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毛细管电泳迁移重复性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磊  陈农  张玉奎 《色谱》1993,11(4):207-209
 〕本文考察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在强酸和强碱两种条件下分离二肽混和物的重复性,并且提出了采用相对迁移时间这一参数评估毛细管电泳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陈农  王磊  张玉奎  卢佩章 《化学学报》1993,51(7):697-701
本文考察了影响二肽类组分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上迁移时间重复性的因素,提出了采用相对指标来作为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定性的依据,并考察了电流以及柱温对迁移时间和相对迁移时间的影响,发现在恒压lgt~m与T^-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从迁移时间的基本方程定量地解释了上述的变化规律.本文还发现,采用相对迁移时间指标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操作电流以及柱温对迁移时间所引起的波动,是毛细管区带电泳的一个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毛细管区带电泳中蛋白质的吸附及解决办法,内容包括吸附的原因,通过缓冲溶液组成的变化、通过毛细管内壁改性、通过附加电场等方法降低吸附。对毛细管内壁电荷密度等方法降低吸附。尤其对毛细管内壁改性方法,改性对电渗流及分离效率的影响,改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何金兰 《化学通报》2000,63(6):53-58
无电渗流毛细管电泳是毛细管电泳的一种新技术。本文对基产生条件及其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与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中的分离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涂层柱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康经武  陆豪杰  欧庆瑜 《色谱》1998,16(1):26-29
毛细管电泳涂层柱是解决蛋白质在毛细管壁吸附的最有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涂层柱的几种制作方法,指出了毛细管电泳涂层柱(包括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发展趋势,39篇。  相似文献   

6.
电泳和层析一直是研究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方法。毛细管电泳除了具备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外,以其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及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在近几年内成为蛋白质、多肽乃至其它生物分子分离分析的一项崭新且重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以其高效、快速、微量的特点,在火炸药分析领域被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本文从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电色谱、芯片毛细管电泳、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这五种毛细管电泳的模式出发,结合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毛细管电泳在火炸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进行了对比。然后,从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不同免疫模式和不同电泳模式两方面以及技术进展,对近几年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多个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中的毛细管区段灌注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永光  夏之宁 《化学通报》2004,67(8):594-598
毛细管区段灌注是一种随手性毛细管电泳、亲和毛细管电泳和胶束电动力色谱-质谱发展而产生的实验技术。由于它能消除采用以上方法时遇到的缓冲溶液对检测的影响。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区段灌注技术的原理,区段灌注技术在手性毛细管电泳、亲和毛细管电泳和胶束电动力色谱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区段灌注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本文还对由区段灌注技术发展而来的逆流毛细管电泳、液相预柱毛细管电泳、多步配体进样等实验技术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0.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及其制作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是一个新兴的微量分析装置,它具有高效、快速、度样用量少、节约药品等优点。文章回顾了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的历史,介绍了毛细管电泳芯片在原材料、制作方法、表征、进样、分离、检测等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毛细管电泳芯片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非水溶液毛细管电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荣英  辛慧君 《分析化学》1997,25(10):1228-1231
评述了非水溶液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及发展,对非水溶液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情况作了简要叙述,有机试剂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加入,扩大了分析物质的范围,以纯有机试剂作电泳介质,具有许多水溶液毛细管电不能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孙毓庆  孙国祥  金郁 《色谱》2008,26(2):160-165
以作者多年从事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及其指纹图谱对中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实验条件的优化方法、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连翘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国祥  慕善学  侯志飞  孙毓庆 《色谱》2006,24(2):196-200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75 mmol/L硼砂溶液(用0.1 m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 9.7)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14 kV,检测波长228 nm,重力进样15 s(高度9 cm),建立了连翘药材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将10个不同产地的连翘药材进行比较,按各电泳峰共有率fi≥70%作为选择电泳指纹峰的依据,确定连翘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峰为29个。在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指纹峰的相对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相对峰面积的RSD约为2%~15%。10个产地的连翘药材的CEFP与其对照CEFP的相似度均不低于0.94。同时,采用指纹图谱信息量指数I和相对信息量指数Ir评价了10个产地连翘药材的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4.
α-干扰素的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两维分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亲和色谱/反相色谱、亲和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凝胶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两维系统, 对白细胞提取液中的α-干扰素进行分离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充分肯定了亲和色谱/毛细管电泳联用在蛋白质类药物制备纯化中的显著作用,以及毛细管电泳作为此类药物分析工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注射是一种高效进样及在线溶液处理手段。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分离效率、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但传统的毛细管电泳间歇式进样方式效率低且难用于过程分析,将流动注射进样技术与毛细管电泳结合,既弥补了毛细管电泳的进样缺陷,又可兼具两者的优点。有关两种技术的联用一直都在探索之中。文中对近年流动注射一毛细管电泳联用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电泳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的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东星  许鹏翔 《分析化学》1998,26(4):378-382
研究了毛细管电泳与火焰光度检测器的联用技术及其应用。有机磷农药经毛细管电泳分离后,流出液被引入气相色谱的火娄光度检测器进行特效检测,毛细管电泳的接地电极接口采用毛细管裂缝处裹醋酸纤维膜的方法,而毛细管电泳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接口则借用了气相色谱的进样口。  相似文献   

17.
由于毛细管进样体积小以及在柱检测光程短,极大地限制了毛细管电泳检测灵敏度的提高.为了提高毛细管电泳的检测灵敏度,多种样品富集的方法得以发展.本文对近年来毛细管电泳的样品预富集方法与应用作一简明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和其它相关诊断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以毛细管电泳为基础的基因分析技术,并简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引用文献51篇)。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第一讲毛细管电泳简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罗国安  王义明 《色谱》1995,13(4):254-256
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第一讲毛细管电泳简介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在线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化学发光检测联用技术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化学发光检测具有背景低、热力学范围宽、灵敏度高的优点,适于毛细管电泳柱后微量样品的在线检测。论述了该检测器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接口和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