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笔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 34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6 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4 5~ 70岁 ,平均 5 8± 5 .2岁 ;对照组 34例 ,男2 3例 ,女 11例 ,年龄 4 8~ 71岁 ,平均 5 5± 4 .6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治疗组 5例、对照组 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治疗组 18例、对照组 2 0例 ;…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加阿斯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30例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 1979年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对我院 2 0 0 0 - 0 5~ 2 0 0 2 - 11收住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症状 ,ECG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并且无出血倾向 ,肝肾功能均正常 ,PL T >15 0× 10 9/ L 6 0例 ,包括初发劳力型、恶化型、自发型心绞痛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1.6~ 6 8.3岁 (平均 5 4.7岁 ) ,心功能 级 15例 , 级 12例 , 级 3例 ;对照组男 2 0…  相似文献   

3.
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病变复杂、进展迅速、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猝死的特点。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大黄虫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 3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心绞痛诊断采用1979年 WHO报告的标准 〔1〕。 83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虫丸组 (治疗组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4 3例中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 (5 9.6 2± 10 .15 )岁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2 0例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8例 ,自发性心绞痛 15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联用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6年 8月~ 1998年 6月 ,我们联用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0例 ,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 30例作对照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6 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 WHO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男2 1例 ,女 9例 ;年龄 49~ 6 9岁 ,平均6 1.7岁 ;病程 2 0日~ 2 1年 ,平均 6 .5 2年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2 2例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5例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2例 ,自发性心绞痛 1例。对照组 :男2 2例 ,女 8例 ;年龄 48~ 6 9岁 ,平均6 0 .9岁。病程 2 3日~ 2 2年 ,平均 6 .…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与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剑萍  曹立侠 《临床荟萃》2000,15(7):314-315
1 对象与方法1.1 入选对象 根据 WHO1979年规定的心绞痛诊断标准及分类 ,选出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42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2 0例 ;梗死后心绞痛 10例 ;卧位性心绞痛 6例。实验组除初发劳力性心绞痛较对照组多 2例外 ,其余两组心绞痛的类型均相同。实验组 40例 ,男 34例 ,女 6例。平均年龄 5 7.5岁 (48~ 70岁 ) ;对照组 38例 ,男 34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5 5 .5岁 (49~ 6 8岁 ) ,两组年龄及性别无差异。两组患者胸痛平均每周发作 6次。发作持续时间≥ 30分钟 ,胸痛的程度较重 ,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6.
我院循环内科在临床上应用地尔硫茁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06~2006-01入住我院循环内科的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43~78(平均55.2)岁,诊断均符合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3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6例,自发型心绞痛12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混合性心绞痛2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11例。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1 40 ( GMP- 1 40 )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粘附蛋白受体 [1 ] ,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对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浆内GMP- 1 40含量测定 ,探讨 GMP- 1 4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35例 ,均为我所住院患者 ,男2 5例 ,女 1 0例 ,年龄 5 2~ 78岁 ,平均 5 7.5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 2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8例 ,自发型心绞痛 1 5例。正常对照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5 0~ 75岁 ,平均6 1 .3岁。经体…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淑凤  万伟民  季雨峰 《临床荟萃》2002,17(9):F002-F002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60例 ,其中 3 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4 1~76岁 (平均 63 .5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 WHO制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低分子肝素组 ) 3 0例和对照组 3 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1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顺风  薛丽秀 《临床荟萃》2003,18(17):997-997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亦称为梗死前综合征 ,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猝死的发生。我们采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5 0例 ,疗效佳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UAP 90例 ,其中男 6 0例 ,女 30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5 8± 4 )岁 ,病程 1个月至 5年。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34例 ,女 16例 ;对照组 4 0例 ,男2 7例 ,女 1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对比无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9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 ,本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使用两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 38例 ,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及分组 本组 72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 (6 4± 18)岁。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①洛伐他汀组 (观察组 ) 3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 ,年龄(5 2~ 82 )岁 ,平均年龄 (6 2± 10 )岁 ;②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 ,年龄 (5 4~ 82 )岁 ,平均年龄 (6 3± 10 )岁。两组年龄、性别、吸烟程度、血压、心率、…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普乐林注射液,烟台中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纯度大于98%的单一成份注射液,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我们于1997年4月至1998年10月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中的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等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8~72岁,平均54.3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7~70岁,平均52.8岁。  相似文献   

12.
我院对 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作扩冠解痉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配合肝素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男 2 8例 ,女性 6例 ,年龄平均 5 1 5± 8 2岁岁。全部病例符合 1997年WHO冠心病心绞诊断与分型标准。 34例UA中 ,恶化劳力型 18例 ,自发型 3例 ,初发型 2例 ,梗死后 6例 ,变异型 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硝苯地平 40mg/d ,硝酸甘油 2 0mg/d ,静滴 48h后 ,症状不见好转者 ,无溶栓禁忌症。在常规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加用尿激酶 2 0万…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抗凝药物 ,具有抗血栓作用 ,见效快 ,疗效好 ,副作用小。门冬氨酸钾镁是有活性成分的 K+ 、Mg2 + ,从而有增强心肌收缩功能 ,改善心肌供血 ,营养心肌的作用 ,两药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86例 ,男 5 2例 ,女 34例 ,年龄在 36~ 6 8岁之间 ,其中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4 2例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2 5例 ,自发型心绞痛 2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治疗组 4 4例 ,B组为对照组 4 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 ,无使用此两种药物的禁忌证。1.2 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报告我科 6 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及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根据 WHO关于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而确诊的 6 2例患者 ,其中男 36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 5 4.2± 7.5 )岁。随机分为 2组 ,普通肝素组 36例 ,低分子量肝素组 2 6例 ,2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心绞痛产生程度及其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别 ,有可比性。疗程均为 15日。普通肝素组 :普通肝素钠日间持续静注 12 5 0 0 U ,晚 10时皮下注射 6 0 0 0 U。低分子量肝素组 :低分子量肝素钠 (法安明 ) 75 0 0 IU ,每 12…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选择同期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除一般治疗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提出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1] ,选择同期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6例 ,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 (下称治疗组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下称对照组 )。治疗组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40~ 75岁 ,平均 5 7 2岁 ,冠心病病程 3个月~ 12a。对照组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38~ 78岁 ,平均 5 7 9岁 ,病程 0 5~ 11 5a。两组间年龄、性别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二组间…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0.01 ml/kg,2次/d,腹壁皮下注射,连续应用7 d.同时实施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心电监护、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护理、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做好心脏不良事件预防、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其中初发型显效10例,恶化型显效6例,静息型显效4例,心肌梗死后显效8例;有效18例,其中初发型有效8例,恶化型有效2例,静息型有效4例,心肌梗死后有效4例;无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88.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在应用低分子肝素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注意出血等方面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轩 《临床荟萃》2001,16(5):215-215
我院内科对 1999年 1月至 10月门诊和住院的 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 ,对 48例相似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片作同期对照 ,并观察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病例来源于 1999年 1月至 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6 0例 ,女 36例 ,年龄 35~ 84岁 ,平均 (6 2 .5± 7.6 )岁。病程 1~ 2 0年 ,其中稳定型 75例 ,不稳定型 2 1例 (恶性型 10例 ,初发型 3例 ,自发型 8例 ) ,伴高血压病 2 4例 ,糖尿病 10例 ,高脂血症 34例 ;对 …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类型,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为寻求治疗此病有效方法,我们于1990年1月~1994年12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美多心安、肝素和他巴唑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0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心内科共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中男19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54.7岁,其中恶化型心绞痛16例,初发型…  相似文献   

19.
左旋肉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 1~ 12月 ,我院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 6 6例 ,用静滴左旋肉碱进行治疗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根据WHO心绞痛分型原则 ,结合 1994年 5月全国UAP诊治研讨会诊断标准对 6 6例UAP患者进行诊断分型。分为二组 ,治疗组 3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6 0 4± 4 4)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8例 ,静息型心绞痛 3例 ,梗塞后心绞痛 7例。对照组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 1 2± 3 3)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6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静息型心绞痛 …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本组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静脉滴注,同时联合应用阿斯匹林口服,治疗UA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例患者均系我院1995年8月~1997年4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2~72岁,平均63.8岁。1.2入选标准: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绞痛分型,即将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及自发型心绞痛都归纳于UA,但剔除变异型心绞痛。有典型心绞痛临床症状,作12导联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查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凝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