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师已经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渐突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探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产生原因,分析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教师已经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渐突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探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产生原因,分析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了缓解职业倦怠,大力推进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在此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与研究现状入手,提出职业倦怠对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深入探讨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从学校与个人两方面提出解决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综合因素,论述了职业倦怠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多种消极影响,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教育缺位直至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教师要从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业务素质、消除职业倦怠、自我管理消极情绪等4个方面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或避免进入或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赖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重而复杂,辅导员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含义和表现入手,分析了辅导员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较为普遍,它对教师个体、学校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预防和消解他们职业倦怠的策略也要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目前职业倦怠已经慢慢成为教育行业的一种职业病,因此从心理学自我意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对自我认知不当,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失败的自我调节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强职业信仰,提升自我素质,同时悦纳真实自我是消解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论基础、测量工具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开展的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予以综述,藉此获取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使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综合幸福问卷》对219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幸福指数得分为5.36±1.66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轻;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与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表明情感枯竭和低成就感对高校教师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时间的职业压力下,心理失衡,导致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消耗殆尽的状态。本文以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普遍原因,进而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角度研究其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职新生刚刚步入职业教育的门槛,由于个性特点的不同,自我认知的不足,对学校的归属感差,学习、实践中的成功体验少,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值不高和管理的不到位,使中职新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呈现出学习倦怠意识增加、学习技能的热情与盲目并存、对学习环境的个体差异性明显、道德问题逐渐凸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抽取福建省9所独立学院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师处于中度职业倦怠水平,主要问题出现在成就感降低以及情绪衰竭维度上;其中,29岁以下年龄及助教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最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文章对独立学院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描述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职业倦怠的现状,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个人三个因素分析公共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最终提出对策,对缓解公共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倦怠是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学习心理,有学习动机不足、缺乏有效学习策略、自制力差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环境、校风、班风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建立良好学风班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加学生专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层面、高职院校、教师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和消解的策略,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调动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从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则、意义及校本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校本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关系,指出校本课程可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独特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实证研究入手,构建了独立学院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五维度结构模型,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知识型员工职业高原与工作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武汉、深圳等地区373名企业知识型员工问卷的实证分析,检验了职业高原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高原及其维度均与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性化高原。由于工作倦怠容易影响知识型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因此必须关注知识型员工,帮助他们消除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