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往研究就创业机会的来源和产生等问题存在争议,而且聚焦于创业者、创业企业及外部环境等独立要素,割裂了创业机会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创业机会研究的演进脉络,发现创业机会共同创造(co-creation)已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初步界定了"创业机会共创"的概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一步,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探讨了机会共创的参与要素,以此区分了实现创业机会共创的四种基本互动路径:即机会之间的互动,创业主体与机会的互动,创业主体之间的互动,创业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业警觉性研究前沿探析与相关命题的提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创业警觉性概念内涵的界定及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机会发现、评价和开发的影响等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述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命题,为深入研究创业警觉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创业是指发生在正式制度之外、非正式制度之内的创业活动,它不但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而且也是创业研究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先对非正规创业动机、机会识别和开发、资源获取和利用、绩效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然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非正规创业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建构主义理论为创业机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客观主义机会研究视角的有效补充。本文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创业机会研究中的应用,然后对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经典模型进行了系统介绍,最后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建构主义机会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国内创业研究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理解建构主义创业机会研究模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没有对"为什么是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识别出创业机会"给出全面的解释。先前知识通过影响创业者感知不确定性的数量对创业机会识别发挥作用,而个人特质如创业意图通过影响创业者承担不确定性的意愿对创业机会识别发挥作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的212份有效样本验证了先前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正向作用,创业意图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正向作用。本研究结论对创业教育的完善和创业政策的制定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建构主义理论为创业机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客观主义机会研究视角的有效补充。本文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创业机会研究中的应用,然后对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经典模型进行了系统介绍,最后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建构主义机会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国内创业研究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理解建构主义创业机会研究模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在分析创业机会的属性、成因及其演进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融合机会研究的发现观和创造观才能系统分析创业机会差异成因的观点;然后基于机会发现观和创造观构建了一个"机会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开发—开发绩效"的整合研究框架,并且根据这一框架阐述了机会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开发、开发绩效和反馈等问题;接着运用该整合框架全面阐释了不同创业机会差异的几个典型事实;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8.
试析个人因素与机会因素的匹配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的创业机会识别研究主要考察个人因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较少关注机会因素,更不用说从个人因素与机会因素整合的角度去考察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了.本文回顾了创业机会识别的相关文献,以结构化理论、人员-组织匹配理论、认知领域的结构匹配理论和二阶段创业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个人因素和机会因素匹配的视角分析了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国外创业计划研究前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制定创业计划一直被认为是创业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最近有学者开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制定创业计划占用了创业者本可以用来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创业活动的时间和资源,因而不利于创业和新企业的初期发展.本文基于现有相关文献对有关创业计划的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评介,构建了一个情境依赖型创业计划制定方式选择模型.鉴于绝大部分创业者既严重缺乏创业所需的资源又面临高度不确定的环境的现实,本文探讨了即兴发挥这种主张边计划边行动的新观点,并对未来的创业计划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0.
自奥地利学派著名学者Kirzner发现了创业警觉在自由市场均衡过程中所起的协调作用以来,心理学、创业学和组织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对创业警觉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创业和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而又持续的探讨,并且取得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成果。本文首先回顾了创业警觉研究的整体理论进展,然后梳理了注意力基础观、社会认知、创业行动和组织变革四个视角下的创业警觉研究演进脉络,最后小结了现有创业警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在我国创新创业战略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直接影响到创业成败,为此,文章以国内高校大学生为例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出发,发现创业者素质、学校相关政策、社会网络等因素对创业机会识别会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能为大学生对创业机会识别提供参考,帮助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家族社会资本与创业机会识别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家族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界定与分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考察了家族嵌入与家族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可供今后研究参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机会识别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跟创业者、机会类型、环境资源等都有关系。对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拓展与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解释机会识别过程,加深对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的理解,也对最终形成创业领域的研究范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现理论与创造理论是研究企业家(或创业者)创业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本文对这两种创业行为理论及其基本假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对比分析,并讨论了两者对创业行为,尤其是对创业决策、创业计划和创业融资这三种主要创业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意义.结果表明,这两种理论能内在一致地解释创业行为,但对上述三种行为影响创业者生产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的能力的机理却做出了不同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
创业过程中的企业家机会发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对创业机会的发现是创业过程的起点。本文通过对奥地利学派和行为学派关于企业家机会发现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在对机会发现的背景特征、企业家特性、机会发现的本质、风险倾向等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企业家机会发现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创业能力这一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先在梳理已有创业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界定的创业能力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构建了一个创业能力概念体系框架,然后在回顾创业能力研究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创业能力研究整合框架,最后在简要分析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对后续创业能力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机会识别与合约精神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中,要么关注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要么关注合约精神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这种只关注单一变量主效应的研究结论缺乏对现实创业绩效的解释力。该研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机会识别与合约精神的交互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机会识别与合约精神对声誉维度的交互效应并不显著,但对生存维度、成长维度的交互效应却十分显著。交互效应的发现有助于为有效地提升创业绩效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黄歌 《新西部(上)》2013,(10):51-51,39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成果:第一,对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中创业警觉性的重要作用的研究;第二,阐述了创业警觉性的内涵;第三,创业警觉性的维度和测量。为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论探究创业资源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从创业机会视角剖析资源——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问题,提出了创业资源——创业机会开发——新创企业成长的研究逻辑。对193个新创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证实: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是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因素,其它创业资源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对较弱;创业机会开发在创业资源与新创企业成长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甄别出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作用的资源,理论上,可以丰富资源基础理论;实践上,为新创企业更好利用创业资源开发创业机会,最终实现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案例分析了虚拟社群和创业机会、创业资源的关系,对于基于虚拟社群的创业,虚拟社群有助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并能够带来用户、内容、品牌等资源;对于利用虚拟社群的创业,虚拟社群帮助创业者检验、修正创业机会,并能够带来资金、生产、销售、营销、法律、审计等各种资源,并分别对两种不同的创业模式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