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C/S模式的火电机组耗差分析系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火电厂现有的信息资源,开发了Client/Server模式下的火电机组耗差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学模型和模块化思想,具有在线计算准确性高、运行维护方便、节约火电厂计算机资源等优点。该系统实现了热力试验的自动进行,这就极大地减少了火电厂用于热力试验方面的开支。实践表明,该系统的投运能为现场运行人员提供一个明确的运行调整方向,以确保机组始终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2.
不同容量的火电机组,其热经济性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不同。文中基于热力系统筒捷计算理论,以内蒙古某电厂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热经济指标(汽耗量、汽耗率、热耗率、标准煤耗率、全年标准煤耗量)进行了计算,可为热力系统优化运行方式及机组热经济性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汽轮机组无除氧器热力系统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和湄洲湾电厂引起的二台法国Gec-Alstom公司生产的362MW汽轮机设备之无除氧器热力系统技术,并就热力系统中配置常规除氧器和无除氧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4.
直接空冷(以下简称ACC)机组在夏季高温时段背压升高,不能满负荷运行,需采用尖峰冷却技术降低背压。基于此,提出零水耗、近零传热端差的间接空气尖峰冷却技术,以某电厂660直接空冷机组为对象,对其加装间接空气冷却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间接空气冷却系统机组全年背压降低3.01~7.2 kPa,折算全年平均煤耗降低4.7 g/kWh,实现了尖峰冷却目的。  相似文献   

5.
电厂热经济性计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依据质能守恒原理引入的热平衡结构矩阵计算方法,对电厂热力系统的经济性作计算分析,分析了几种不同影响因素对机组供电煤耗的影响,指出工质参数基准的确定。通过对与循环函数的比较,以及不同容量机组经济性计算结果的数据分析,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发电厂机组几个小指标耗差分析计算表。  相似文献   

6.
在耗差分析和等效焓降法的理论基础上,分别对火电厂中锅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及回热系统中各主要参数建立了耗差分析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电厂300MW机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耗差计算,其结果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厂热力系统矩阵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电厂热力系统常规热平衡法为基础,对不同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电厂热力系统矩阵计算法。矩阵法的最大特点是通用性强、计算简单、速度快,适用于所有凝汽式机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IMMS,采用过程仿真和热力系统分析方法,以及模块化的建模思路,开发了一种新的凝汽器污垢在线监测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调试维护方便,通用性好,较好地实现了电厂凝汽器污垢的在线监测,为现场凝汽器的优化除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已经日显重要。回热系统作为电厂热力系统中的主要系统之一,它对全厂的经济运行产生着很大影响,因此,回热系统经济性分析是电厂节能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以某热电厂机组的回热系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系统的单元划分方法和通用的单元炯分析控制体模型,导出了通用的性能评价指标计算式,以实际计算说明了基于单元炯分析模型的节能潜力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以找出系统能量损失的关键部位,为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提供一条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厂热力系统矩阵分析法的改进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电厂热力系统热平衡串联解法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完整的矩阵表达的热平衡方程式,并指出其中各项与系统结构的对应关系。把电厂热力系统视为与辅助汽水系统的叠加,这种叠加在数学上表现为热平衡矩阵式中的各矩阵项之和,同时对各系统结构矩阵及其元素代表的物理意义给予了详细的阐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基础油和加剂油实测放热规律的对比,就自行研制的c-RONO2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机着火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十六烷值改进剂能加速柴油的氧化过程,缩短着火滞燃期,使预混合燃烧期和扩散燃烧期的放热百分经得到合理分配,从而改善了柴油机的着火和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CAPP权限管理器的二次开发简要过程,同时为CAPP功能的改进提供了一条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加热条件下泰勒模式液膜射流破碎的模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对具有温度梯度的粘性液膜射流模型所对应的色散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利用所得到的结果,研究了加热条件下泰勒模式粘性液膜射流破碎的模式特征以及无量纲Weber数、密度比、Marangoni数和Ohnesorge数对不同模式特征液膜射流的最大扰动增长率、占优波数和截止波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依照不同的物理条件,液膜射流的破碎会呈现出由对称模式和反对称模式共同控制或分别控制的模式特征来。  相似文献   

14.
袁静蔚 《电力与能源》2012,(1):65-67,71
"十一五"期间,上海南汇地区先后建造了35kV南汇风电场、110kV东海大桥风电场和35kV临港新城风电场。通过对南汇地区3个风电场的建设回顾,比较了风电场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分析了风电场的并网操作和低电压穿越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待改进的技术措施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Effective control of mode transi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dual‐mode scramjet. In this study, a 3‐dimensional 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model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quivalence ratio, inflow temperature, and pilot hydrogen on transient process of mode transition in a dual‐mode scramjet combustor. The isolator entrance Mach number was 2.5, and the fuel of vaporized kerosene was used in the combustor with pilot hydrog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mode transition from ram mode to scram mode induced by reducing the equivalence ratio of kerosen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high‐pressure zone around the kerosene injector was the sign of approaching the achievement of mode transition.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shock train moved downstream and the strength of shock train wa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release zone transformed from scattered along the combustor to being concentrated in the cavity. Then, the opposite process was studied when the inflow temperature was reduced from 1750 to 1000 K while the equivalence ratio was kept the same. The thickness of shear layers originated from the fuel injecto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tering the amount of pilot hydrogen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flow field in the combustor. It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pilot hydrogen could shield the kerosene vapor entering into the high‐temperature zone in the cavity and hindered the formation of concentrated heat release. Thus, the overall heat release became more dispersed.  相似文献   

16.
液体燃料射流破碎机理研究中的时间模式与空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分析了液体燃料射流在分别采用时间模式与空间模式两种方法下液体表面扰动波的波数、频率及最大扰动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两种模式下液体射流结构特征的差别。应用基于粘性液体射流射入气体介质中的物理模型,计算分析了 Re 数、 We 数和密度比 Q对时间模式与空间模式差值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时间模式或空间模式并不改变液体射流各阶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We 数和 Q是影响时间模式与空间模式差值的主要因素,而 Re 数影响不大。在一定条件下,时间模式与空间模式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产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生物质光合产氢和发酵产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利用生物质产氢技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评述了把生物质产氢与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应用可能性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对供热机节能增效途径进行论述,分析了目前供热机的优缺点,从而提出"NCB"新型供热机.通过与原300MW抽-凝供热机比较,证明"NCB"新型供热机在供热能力和节能效益两方面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国内主流的低NOx 燃烧技术 ,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对加热条件下粘性液膜射流模型所对应的色散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利用得到的计算结果研究了加热条件下无量纲数对液膜射流破碎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对称模式下,当We·Q<1时,液膜破碎处于大尺度模式,反之则处于小尺度模式;在对称模式下,当We·Q<1且Ma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