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管网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15年1-12月,对珠三角某市160份管网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和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珠三角某市管网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介于3.10×10-10/a~2.92×10-5/a之间,非致癌风险介于0.08×10-11/a~95.24×10-11/a之间,总健康风险为3.66×10-5/a。个人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六价铬>砷>三氯甲烷>镉>四氯化碳,个人非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氟化物>硝酸盐>铅>铜>汞>硒>氨氮>铁>锌>氰化物>锰>挥发酚。结论 珠三角某市管网末梢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个人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北京市怀柔高氟地区饮用水源水中化学致癌污染物和非化学致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筛选出重点污染物。方法选取北京市怀柔区2015年高氟地区饮用水源水,于枯、丰水期各采集1次水样,应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化学致癌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的健康总风险介于1.35×10~(-5)/a~2.45×10~(-5)/a之间,均值为1.93×10~(-5)/a。铬、镉、砷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分别为1.13×10~(-5)/a、4.62×10~(-6)/a和3.38×10~(-6)/a,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非化学致癌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依次为氟化物铜硝酸盐汞铁锌锰氨氮氰化物挥发酚,其中氟化物占非化学致癌污染物引起的健康总风险的57.8%;各类毒物个人健康年总风险均以化学致癌污染物为主,超过个人健康年总风险的99.8%。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高氟地区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以铬、镉、砷、氟化物污染物为主,应适时优先开展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金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健康风险水平,为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2018年采集金华市涉农乡镇2 032份饮用水水样,按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砷、镉、六价铬、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5种化学致癌物,以及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铝、铁、锰、铜、锌和氨氮12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质,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这17种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17种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总体健康风险为34.81×10-6/a,其中5种化学致癌物的总致癌风险为34.80×10-6/a;12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质的总非致癌风险为6.65×10-9/a。5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癌风险占总体健康风险的99.98%,其中六价铬的致癌风险占总体健康风险的89.93%。完全处理、部分处理和未处理的水样的总体健康风险分别为31.68×10-6/a、34.78×10-6/a和34.77×10-6/a;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体健康风险分别为34.79×10-6/a和34.82×10-6/a。结论金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经饮水途径产生的总体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六价铬致癌风险相对较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生活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16—2017年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7年杭州市主城区36份水源水、36份出厂水和288份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3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铝和挥发酚)的监测数据,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和13种躯体毒物质浓度均在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参考限值范围内。水源水中化学污染物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2.18×10~(-5)/a、7.75×10~(-9)/a和2.18×10~(-5)/a;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1.08×10~(-5)/a、3.70×10~(-9)/a和1.08×10~(-5)/a;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1.96×10~(-5)/a、3.61×10~(-9)/a和1.96×10~(-5)/a。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源水、末梢水和出厂水,非致癌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结论杭州市生活饮用水中18种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且致癌风险远大于非致癌风险,致癌物中以六价铬风险最高,非致癌物中以氟化物和铝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三氮”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主城区饮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氮含量,并评价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方法 于2010年12月,检测广州市主城区(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海珠区)饮用水水样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氮的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广州主城区饮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的最高值分别是标准的14.40、21.83倍,超标率分别为50.0%,53.3%;硝酸盐氮含量均合格.各区总年均风险介于0.177× 10-8~2.169×10-8/a,均值为1.064×10-8/a,远低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水平标准(5.0× 10-5/a).广州主城区饮用水中的健康危害个人年平均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亚硝酸盐(0.952× 10-8/a)>氨氮(1.090× 10-9/a)>硝酸盐氮(0.276×10-10/a),且以亚硝酸盐为主;各主城区饮用水的健康危害个人年平均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荔湾区>白云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海珠区.结论 广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污染较严重,但不会对暴露人群引起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6.
某农村饮用水源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某农村饮用水源水化学致癌物、非致癌性污染物的暴露量,初步探讨此暴露所致健康风险水平.[方法]参照标准GB/T5750-2006对某农村多处饮用水中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Cu、Cr6 、Hg、Pb、Cd、As和NH3-N的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水中化学致癌物所致的健康风险度远大于非致癌物所致的风险度,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Cr6 >As>Cd,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风险度大小顺序为Pb>Hg>Cu>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NH3-N.[结论]该村饮用水源水中的化学致癌物Cr6 、As、Cd具有一定的风险度、为优先治理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铁岭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饮用水重金属水平,并评价其潜在健康风险,于2015年对辽宁某市农村地区108个集中式供水水厂调查基本信息;采集水样,检测6种重金属水平,并运用美国环保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初评。结果显示,调查的108个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中92.6%为深井,供水方式中87.0%为未处理。饮用水中As、Cd、六价铬、Pb、Fe、Mn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0×10~(-4)mg/L、2.5×10~(-4)mg/L、2.0×10~(-3)mg/L、1.25×10~(-3)mg/L、2.5×10~(-2)mg/L、5.0×10~(-3)mg/L。除Mn的合格率略低(96.7%)外,水样中As、Cd、六价铬、Pb、Fe的水平均合格。化学致癌物As、Cd、六价铬经饮水途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分别为2.4×10~(-6)/年、4.9×10~(-7)/年、2.6×10~(-5)/年,健康风险值总和为2.889×10~(-5)/年。非致癌物质Pb、Fe、Mn经饮水途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分别为2.9×10~(-10)/年、2.7×10~(-11)/年、1.2×10~(-11)/年,健康风险值总和为3.29×10~(-10)/年。该市农村集中式供水需进一步完善水质处理工艺。饮用水中重金属经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松花江吉林同江段水源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有机污染物对人群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对松花江吉林-同江段水源水8个采样点水质进行采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定量分析,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PAEs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2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 (1)松花江吉林-同江段水源水中PAEs的非致癌风险均1,按照采样点中PAEs的健康总风险分析:依兰三岔口同江佳木斯,其中位于依兰县段水源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非致癌风险指数值高于其他采样点,风险值为6.27×10-3。(2)饮水是水源水中PAEs有机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其对人体健康总风险大于洗浴皮肤暴露。结论初步认为目前松花江吉林-同江段水源水中PAEs有机污染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但PAEs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不能被忽视,应引起相应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15年1~12月,对该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水源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75×10-5/a、206.27×10-11/a和3.75×10-5/a,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2×10-5/a、142.68×10-11/a和3.32×10-5/a,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7×10-5/a、150.34×10-11/a和3.37×10-5/a。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由高到低均分别为水源水>末梢水>出厂水。结论 珠三角某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川藏沿线兵站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川藏沿线各兵站驻地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在对川藏沿线的18个兵站饮用水源水中砷(As)、铅(Pb)、汞(Hg)和硒(Se)4种重金属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建立水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川藏沿线18个兵站水源水中As、Pb、Hg和Se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62×10-3mg/L、3.654×10-3mg/L、0.567×10-3mg/L和0.954×10-3mg/L。饮用水源水中致癌重金属As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1.764×10-7/a~1.241×10-5/a;非致癌重金属Pb、Hg和Se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水平集中在1×10-9/a~1×10-11/a,按风险大小排列为:As>Pb>Hg>Se。4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达2.93×10-5/a。结论川藏沿线兵站4种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和总风险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但应引起部队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国家标准GB14591-2006水不溶物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先测净水剂中含量较高的水可溶物含量,再用100%减去可溶物含量,既得到水不溶物含量。结果将本方法检测的数据与国家标准方法(GB14951-2006)检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D为0.28%~2.85%。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符合实验要求,步骤简便、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嗜肺军团菌在水体环境中的传播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团菌(Legionella)是一种可导致人类军团病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在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水体中检出率非常高,因此,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该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检验学、消毒学等方面对军团菌在水体环境中的传播特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产生的一类毒素,是淡水水体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类藻毒素。随着水体受藻类毒素污染频度的增加,微囊藻毒素受关注的程度亦日渐加大,对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和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检测更是控制的基础。选择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检测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已必不可少。笔者较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各种检测方法及其成果,指出了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某矿区居民经饮用水途径铅暴露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矿区居民从饮用水途径获得的铅暴露水平.方法选择出产铁矿、铅锌矿以及金矿的某矿区所坐落的自然村为调查村,该自然村居民饮用水为自备井水,随机选取该村20户家庭为调查点,于2004年11月、2005年4月和2005年8月分别在每户家庭采集0.5 L饮用水检测饮用水中铅浓度的变化,以实验室的自来水作为对照水样.饮用水中铅浓度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同时,采用24 h回忆问询法结合容器称量法对20户家庭的成年女性进行饮用水摄入量调查,连续进行3 d.结果2004年11月、2005年4月和2005年8月采集的饮用水铅浓度((x)±s)分别为(18.29±10.83)、(42.74±36.36)和(30.33±16.75)μg/L,均高于对照水样[(2.99±1.1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004年11月水样铅含量和2005年4月水样铅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次采样显示,居民平均每日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的铅分别为32.19、100.04和63.70μg/d,分别是对照(5.98μg/d)的5.38、16.73和10.65倍.结论该矿区居民饮用水铅暴露量较高,居民健康已经受到铅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集中空调系统及其他生活环境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解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水体中军团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根据天津市区的地理分布(加湿器同时考虑家庭居住面积)选择75个监测点,其中,集中式空调冷却水36个,空调冷凝水10个,宾馆淋浴喷头水17个,家用超声波加湿器储水12个.于2003年5月-2004年4月,采集空调冷却水、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水、加湿器水样,采用血清学与半套式PCR方法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水样186件,军团菌阳性16件,阳性率为8.60%,嗜肺军团菌阳性15件,阳性率为8.06%.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均高于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水、加湿器水,但4种水样中军团菌、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总体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军团菌:χ2=5.722,P=0.126;嗜肺军团菌:x2=7.567,P=0.056).共分离出8型军团菌,其中以Lp9型最多,并检出Lp7型.其中,空调冷却水检出Lp1、Lp3、Lp5、Lp7、Lp8、Lp9型,淋浴喷头水检出Lp2、Lp9、Lp10型.空调冷凝水检出1株约旦军团菌,加湿器水中未检出军团菌.结论 空调冷却水、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水是可能被军团菌污染的高危水体,需引起足够重视,以防止军团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桶装饮用水的饮用时间对细菌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桶装饮用水的饮用时间及其卫生安全性。方法于2004年7—10月,随机抽取河南省新乡市饮用水市场中同一批次的桶装饮用水,将其中检测合格的桶装饮用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实验组安装在事先选定的饮水机上,并置于饮用状态;对照组则封口保存于无菌室内。在第5、10、15、20天,采集对照组与实验组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夏季,实验组在第5、10天,水样均未超标;在第15、20天,分别超标39、40桶,超标率为97.5%,100%。大肠菌群在各饮用时间均未超标。菌落总数在第5天变化不明显;第10天开始升高,但还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第15天急剧升高,超标39桶,超标率为97.5%;第20天则全部超标。霉菌、酵母菌在第5、10天均未检出;第15天急剧升高,分别超标7、5桶,超标率分别为17.5%,12.5%;第20天分别超标12、9桶,超标率分别为30.0%,22.5%。夏季对照组水样均未超标。秋季,实验组和对照组水样均未超标。结论夏季,饮用时间在10d之内;秋季,饮用时间在20d之内,桶装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是卫生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水体污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随着水体污染的严重,水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也受到很大关注,特别是水中有机物污染对人体的慢性危害,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水污染与胃癌关系的主要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监测是水环境污染监测的方法之一,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该文综述了目前在实际监测中已经应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和涉及的水生生物种类,方法包括生物指数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生物毒性试验、生物残毒测定、生态毒理学方法等,涉及的水生生物涵盖单胞藻类、原生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和两栖类,同时,指出生物监测可以作为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水污染的生物监测也存在不足,比如监测方法的地域性限制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灰色关联属性识别模型分析给水管网水质,为改善水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把给水管网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采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度理论,建立水质属性识别模型,将水质级别作为一个灰类,将水质状态作为灰色变量处理,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来确定水质归类,对北方某市城市管网中3个有代表性监测点(监测点1、3位于管网末端,水质略差;监测点2的管段铺设年代较早,管龄长,管材为无内衬的灰铸铁管,腐蚀严重,属于管网中水质恶劣区域)的水样中14个水质因子进行计算,并对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得出各个监测点的关联度矩阵,结果表明,监测点1、3的水质同属于1级,监测点2的水质属于2级.结论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识别管网水质属性,具有更加合理、直观、可靠的特点,处理信息大,去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与实际情况一致,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湟水六价铬(Cr^6 )污染现状及污染源。方法 将湟水源头区的哈勒涧河上游设为对照点,按湟水流向将A泉、湟海渠、哆吧水源地、扎马隆、西钢桥设为调查点,于1996—2003年采集上述地区的水样并对Cr^6 含量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3年A泉Cr^6 平均含量为45.192mg/L,湟水上游湟海渠、下游扎马隆、西钢桥断面水中Cr^6 含量逐年上升,哈勒涧河上游至2003年为止仍未检出Cr^6 ,2003年哆吧水源地首次检出Cr^6 (0.007mg/L)。结论 A泉附近的青海海北化工厂是湟水上游Cr^6 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