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近年来采用杏丁液合脑组织液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在 60例中 ,男性 41例 ,女性 19例 ;年龄 42~ 49岁 5例 ,5 0~ 65岁 2 4例 ,65岁以上者 3 1例 ;病程最长者 2年 ,最短者1天。诊断参照 1988年全国中风会议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本组 60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定性。2 治疗方法将杏丁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脑组织液 10ml加入 5 %葡萄糖液 2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2 0天为 1疗程。治疗期间一律停用其它药物。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治愈 :临床…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64例患儿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9岁,其中毛岁以下38例,4岁~8岁26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2年,症状除厌食生症外,伴有面色萎黄者30例,伴肌肉消瘦者12例,伴烦躁多汗者15例,伴少气乏力者6例,大便偶有不减化食物残渣或风沫者5例,舌边尖红老10例。2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柴胡6g~15g,枳实6g~9g,白芍9g~15g,半夏5g~12g,炙甘草5g~12g,生牡蛎10g~18g,内金8g~12g,生姜5g~10g,大枣5枚为引。每日1剂,煎沸10Ynin,4岁以下,每隔Zh喂1次,每次20ml~10(ha;4岁以上每日服5次,每次50ml~300ml,1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本组68例。年龄20岁~30岁15例,30岁~45岁39例;45岁以上14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2年余。证型有炎性包块37例,有炎性积液22例,有慢性炎症9例。2治疗方法神灯(TDPEH-41)照射下腹部,每次3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间歇2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神灯照射期间服用汤药。药用金银花25g,连翘25g,蒲公英20g,当归20g,川芎25g,三棱15g,莪术15g,元胡Z0g,木香20g,白芍15g,甘草10g。上方加水1000ml,煎煮30分钟,取汁300ml,每次100ml,每日3次口服,1日1剂。3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神灯照射1个疗程,服药10天…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99年起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2~73岁;发病时间最长6天,最短2小时。全部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风病”诊断标准,并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 2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治疗方法为用5%葡萄糖针250ml+脑活素针20ml,5%葡萄糖针250ml+清开灵针60ml,葡萄糖盐水针250ml+维脑路通针0.6各静滴,每日1次。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2周。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片3粒,每日3次,疗程为2周。……  相似文献   

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肾炎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3年~1998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肾炎9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98例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最大16岁,最小4岁;发病3天以内来诊者66例;3~7天来诊者28例;1周后来诊者4例。本组病例均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医内科水肿病诊断标准为依据。主要症状:面目浮肿,神疲乏力,尿少。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疗方法基本方:麻黄3~8g,连翘5~10g,赤小豆30g,土茯苓10~20g,大腹皮10~20g,防风5~10g,蝉衣5~10g,鲜茅根30g,甘草5g。每日1剂,加水400ml,煎至100~20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200ml…  相似文献   

6.
龟炎洗剂治疗龟头炎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龟头炎指龟头和包皮及其粘膜的炎症,是男科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可损伤尿道,引起尿道狭窄,形成排尿困难。笔者运用自拟龟炎洗剂治疗龟头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符合《实用中医外科学》所载的诊断标准。年龄6~60岁,其中6~20岁者18例;21~30岁者27例;31~40岁者21例;41~50岁者12例;51岁以上者8例。病程2天~1年,其中2天~10天者35例;11天~20天者19例;21天~30天者15例;31天~40天者8例;41~50天者6例;51天~60天者2例;60天以上者1例。治疗方法龟炎洗剂由土茯苓30g、苦参30g、蛇床子15g、黄柏12g、荆芥10g、苍术1…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38例。年龄16~89岁,平均59.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0年。本组均符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胆石症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药用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金钱草30g,鸡内金10g,郁金10g,虎杖15g,大黄10g,(后入),茯苓15g,白术10g,青、陈皮各6g,甘草5g。若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元胡;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黄疸者加茵陈、海金沙;便秘者加芒硝。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冲洗大便集结石标本。3治疗效果根据《实用中医消化病学》胆石症的疗效标准判定。结果临床治愈12例,…  相似文献   

8.
胆道蛔虫病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病,是由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常以剧烈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恶寒而就诊。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0例,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共50例,均为门诊观察室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15岁以下者15例,16~35岁者30例,36~45岁者5例;发病后第1天就诊者10例,第2天就诊者20例,第3天就诊者15例,第4天就诊者5例;平均发病25天,初次发病35例,反复发作者15例。2治疗方法2.l中药治疗用马梅丸加减;马梅15g川椒159予姜10g附片6g桂枝6g细辛3g黄连…  相似文献   

9.
炙甘草汤治小儿汗证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3岁~7岁21例,8岁~12岁11例;自汗者14例,盗汗者7例,两者均有者11例;病程3天~5天者8例.6天~10天者19例,10天以上者5例.2治疗方法基本处方:炙甘草sg,大枣3枚,阿胶sg,人参Zg(党参6g),生地109,桂技3g,麦冬6g,麻仁sg,鲜生姜3片。以上为7岁小儿量,临床可随年龄大小增减药量.对表座明显、记汗不止者,可加生黄茂sg。每日1剂,水效分3次服。5岁以下儿童每日可眼5次。3治疗红果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1988年10月颁布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果32例全部治愈.其中服…  相似文献   

10.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上较为难治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加味连理汤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3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技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9岁,20岁以下者2例,ZI~4O岁者ZO例,41~50岁者10例,sl岁以上者3例;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半年;所有病例均经大便常规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2治疗方法2.1内服方连理汤加味:炮姜10g人参IOg白术15g炙甘草sg获善209黄连IOg鸡内金10g麦芽209摈榔IOg酒大黄109。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久泄及肾…  相似文献   

11.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7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冠亚 《国医论坛》1995,10(3):10-10
1临床资料本组75例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2岁~20岁14例,21岁~30岁32例,31岁~40岁15例,41岁~50岁7例,51岁~60岁3例,61岁~78岁4例;发病时间最短1周.最长11年;其中甲型肝炎46例,乙型肝炎27例,丙型肝炎2例;临床分型属急性者50例,慢性者15例,重型者4例,淤胆型者6例。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全国第六届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治疗方法茵陈五苓散加味方药物组成:茵陈20g~30g,白术10g~20g,泽泻10g~20g,猪苓109~209.裁等109~209,桂枝sg~sg,红藤209~309,泽兰109~209,赤苟209~309,秦文1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采用加味理中汤治疗慢性腹泻8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56例,女性32例;年龄16~64岁;病程5个月~18年。均符合1978年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经化验、纤维结肠镜确诊。治疗方法加味理中汤由炒白术10~20g、干姜6~12G、党参10~20g、煨肉蔻10~15g、莲子6~10g、英实10~20g、炙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加减:肝部气滞者合用痛泻要方或酌柴胡、香附;肾阳亏虚者合用乌梅丸或加黄连;中气下陷者加煨葛根、升麻;湿盛者合用胃苓汤;脾胃气虚者加参苓白术…  相似文献   

13.
1一般资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中医内外妇儿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依据,以发热、咳喘、气急、鼻煽为主证,结合胸片、血象及肺部听诊为客观指标。本组治疗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5月~3岁,病程2~5天。2治疗方法2.1中药灌肠:其方药组成为麻黄3g、石膏15g、杏仁1g、桔梗9g、甘草3g、银花12g、桑白皮10g、胆星9g、芮子6g、紫苑9g,每日1剂,将上药煎至100ml,分早、中、晚各1次保留灌肠。灌人量:大于1岁每次25~30ml,小于1岁.每次15~20ml。药液温度以38~39℃为宜。2.2西药:青霉素40万U~80万U肌注每日2次,或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年龄最大者14岁.最小者1岁。男35例,女15例。病程以发病在24h以内治疗者为统计对象。以上病例均在本院或院外确诊。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全部为门诊病人。病程均在24b之内;就诊期间停用其它一切药物,采用自拟解表透湿场治疗.随证加减.本方由藿香、青葱、防风各6g,板蓝根、黄芩、完活各9g,金银花12g等组成。上药加水至200ml,前至100tnl.1岁左右者每次10ml,2~5岁者每次20ml,5岁以上者30ml,3次/d,服药过程中忌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咳重者加杏仁9g.枇杷叶10g;热宝者加石膏20g,寒水石15g;…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本组57例均为2009-01~2010-12本院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年龄17~40岁,平均28.5岁;病程1~30天,平均12天。2治疗方法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桃仁20g,桂枝、炙甘草各15g,芒硝6g,车前子、滑石、双花各10g。排尿困难者加王不留行20g、泽泻15g;血尿者加大蓟或小蓟10g、地榆15g。  相似文献   

16.
1995年4月~1996年5月,我科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5例,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24例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89例成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随机分为两组:脉络宁治疗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44岁;病程5天~385天,平均120天;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例。丹参注射液对照组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0岁~72岁,平均42岁;病程20天~380天,平均128天;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  相似文献   

17.
<正> 笔者用自拟芎蝎汤治疗血管性头痛,自1973年以来治疗178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144例;年龄12岁~30岁46例,31岁~50岁104例,51~83岁27例;全部病例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9月第7版《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川芎30g,蔓荆子20g,全蝎10g,红花15g,葛根30g,龙胆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可日服1剂半或2剂,或加蜈蚣9g;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0g,生姜10g;伴头昏头晕者加制首乌15g,枸杞子30g。5天为1疗  相似文献   

18.
李淑珍 《国医论坛》1997,12(5):41-41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血净饮治疗崩漏168例,总有效率95%,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68例均系门诊病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56岁,以35岁~50岁者居多,占65%,35岁以下者占33%。出血时间在30天以上者20例,出血时间在20天~29天之间者53例,出血时间在10天~19天之间者95例。出血分类:功能性子宫出血108例,上环引起出血者31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引起出血者29例。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茜草12g,乌贼骨30g,龙骨15g,牡蛎30g。醋白芍20g,山萸肉12g,黑地榆10g,白术15g,三七参8g(研面冲眼).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重黄芪…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本级5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35例;20岁~30岁10例,31岁~40岁35例,41岁~50岁10冽;病程3天~10天10例,11天~30天12例,31天以上33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炎。2治疗方法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柴胡、元胡、陈皮、白术。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可连眼1个~3个疗程。嘱远辛辣生冷肥腻之品,适寒温,调清志。若院腹胀满甚者可加快壳10g,厚朴6g,大便请泄者加意扶仁209。3治疗效果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B越复查胆囊形态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B超复查肿囊形态明显改善;好转:症状及…  相似文献   

20.
张红红 《河北中医》1998,20(1):17-17
我们自拟健脾补肾益心汤治疗老年低血压5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60~65岁20例,66~70岁16例,71~75岁10例,76~78岁4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其中1年以内者20例;病人治疗前血压均在12/8kPa以下.临床症见眩晕、晕厥、心悸、乏力、气短、记忆力减退等,常反复发作,且多数患者有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等病史.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人参15g,五味子12g,黄芪15g,白术10g,熟地黄20g,枸杞子15g,桂枝10g,升麻5g,柴胡5g,大枣10枚,炙甘草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14天为一个疗程.2,2 加减 血虚明显者加当归;心悸、失眠重者加酸枣仁;腰酸痛者加川续断;兼目眩者加天麻、菊花;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黄柏.2.3 禁忌 郁怒、寒冷、烟酒、劳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