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p21WAF1/CIP1(简称p21)基因是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因子,在P53基因调控的G1关卡中发挥直接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显示p21基因第31密码子多态性与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肺癌、头颈部的鳞癌及宫颈腺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该基因的第31位密码子存在着多态性,即Ser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环磷酰胺(CP)和塞替哌(TEPA)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恶性转化株内BEAS-CP和BEAS-TE细胞p16和p15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技术.结果 BEAS-CP细胞p15基因的外显子1和外显子2都出现了异常带型.BEAS-TE细胞p16基因的外显子1及外显子2a出现了异常带型和迁移率滞后现象;p15基因外显子1的2条单链带之间出现异常条带.DNA序列分析发现BEAS-CP细胞的p15基因外显子1的182位有C的插入,206位有G的插入;外显子2的第308位密码子有C→T(TCC→TTC)转换(Ser→Phe),第327位密码子有T→A(AAT→AAA)颠换(Asn→Lys).BEAS-TE细胞的p16基因外显子2a的第125位密码子有G→A(CGC→CAC)转换(Arg→His).结论 p15基因在CP诱导BEAS-2B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TEPA诱导BEAS-2B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涉及了p16基因的失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川北部地区汉族人群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hOGG1)基因Ser326Cys位点多态性状况及其与该地区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与其他地区人群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i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四川北部地区肺癌患者125例和非肿瘤患者125例(对照组)hOGG1基因第326位点Ser/Cys基因型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发病危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Ser/Ser、Ser/Cys、Cys/Cy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2%、27.2%、57.6%,而对照组分别为32.0%、42.4%、25.6%。χ2检验显示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Ser/Ser基因型相比,携带Ser/Cys基因型者患肺癌风险增加(OR=1.351,95%CI=0.674~2.707,P=0.397),而携带Cys/Cys基因型者肺癌风险增加3倍(OR=4.737,95%CI=2.384~9.413,P=0.000)。结论 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可能与四川北部肺癌易感性有关,携带Cys/Cys基因型肺癌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王晓琴  杨志惠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37-2138
目的:探讨四川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RFLP检测123例宫颈癌病人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5例正常人群XRCC1 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分布及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rg194Trp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个体患宫颈癌风险相关,等位基因Trp可能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0R=1.617,95%CI=1.101~2.374,P<0.05),Arg280His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风险相关,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基因(h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择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并与72例性别比一致,平均年龄相差<5岁的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hOGG1c.326多态性.结果:病例组hOGG1c.326杂合型及突变(Ser/Cys Cys/Cys)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hOGG1c.326Ser/Cys Cys/Cys基因型个体较携带hOGG1c.326Ser/Ser基因型的个体患喉癌的风险升高了2.54倍.结论:hOGG1c.326(Ser/Cys或Cys/Cys)基因型可能是喉癌发病的风险因子,其可作为一种易感性分子标志物,对喉癌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Arg72Pro)对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治术后胃癌患者110例,采用5-FU为基础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p53 Arg72Pro基因多态.结果 Arg/Arg、Arg/Pro和Pro/Pro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7%、52.7%和24.5%.分别有55.5%和42.7%的患者出现复发和死亡.携带Pro/Pro基因型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53 Pro/Pro基因型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53 Arg72Pro基因多态是接受5-FU为基础方案辅助化疗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1和p27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分析110例女性NSCLC患者和124例女性健康对照人群p21基因3'非翻译区(3'UTR)和p27基因第109密码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p21基因突变型(C/T+T/T)频率在病例组(76.4%)显著高于对照组(56.5%)[(χ2=10.27,P=0.001)。携带T等位基因(C/T和T/T基因型)能显著增加这一人群NSCLC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2.60,95%CI(1.46,4.61)]。根据吸烟状况和年龄分层分析发现,p21基因突变型(C/T+T/T)频率在不吸烟病例组(86.0%)和≥50岁病例组(7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携带C/T和T/T基因型可显著增高不吸烟者和50岁以上人群的NSCLC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分别为4.95和2.68,95%CI分别为(2.36,10.40)和(1.41,5.08)]。p27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总体分布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也未显示出结果有差异性。对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显示p21和p27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21基因3'UTR多态性与该女性人群NSCLC发病风险有关,C/T、T/T基因型可能增加NSCLC发病风险,尤其对于不吸烟个体及50岁以上者其可能是NSCLC的发病危险因素。p27基因多态性与该女性人群NSCLC遗传易感性无关。p21和p27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外显子Ⅰ第54号密码子多态性与细菌性阴道病及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BV患者45例(BV组)、RBV患者25例(RBV组)及正常健康女性30例(对照组)的宫颈阴道灌洗液,采用ELISA法测定宫颈阴道灌洗液中的MBL浓度;采用多聚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MBL基因外显子Ⅰ第54号密码子多态性分析。结果 BV组MBL浓度[(8.95±1.4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79±1.98)ng/mL],RBV组MBL浓度[(2.88±1.54)ng/m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V组基因突变率为31.11%(14/45),RBV组突变率为84.00%(21/25),对照组突变率为10.34%(3/29)。BV组该位点的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RBV组该位点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上皮细胞MBL基因外显子Ⅰ第54号密码子突变以及可能由其导致的阴道局部MBL浓度降低可能是RBV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女性人群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与HPV16相关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PCR检测证实HPV16阳性的宫颈病变病例228例。其中病理证实为宫颈浸润癌的156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炎72例为对照组。用直接PCR法检测新鲜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基因型在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情况,分析p53codon72基因多态性与HPV16阳性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样本均成功检测出p53codon72基因型。Pro/Pro、Arg/Pro、Arg/Arg在HPV阳性宫颈癌样本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2.2%、47.2%、30.6%;在对照组中的比例分别为32.7%、53.2%、14.1%。两组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p53codon72Arg/Arg基因型在HPV16阳性宫颈癌样本检出率明显高于在HPV16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炎组中的检出率(P=0.004,OR=2.680)。结论p53codon72Arg/Arg基因型是湖北地区汉族女性发生HPV16相关宫颈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不典型增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Bcl-2及p21WAF1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1例乳腺不典型增生中p21WAF1、Bcl-2及PCNA的表达,TUNA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 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比,PCNA表达较弱,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并且p21WAF1表达增强,而Bcl-2表达减弱,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率与p21WAF1表达呈正相关(r=0.70,P<0.05),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5).结论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p21WAF1及Bcl-2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