636
笔者自 1996年 8月至 97年 1月间 ,采用术前肛塞双氯芬酸钠栓剂 50 mg(湖北江陵制药厂生产 ) ,给药后 1h开始行人工流产手术 ,取得满意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因各种原因延误至妊娠 50~ 70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之无胃肠道疾病 ,无智力障碍的健康者 ,共 80例。年龄 16~ 31岁。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 :组 4 0例 ,为对照组 ,未服任何药物 ;组 4 0例为试验组 ,肛塞双氯芬酸钠栓剂 50 mg1h后开始手术。两组平均年龄 ,平均孕天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2 方 法所有手术均为一人操作。观察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在心脏外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成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1组50例患者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75 mg,每天1次,2组39例患者使用氨酚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500 mg+酒石酸双氢可待因10 mg),8 h/次,必要时加用盐酸哌替啶等阿片类止痛药物。比较两组药物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6、12、24 h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镇痛效果较优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在心脏外科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应用方便,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全身过敏性及对肌肉的刺激作用。方法分别以家兔和豚鼠为实验动物,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后观察动物有肌肉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结果肌注部位未出现明显的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无肌肉刺激性、过敏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自乳化缓释片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柱;流动相:甲醇-0.12%(体积分数)冰醋酸(体积比20∶80);流速:1.0 mL· min-1;漂移管温度:40℃,气体...  相似文献   

9.
张爱国  余凌  李娜 《四川医学》2010,31(8):1170-1171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钠用于小儿包皮环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30min肛塞双氯芬酸钠12.5mg。观察两组患儿围术期MAP、HR、SpO2变化;患儿苏醒时间,喉痉挛,呛咳,恶心呕吐及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用于小儿包皮环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重度烧伤患儿应用双氯芬酸钠镇痛后对患儿生命征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烧伤患儿100例,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患儿入院后给予1 mg/kg双氯芬酸钠栓剂应用,12 h后重复给予等量药物,每日2次,持续6 d;B组除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其他治疗与A组相同。观察两组各时间点体温、脉搏、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并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和β-内啡肽的浓度。结果入院后12 h到入院后3 d,A组患儿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A组患儿血浆皮质醇浓度入院后24 h内明显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血浆β-内啡肽浓度入院后3 d时间点明显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时间点血浆皮质醇和β-内啡肽浓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能有效缓解患儿烧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能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是患儿烧伤疼痛治疗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气雾剂局部给药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毒性反应。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二甲苯致炎法,观察双氯芬酸钠气雾剂局部给药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家兔一次性口腔给药的急性毒性和滴眼给药的刺激性。多次给药对正常豚 鼠口腔粘膜及家兔损伤口腔粘膜的刺激性。结果:双氯芬酸钠气雾剂口腔给药,明显抑制小鼠醛酸扭体反应和热板舔足反应(P<0.05)。局部喷雾给药,对小鼠耳肿胀度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一次或多次口腔及滴眼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和刺激性。结论:双氯芬酸纳气雾剂局部给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家兔和豚鼠无 明显毒性和刺激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双氯芬酸钠微乳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家兔单次口服双氯芬酸钠微乳和双氯芬酸钠混悬液后 ,用 HPL C法测定血中双氯芬酸钠浓度。 结果 :双氯芬酸钠微乳和混悬液的 AU C0 -∞ 分别为 13.45 6和 10 .5 84μg· h· m l- 1 ,cmax 1 为 2 .85 2和 3.145 μg/m l,tmax1 为 1.438和 0 .75 0 h。 结论 :双氯芬酸钠微乳在家兔体内吸收过程较为平缓 ,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3.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芬酸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双氯芬酸钠与过量的亚甲基蓝反应生成一能被氯仿萃取的蓝色配合物。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9-5.0μg/ml及0.40μg/ml。结论:该方法用于药品中双氯芬酸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双氯芬酸钠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卵磷脂微乳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 :1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双氯芬酸钠微乳和肠溶衣片 ,以吲哚美辛为内标 ,用反相 HPL C法 ,紫外 2 80 nm处测定血清中双氯芬酸钠浓度。数据用 3P87程序处理。结果 :双氯芬酸钠质量浓度在 5 0~ 80 0 0μg/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6 ) ,最低检测浓度为 30μg/ L ,平均空白回收率为(10 0 .5 5± 1.5 6 ) %。双氯芬酸钠微乳和肠溶衣片 AU C0~∞ 分别为 5 .5 6 3、7.891μg· h/ ml,MRT分别为 5 .489、5 .387h。结论 :双氯芬酸钠微乳具有特殊的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15.
HPLC同时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两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Kromasil ODS(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ψ(甲醇:乙酸盐缓冲液,pH4.6)=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外标法定量。结果:双氯芬酸钠和盐酸利多个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8~188.0μg/mL(r=0.9999)和5.3~53.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0.77%)和99.23%(RSD=0.5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简便快速,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氯灭痛凝胶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氯灭痛凝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质控标准。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灭痛的含量,于276nm处有最大吸收。结果 该凝胶剂的有效期约为2年,对于创伤性炎症、局限性软组织类风湿病、局限性风湿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0.0%、100.0%。结论 双氯灭痛凝胶剂在各种条件下存放性质稳定,临床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3个药厂生产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转蓝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的含量,并对释药参数T50、Td,T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在45min的释放量均超过标示量70%,但释药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药厂生产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预示在临床应用时会导致疗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单纯双氯灭痛、双氯灭痛β-环糊精包合物(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三种样品在家兔体内的血浓度,在IBM计算机上求算药动学参数。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47.518%(共沉淀法),878.523%(冷冻干燥法).双氯灭痛在体内的分布呈一室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橄榄油对氟比洛芬和双氯芬酸钠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的作用。方法 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扩散池装置,以预处理皮肤法考察橄榄油对药物透过皮肤的影响。结果 橄榄油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的经皮透过率,增渗倍数为2.11,但对双氯芬酸钠的经皮透过率有抑制作用。结论 橄榄油能够促进氟比洛芬的经皮渗透,可能归因于其中油酸的存在,还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对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