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对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减少操作孔,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方法在全麻下采用3孔法行LC,脐部下缘或上缘皮肤皱褶处戳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在剑突下稍偏右戳孔(10mm)为主操作戳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戳孔(5mm)为辅助操作孔,应用钛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孔取出。结果采用此法行LC成功达100%,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结论3孔法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该法代替了传统4孔法,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减少操作孔,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方法在全麻下采用3孔法行LC,脐部下缘或上缘皮肤皱褶处戳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在剑突下稍偏右戳孔(10mm)为主操作戳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n处戳孔(5mm)为辅助操作孔,应用钛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孔取出。结果采用此法行LC成功达100%,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结论3孔法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该法代替了传统4孔法,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三孔法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三孔法免钛夹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并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100例具有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三孔法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4、2.1、3.5,P<0.05)。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治疗组2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治疗均好转,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合计10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切口出血1例,术后胆漏1例,胆总管损伤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10/50),明显高于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百中 《医药世界》2005,(10):75-75
目的避免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腹腔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从1997年8月至2005年5月共发生LC术后腹腔出血12例的原因。结果12例LC术后腹腔出血,其中胆囊床渗血9例,胆囊动脉残端钛夹切割致出血1例,腹壁穿刺孔出血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规范的手术程序和严格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避免LC术后腹腔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姚国忠  黄或禾  胡丹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50-3750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78例患者痊愈出院,162例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12例中转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并发症,5例穿刺孔感染,换药后痊愈出院。结论:三孔法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追求具有创伤更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为132例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顺利完成两孔法LC,6例改为三孔法完成,6例改为四孔法完成,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更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孔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运用。方法:总结248例三孔法LCI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征、方法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采用三孔法LC顺利完成245例,3例中转开腹;术后漏胆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均治愈。结论:三孔法LC较四孔法LC减少了创伤,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针对性实行三孔法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谭明 《天津医药》2007,35(9):669-669
我院从2000年10月—2006年10月连续对580例有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无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不使用钛夹的技术,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镜下打结,线圈套扎处理胆囊动脉或胆囊管完成手术;对照组100例采用钛夹夹闭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免钛夹组手术时间较长(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恢复指标两组类似,两组均无术后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借助镜下打结,线圈套扎技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不使用钛夹,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6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住院天数5d,无腹腔感染、出血,无戳孔感染及戳孔疝发生,患者除胆道损伤1例、钛夹脱落胆漏1例、术后肺栓塞死亡1例外余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LC随着经验的积累,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并发症逐渐减少,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而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0年11月起开展"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12 000余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我院腹腔镜外科也从"三孔"发展到"改良式三孔"、"双孔"LC,继而于2010年5月至2011  相似文献   

12.
万登福  谭正敏  任继永 《江西医药》2011,46(11):1002-100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06例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结果706例中有685例手术成功,中转开腹21例,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31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恢复好,未发生出血、感染、黄疸、胆囊管残端漏、胆管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只要进行规范化的LC技术培训,配合上级医院资深专家的带教,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现已成熟的三孔法LC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三孔法腹腔镜切除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268例三孔法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成功施行三孔法LC,4例改为四孔法,8例中转为开腹切除胆囊。术后胆漏4例,经保守治疗而愈,余病人无其他重大并发症。结论 三孔法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孔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患者实施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运用4号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5min,术后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体内无金属异物残留,不影响术后影像学检查,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孔法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探讨单孔法LC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LC患者94例,其中单孔法41例,三孔法53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破胆例数、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单孔法组1例因粘连较重改行三孔法,单孔法组术后疼痛较轻(P<0.05),术中破胆率较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三孔法,单孔法同样安全,可靠,并且具有患者术后疼痛轻,腹部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21例LC胆管损伤患者中,即时发现中转开腹手术15例,延后发现开腹手术12例,保守治疗4例;术后住院时间9~30 d;除1例术后6个月并发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外,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者一定要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在视野清晰的情况下用钛夹夹闭止血,切勿盲目乱夹;胆囊三角解剖时尽可能操作轻柔,避免强拉撕扯;当LC中遇到胆管及其他脏器的损伤时,必需终止LC改行开腹手术,中转开腹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减少手术失误及并发症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32例LC胆管损伤患者中,即时发现中转开腹手术17例,延后发现开腹手术13例,保守治疗1例。住院10~28d,除1例术后6个月并发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外,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视野清晰的情况下用钛夹夹闭止血,切勿盲目乱夹;胆囊三角解剖时尽可能操作轻柔,避免强拉撕扯;当LC中遇到胆管及其他脏器的损伤时,必需终止LC改行开腹手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于治彬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67-168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常规器械镜下丝线打结法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在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对比50例应用钛夹的LC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的差别。结果:52例应用丝线打结的LC手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均全愈出院。结论:LC术中普通丝线取代钛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差别.并可节省部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囊三角的处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LC4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三孔或四孔法,先处理胆囊三角,用电凝钩薄层解剖Calot三角前、后浆膜,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使Calot三角充分显露后分别上可吸收生物夹后切断,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结果 410例中,1例因胆囊动脉出血中转开腹,术后并发胆瘘1例,开腹探查为迷走胆管胆瘘,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LC术中仔细辨清解剖Calot三角的结构,可以减少LC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张斌  何小兵  赵祖霞 《贵州医药》2006,30(11):1037-1038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被认为是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手术.常规采用四孔法,有部分采用两孔法.在四孔法的基础上,从2004年起我们改用三孔法施行LC 5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