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P/EVA/纳米CaCO3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法,以两种混合方式制备了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纳米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3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的加入对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效果.两种不同混合方式最佳纳米CaCO3用量均为3%左右.采取先将PP与EVA共混挤出后再与纳米CaCO3进行混合挤出的两步法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
纳米CaCO3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红英  王国全  张华  陈建峰 《塑料工业》2002,30(4):23-24,32
采用熔融共混以及先混炼再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纳米CaO3及PP聚物(PPR)/SBS/纳CaCO3和合材料。通过SEM,T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CaCO3粒子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当CaCO3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8%,两种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8kJ/m^2和59.14kJ/m^2;CaCO3粒子在体系中能够达到纳米级分散。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观察证明材料的增韧是由于基体发生屈服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SBR/纳米CaCO3复合粒子(RPS)的制备及其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结果表明,高度交联的丁苯胶乳(DB—50)与纳米CaCO3浆液混合后喷雾干燥,得到一种具有类似“salami”结构的胶粉(RPS),纳米CaCO3粒子全部包藏在丁苯胶粉中。PP/RP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高于熔融共混物PP/DB—50ENP/纳米CaCO3,RPS对PP具有显著协同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纳米碳酸钙/玻纤/聚丙烯(纳米CaCO3/GF/PP)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复合材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及纳米CaCO3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具有增强增韧作用;采用稀土复合偶联剂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活化处理,添加适量增容剂,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添加3%的纳米CaCO3后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弹性体/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为增韧剂,以玻璃微珠(GB)、纳米CaCO3为增强剂,将传统弹性体增韧方法和新型纳米粒子增韧增强手段相结合,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POE/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测试了三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元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丙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牌号的聚丙烯(PP)与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了双螺杆挤出和密炼混合工艺及相容剂含量对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CaCO3在PP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不同牌号的PP均有增韧作用,对基材韧性较好的共聚PP增韧效果较显著.冲击强度提高了81%;双螺杆挤出和密炼混合均能使纳米CaCO3粒子在PP中达到较好的分散。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碳酸钙(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母粒,利用"二次开模"法注塑成型制得PP/PP-g-MAH/CaCO3复合微孔发泡材料。通过对不同形态的CaCO3粒子对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研究,讨论了CaCO3粒子在聚合物微孔发泡中的作用机理,分析了CaCO3粒子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CaCO3粒子的加入都能够显著降低聚丙烯的泡孔直径和增加泡孔密度;CaCO3粒子使聚丙烯的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低于未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的增韧剂(EPDM、HDPE、LDPE和SBS)对聚丙烯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EPDM含量为15%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较小,冲击强度比纯聚丙烯提高450%。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纳米CaCO3和EPDM并用对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含量6%的纳米CaCO3具有增强和增韧作用;纳米CaCO3与EPDM并用能协同增强聚丙烯;PP/EPDM/纳米CaCO3的质量比为74/20/6时,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纳米CaCO_3/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纳米级CaCO3 粒子的微观形态 ,以及纳米CaCO3/PVC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纳米CaCO3 加入量为 9质量份时 ,纳米CaCO3/PVC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 31 4kJ/m2 。纳米Ca CO3 对PVC共混体系具有显著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轻质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aCO3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轻质CaCO3的表面处理、含量及粒径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两大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对实验结果作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酯类偶联剂能很好地改善CaCO3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经表面处理后的超细轻质CaCO3(纳米级)所填充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明显优于普通轻质CaCO3(微米级);而且处理后的纳米级CaCO3在填充量为10%时对PP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高流动性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体系的形态,结果显示:纳米CaCO3和POE在PP/POE/nano-CaCO3中互相促进分布及均化。冲击试验结果表明:PP/POE/nano-CaCO3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较PP/POE、PP/nano-CaCO3和纯PP分别提高了65%,107%和178%。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显示:纳米CaCO3在PP/POE/nano-CaCO3中具有提高体系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性方法对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熔融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比较了用两种方法制备的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纳米CaCO3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0.73%时,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纯PP的2.2倍和2倍;两种方法中CaCO3均可达到纳米级分散;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韧性断裂比熔融共混法更为明显,且综合性能与共混法相近,并有工艺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双单体改性对纳米CaCO3/PP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界面改性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用DSC研究了在有、无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反应单体丙烯酸(AA)及苯乙烯(St)对PP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A改性纳米CaCO3/PP可使结晶温度提高;St改性使纳米CaCO3/PP的结晶温度降低,但在DCP存在下结晶温度反而提高。AA和St双单体改性使纳米CaCO3/PP的结晶温度明显降低,但加有DCP的双单体改性却使纳米CaCO3/PP的结晶温度大幅提高,说明双单体接枝物有促进纳米CaCO3表面成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纳米CaCO_3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CaCO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纳米CaCO3 在低含量下(0.5% ~5% )可以使聚丙烯冲击强度提高3~4 倍,同时保持其拉伸强度和刚度。通过对填充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观察及断口损伤分析证明了材料的增韧是由于基体发生了大面积屈服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纳米CaCO3/EPO/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变性能及纳米CaCO3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弹性体EPO对PP有很好的增韧效果,当EPO用量为4份时,PP从脆性断裂转变成韧性断裂;当EPO用量为10份时,PP复合材料的室温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在EPO/PP复合材料中加入纳米CaCO3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和MFR,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能;纳米CaCO3粒子在PP中达到了纳米级分散。  相似文献   

16.
纳米CaCO3对PET/M-POE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俊  杨伟  黄锐 《中国塑料》2005,19(2):16-21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M-PO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结合复合材料的室温缺口冲击断面扫描电镜照片、淬断刻蚀照片和宏观力学性能,分析了复合体系发生脆-韧转变对应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直接将M-POE、纳米CaCO3与PET熔融共混并不能起到协同增韧效果,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降低。纳米CaCO3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在复合体系中的微观分布不同,从而导致体系力学性能变化。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制得纳米CaCO3分布不同的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纳米CaCO3分布于PET基体中会引起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下降。而纳米CaCO3分布于弹性体中,即形成所谓的“沙袋结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还可降低橡胶用量。  相似文献   

17.
PP/SBS/纳米CaCO3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PP/SBS/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SBS分散相颗粒和纳米CaCO3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纳米CaCO3粒子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均得到提高。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纳米CaCO3粒子的加入使复合体系的熔体黏度增大,对弹性体SBS的分散起到剪切细化、均化的作用,从而起到协同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纳米CaCO3对聚丙烯(PP)的增强增韧作用,采用合理的成型工艺及设备,挤出成型了性能优越的发泡板材。详细研究了CaCO3粒子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CaCO3粒子的含量接近4%时(相对PP),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良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纳米粒子是否经过表面处理,只对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产生不同效果;微米CaCO3粒子含量小于5%时(相对PP),对板材的性能影响很小,但超过该含量后,板材的性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PP/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aCO3复合材料,然后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微米级和纳米级CaCO3的表面处理、含量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此影响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aCO3复合材料,然后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微米级和纳米级CaCO3的表面处理、含量对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此影响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