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建单位的班组与“三工”现在多数基建单位已转为管理型企业,施工现场总包单位(工程中标单位)、分包单位和劳务队混存,特别是建筑企业的基层班组,就是大小不等的承包队,其人员主要是“三工”,即合同工、劳务工与务工农民。这使得传统的单一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合同管理并存转变,需要相应的法制来做保证,而《宪法》中有关“人权”的条款和《安全生产法》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制度。只要管理者依法给“三工”一份爱,他们就能关注安全生产,消除各类隐患,降低事故风险。“三工”中不乏技艺双全,品格高尚者。在以现代设计和新型材料为主,造型  相似文献   

2.
林亦曦 《林业劳动安全》2002,15(3):37-38,40
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国有林场“三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三工”安全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国有林场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推行-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与提供文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的-“三工”安全管理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其中一部分农民离开故土涌向国有林场,承担着各项林业生产任务。因此”三工”(指农民工、临时工、外包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已成国有林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三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三工”的安全素质和意识,应该着重从“三工”的安全教育入手。现就如何开展国有林场中的“三工”安全教育工作提几点看法。1前期Xi作1.1领导重视实行领导第一负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是效益,培训教育为基础”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5日,张某进入某电子科技公司,从事生产管理计划员工作,双方于8月17日签订了一份聘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自即日起至2003年8月17日,约定试用期为2001年7月15日至8月25日。同时双方还约定:“如一方违约应向另一方缴纳违约金800元,并100%赔偿对方的损失。”2002年11月26日,张某又与公司签订了一份有效期为3年的“签约人员合同附加条约”,作为补充协议。  相似文献   

6.
蒋祖国 《劳动保护》1997,(12):18-19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的水电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人走出国门承包水电工程,外国人跨过国界参加中国水电工程。中国经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已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国际工程(特别是土木工程)施工要求的“菲迪克”条款,但是怎样搞好水电工程国际标的施工安全管理,的确是一个新课题。“菲迪克”条款在世界土木工程建设中已被各国所公认,中国人还比较陌生。该条款是组成合同文件的骨架,按照“菲迪克”条款要求形成的合同文件是业生、工程师和承包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责、权、利的行为准则。一、合同文件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森林资源日趋分散,外来的低素质劳力—“三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合同工)源源不断涌入木材生产第一线,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近年来,“三工”队伍的各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三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已成燃眉之急,我们为此付出不少心血并取得一定收效。  相似文献   

8.
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务市场的形成,使大批农民工、I$时工和外包工(简称“三工”)进入林业企业,为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新问题。近些年来,“三工”因工伤亡事故问题严重,不仅造成“三工”人员伤亡和企业经济损失,而且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企业必须对‘“三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确保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1“三工”的生产特点1.且“三工’人数众多我县林委系统有企事业单位外个,职工1800人,其中生产工人…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连城县林业委员会为保障木材生产中“三工”(临时工、外包工、合同工)的劳动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付出不少心血并取得一定收效,但“三工”的各类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而且常被工伤抚恤、经济补偿等劳动争议、法律诉讼所困扰。为迅速摆脱被动局面,在深入学习《劳动法》,认真实施“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新体制过程中,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我县县情的行业管理新路子──合同化管理。具体做法如下。1强制培训凡在我县境内承包木材生产的包工头,都必须接受县木材公司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于合同终止与解除的理解,法理上至今存在一些分歧。如有学者把合同终止作为合同解除的上位理解,使得合同终止与解除之间形成了包容关系;也有学者对合同终止与解除给予区别性解释,使得合同终止与解除之间形成了并列关系。两种理论对于我国立法都产生了影响。如《合同法》选择了包容关系的理论,将合同的解除作为合同终止的一种情形(见《合同法》第91至94条);  相似文献   

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评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笔者对 12 5家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 ,因事故、职业病或违约造成的经济投入 (损失 ) ,以及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后对企业经营活动及社会形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期间及之后其安全生产投入比未建企业和建立体系之前增加 ;对事故、职业病或违约造成的经济投入加大 ;签订合同额和投标活动的中标率上升 ,员工抱怨次数及相关方抱怨次数下降。上述结果表明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高位裂隙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的效果,必须掌握采空区"三带"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现场考察黄陵2号煤矿107工作面冒落带分布,结果表明:冒落带呈拱形分布,并且沿采空区横向对称,最大冒落高度为19 m。通过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得出采空区瓦斯抽采的最佳区域,验证了现场考察冒落带非等值高度的正确性。这表明,在分析采空区"三带"特征时,应考虑冒落高度的非等值性,进而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考察、数值模拟等手段得出采空区抽采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1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o workplace safe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f safety are conceptualized as the beliefs of individuals about reciprocal safety obligations inferred from implicit or explicit promises.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s growing, the existenc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relation to safet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sought to identify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the conversations of employees about safety, by demonstrating reciprocity in relation to employer and employee safety obligations. The identified safety obligations were used to develop a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f safety. METHOD: The participants were 131 employees attending safety training sessions in retail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during safety training sessions. Cont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Categories for coding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identification of language markers that demonstrated contingencies or other implied obligations. RESULTS: Direct evidence of reciprocity between employer safety obligations and employee safety obligations was found in statements from the participants demonstrating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perceived employer and employee safety obligations was compiled and developed into a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f safety. A small sample of 33 safety personnel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safety obligations. CONCLUSIONS AND IMPACT ON INDUSTR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safety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运用"流变-突变"理论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的效果,发现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安全流变-突变"的特征。笔者指出,安全投入应该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不能靠期初一次性安全投入解决,而且后续安全投入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段(即不安全度加速发展阶段)进行,最晚不能超过安全突变的预警点,这样才能使系统的安全流变阶段能够尽量延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安全投入的效果,缓解我国煤矿安全投入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大型游乐设施占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新也容易引发各类问题及不确定性,特别是涉及游乐设备可维护性方面,更容易在创新过程中忽视。本文以国外设备供应商生产的“自由落体”游乐设备的故障入手,从研究直流电机故障机理、维修方案以及设计维保建议等几个方面,提出提升直流电机可维护性的举措,主张行业的设计人员不但要聚焦大型游乐设施的趣味性,也要更多关注如何提高大型游乐设施的可靠性、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6.
安全氛围三“心”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安全氛围定义为一种知觉特性;在勒温的场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员工安全绩效的环境因素中的行为进行分析,构建安全氛围的通用模型,其包括3个因素:安全管理承诺、员工安全卷入和组织安全沟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某石油化工公司两个生产厂一线职工的353份有效数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的结果分别说明,"三因素"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通过对3个因素的进一步分析,结合实践,提出安全氛围的三"心"模型:领导关心、员工上心、上下一心。要获得安全水平的持续提高,需要3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feature‐oriented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 underdeveloped approach to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Relying on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esearch, industrial relations studies, and a cross‐national study 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we identify six dimensions that capture the natur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tangibility, scope, stability, time frame, exchange symmetry, and contract level. We validate this expanded conceptual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by developing a nomological network and testing it in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106 employe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significance of formal contract characteristics and HR practices as two antecedents shaping the natur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addition,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ime frame, exchange symmetry, and contract level with affective commitment are confirme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ngibility, scope and flexibility with personal control.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assessing both employer and employee obligations given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the contract maker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发展沿革,且认真学习了目前发布的《安全生产法》征求意见稿,归纳了征求意见稿还应实现四个重点突破: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职业危害防治应列为《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条款之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应与公共安全及行政管理分离;应对工伤保险预防机制作出明确要求。此外,建议通过《安全生产法》的进一步修订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建议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监察管理体制;推进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实行风险分级与分级监管;逐步提出建立安全生产监察员专业化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系统;强化城市建设土地使用规划的风险管理和安全许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应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建立独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机构和公开公正调查程序;应在《安全生产法》中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与激励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2017年开展“车让人”活动以来,斑马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本文经统计发现,近两年交通事故量并未明显降低,即“车让人”虽有效控制了斑马线事故,但并未明显影响整体交通安全形势。为此论文设计了3种人车博弈仿真实验,分析不同典型情况下的礼让司机心态:在没有规定车让人时,积极礼让率约20%;在规定车让人时,积极礼让率约50%;当给予司机正向反馈时,积极礼让率约70%,仿真结果验证了:如果没有很好地兼顾司机情绪,“车让人”并不能实现本质安全,即大量交通事故只不过是从斑马线推移到了公路的其他地方(事故外溢)。论文最后建议在斑马线处分别设计给司机和行人阅读的2套标语,综合调控司机心境,有效防控“斑马线事故外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