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2例(T2DM组)及正常对照164例(NC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NC组APN水平为(6.89±5.30)mg/L,较汉族人群低,T2DM组为(5.48±4.04)mg/L;T2DM组与NC组AP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T2DM组APN与FPG、TC、FIns、LDL-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Ⅰ的多态性与T2DM及其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提取全血DNA,PCR扩增VDR基因,FokⅠ酶切扩增产物,检测大连地区T2DM合并AS者(AS组),DM非AS者(non-AS组)及健康对照者(NC组)的基因型。应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VDR基因变异对T2DM及合并AS的影响。结果(1)VDR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各基因型在T2DM组和NC组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AS组和non-AS组VDR基因FokⅠ酶切各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3)VDR等位基因f与T2DM呈显著正相关,等位基因F与T2DM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大连地区的汉族人群中,VDR基因FokⅠ的多态性与T2DM相关,而与T2DM合并AS无关。等位基因f是T2DM的易感基因,而等位基因F对T2DM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B(ACC-β)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PCR的方法对上海地区438例T2DM患者及328名正常对照者(NC)ACC-β基因的2个SNP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1)ACC-β基因16号内含子区存在SNP位点116/73C>T,T2DM组和NC组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且CC型+CT型与TT型的分组比较在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2)ACC-B基因16号内含子区还存在另-SNP位点:116/288A〉G,T2DM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N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上海地区的汉族人群中,ACC-β基因可能是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其16号内含子区的116/73C>T多态性(rs2268393)可能与T2DM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观察新诊T2DM患者(n=161)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多因素干预1年后hsC-RP(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变化。结果亚临床AS组基线hsC-RP高于无AS组[1.34(O、09~6、43)mg/Lus0.56(0.04~7.84)mg/L,P〈0.05];干预1年无AS组hsC—RP较基础值降低(P〈0.01),亚临床As组无此改变。hsC—RP处于上四分位数区间组亚临床AS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30.0%vs10.0%、11.1%及9.8%,P=0.029)。结论轻度升高的hsC-RP能在多因素干预条件下预测新诊T2DM亚临床AS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浓度,同时观察罗格列酮(RSG)对血清RBP-4的影响。方法17例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无效的非肥胖T2DM患者(DM组)加用RSG(4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游离脂肪酸、高敏C反应蛋白、HbA1c及腹部脂肪分布。正常对照(NC)组(23例)与DM组性别、年龄及BMI相匹配。两组均测定血清RBP-4、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结果(1)DM组RBP-4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DM组治疗前后RBP-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多元回归发现,TG(P=0.021)、2hPG(P=0.013)是血清RBP-4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1)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明显增多,且高水平RBP-4与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2)短期RSG治疗未明显降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酮症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酮症患者(酮症组)52例,无酮症患者(非酮症组)58例;另选健康个体54例为正常对照(NC)组。分别测身高、体重、空腹血清APN、血糖、HbA1c、血脂。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酮症组APN水平明显低于非酮症组(P〈0.01)。血清APN水平与HbA1c、T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酮症组患者酮症纠正后APN水平与非酮症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酮症期间APN水平明显降低,酮症纠正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硫氧还蛋白(TRX)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糖尿病(DM)和替米沙坦干预(TM)组。DM组和TM组大鼠高脂高糖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构建2型糖尿病(T2DM)模型,TM组予替米沙坦10mg·kg^-1·d^-1干预,8周后测定血浆生化指标、胰岛中胰岛素、TRX和TXNIP的表达。结果DM组和TM组空腹血糖、丙二醛以及胰岛中TXNIP水平均较NC组高(P〈0.05),TM组血糖与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M组上述其余指标水平较DM组低(P〈0.05);DM组和TM组空腹胰岛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胰岛中胰岛素和TRX水平低于NC组(P〈0.05),但TM组高于DM组(P〈O.05)。结论T2DM大鼠胰岛TRX表达较正常大鼠降低,而TX—NIP升高;氧化应激水平和低胰岛素血症的改善可能与替米沙坦干预了这种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和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分为T2DM-AS组(n=28)和T2DM-无AS组(n=37),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HCMV抗体IgM和IgG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单核细胞TLR4 mRNA和锌指蛋白(A20)mRNA的变化,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T2DM患者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性别、冠心病史、脑梗死史及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史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AS组年龄、病程及高血压例数显著高于T2DM-无AS组(P<0.05);T2DM-AS组、T2DM-无AS组与对照组HCMV-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AS组HCMV-Ig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T2DM-无AS组(P<0.05),T2DM-无AS组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关系。方法将317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和DR组,并选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NC)组。采用PCR技术扩增Hp1和Hp2特异的目的片段,分析Hp基因型及糖尿病(DM)病程、尿白蛋白(UAlb)等生化指标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DR组和NC组间Hp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和24h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Hp可能与DR无相关性。结论Hp基因多态性可能与DR无相关性,而DM病程和24h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胰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初诊胰源性糖尿病(T3C DM组)、1型糖尿病(T1DM组)、2型糖尿病(T2DM组)各22例,比较各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生化指标以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结果 与T1DM组比较,T3C DM组初诊年龄更大,BMI、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多饮、多尿、多食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比例更低,大血管并发症比例更高,初诊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维生素D水平和使用胰岛素治疗比例更低,胰岛功能相对较好(P均<0.05);而两组在性别构成、体质量减轻、低血糖、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尿酸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T2DM组比较,T3C DM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更低,胰岛功能相对较差(P均<0.05);而两组在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维生素D、使用胰岛素治疗比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胰源性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比较,临床特点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年龄更大,BMI、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多饮、多尿、多食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汉族人群中脂联素受体1(AdipoR1)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结合测序方法对西安地区100例T2DM患者(T2DM组)及84名正常对照者(NC组)AdipoRl基因的两个SNP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AdipoR1基因SNP-106A/G、SNP 5843A/G在DM组与NC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dipoR1基因5843G/G型T2DM患者的诊断年龄明显早于A/A型+A/G型。结论在西安地区的汉族人群中,AdipoR1基因-106A/G、5843A/G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T2DM的发病无关。携带5843G/G基因型的T2DM患者发病年龄较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与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之问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76例T2DM患者[无DR(NDR)组27例、非增殖型DR(NPDR)组28例、增殖型DR(PDR)组21例],和35例正常对照(Nc)者的APN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APN浓度;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T2DM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PDR组APN浓度明显低于NDR和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血清APN浓度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TG、LDL-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3)SNP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NDR、NPDR、PDR组和NC组三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三种基因型的血清AP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APN在DR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且与DR的严重度相关;而APN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与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D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正常人(NC)80例、单纯肥胖(Ob)67例、T2DM77例、伴肥胖的T2DM(Ob DM)102例,测定其血清抵抗素、真胰岛素、胰岛素原、胰升糖素、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等水平,记录身高、体重等。结果四组抵抗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也无相关性(P>0.05);在Ob、DM及Ob DM组抵抗素与TC呈正相关(r=0.35,0.33,0.38,P<0.05);在Ob及Ob DM组抵抗素与腰臀比呈正相关(r=0.36,0.27,P<0.05);在Ob组抵抗素与PI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抵抗素与T2DM无相关性,但可能影响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绝经年龄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郑州市区及其周边≥40岁女性人群进行随机调查,共计986人,其中356名无糖尿病女性为正常对照组(NC)、143例于绝经前诊断的T2DM患者为A1组及487例绝经后诊断的T2DM患者为A2组.问卷内容包括家族人员构成、既往病史、服药史、吸烟饮酒史、体力活动、睡眠时间、情绪、月经生育史、哺乳时间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 '检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绝经年龄的影响.结果 A1组绝经年龄明显高于NC组[分别为(51±3)比(49±4)岁,t=-5.776,P<0.05];A2组绝经年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4)比(49±4)岁,t=0.48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绝经年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否患T2DM对一般人群绝经年龄影响最大(偏回归系数=0.339,P<0.05),糖尿病病程对绝经前患病的T2DM患者绝经年龄影响最大(偏回归系数=0.442,P<0.05).结论 女性T2DM患者绝经年龄延迟,其绝经年龄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网膜素1(Omentin-1)水平检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V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海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和超声科2020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检查的老年T2DM患者250例,根据是否合并LEVD分为T2DM组(n=118)和T2DM-LEVD组(n=132);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0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列入正常组(NC组)。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双下肢血流动力学、斑块形成率、足背动脉狭窄率;并采集血样测定血清hs-CRP和Omentin-1水平,比较三组上述指标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2DM-LEVD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Omentin-1检测对T2DM-LEVD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三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T2DM-LEVD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尿素氮(BUN)水平高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高于NC组;T2DM-LEVD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白蛋白(ALB)水平低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低于NC组(P<0.05)。T2DM-LEVD组的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低于NC组;T2DM-LEVD组的斑块形成率和足背动脉狭窄率高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高于NC组(P<0.05);T2DM-LEVD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高于NC组;T2DM-LEVD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低于N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FPG、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hs-CRP、Omentin-1均为影响T2DM-LEVD发生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hs-CRP、Omentin-1联合诊断T2DM-LEVD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任一单项效能(P<0.0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和Omentin-1水平检测对老年T2DM合并LEV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和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24例健康对照(NC)、28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LADA一级亲属、14例羧基肽酶H抗体(CPH—Ab)阳性LADA一级亲属,15例T2DM一级亲属行纳格列奈-OGTT,比较其反映B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 ①GAD-Ab阳性LADA一级亲属的胰岛素释放峰值、30min时的△I/△G、IRR、MVI、AUCIns较NC组降低(P〈0.05~0.01);其HOMA—IR高于NC组(P〈0.05);②T2DM一级亲属组的HOMA—IR高于NC组(P〈0.05);③LADA一级亲属组中抗体阳性者的胰岛素释放峰值、30min时的△I/△G、IRR及MVI较阴性者降低更明显;后者的HOMA—IR大于NC组(P〈0.05)。结论 LADA一级亲属存在明显的早期相胰岛分泌与储备功能减退及IR,其中抗体阳性者以胰岛分泌功能缺陷为主伴IR,抗体阴性者以IR为主伴胰岛分泌功能缺陷;T2DM一级亲属存在明显的IR。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LADA组24例,经典1型糖尿病(T1DM)18例,健康对照(NC)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三组入选者T细胞表面分子CD4、CD8,以百分比表示各表面分子阳性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测空腹C肽(FC-P)和糖负荷后2h C肽(2hC-P)。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应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结果LADA与T1DM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NC组(P〈0.01),LADA与TIDM对比无统计学差异。CD4^+T细胞与反映胰岛功能2hC-P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参与并介导了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LAD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遵义地区人群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基因(hsl)第6内含子(i6)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247例中国遵义地区人群hsli6多态性,其中T2DM患者130例,正常对照(NC)117名。结果hsl i6等位基因5、9在T2DM组和NC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义地区正常糖耐量人群与T2DM人群之间hsli6第5、第9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可能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陈燕  陆帅  黄慧  邢寅 《山东医药》2010,50(33):81-8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的代谢状况。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DM组)、一级亲属糖耐量异常者(IGR组)、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NGT组)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人群(NC组)的代谢指标。结果 DM组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IGR组高于NGT组及NC组(P〈0.05);NGT组收缩压、腰围、臀围、腰臀比、总胆固醇显著低于DM组及IGR组,NGT组、NC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显著低于IGR组(P〈0.05);NGT组及NC组0、120 min血糖均显著低于DM组、IGR组(P〈0.05),NGT组血糖较NC组有增高趋势,但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而DM组及NGT组高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NC组(P〈0.05);HDL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17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存在着早期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关系。方法418例T2DM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另选取100名性别构成、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NC)组。采用PCR技术扩增Hp1和Hp2特异目的片段,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Hp分型,分析Hp多态性及各项临床指标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NPDR组与PDR组两两组间,T2DM组与NC组间,H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SBP、TC、24h尿白蛋白(24h 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p与DR发病无关。结论Hp多态性与天津地区DR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