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目前采用常规化疗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效果欠佳,长期生存率低,本文对采用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的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8年8 月收治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18例,移植时完全缓解(CR)8 例,部分缓解(PR)6 例,处于肿瘤进展期4 例。年龄1.41~14.33岁,平均6.46±3.25岁,中位年龄6.415 岁。原发部位:后腹膜5 例,肾上腺9 例,胸部3 例,胸腹联合1 例。强烈化疗4~18个疗程,平均9 ± 3.96个疗程,期间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切除,然后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行白介素-2 及维甲酸生物治疗,复发者行普通化疗及局部放疗,定期随访。结果:18例患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束后,1 例进展期患儿于移植后5 天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7例顺利度过移植后骨髓抑制期,造血重建时间为15~19天,平均16.53± 0.91天。术后随访3~34.9 个月,平均15.89±10.3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8 个月,完全缓解期8 例获得完全缓解,2 例术后1 年原发灶复发再行普通化疗及局部放疗仍敏感,带瘤生存;部分缓解期3 例获得完全缓解,3 例获得部分缓解,移植后8 个月2 例部分缓解期患儿因颅内转移死亡,1 例部分缓解期患儿带瘤生存;进展期3 例移植重建后稍缓解,分别于移植后3、4、6 个月复发、重要脏器转移死亡。完全缓解期13.8 个月无病生存率75% ;部分缓解期13.8 个月,无病生存率50% ;进展期13.8 个月,生存率为0。3 组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13.8 个月,无病生存率有差别(P<0.05)。 3 组13.8 个月总无病生存率50% ,生存率66.7% 。结论: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白介素-2、维甲酸生物治疗相结合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在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时可取得较好疗效,部分缓解期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缓解率,进展期患儿复发率高,远期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增强检查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个月到7岁,平均3.15岁。分为术前组(10例)和术后组(34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后均行增强CT检查,对比分析化疗前后的CT图像。结果:CT增强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原发肿瘤的体积及肿块内钙化的变化,了解肿瘤推挤临近器官或包绕大血管的情况;帮助判断原发肿瘤部位有无复发、残留;明确有无远处转移及其变化。结论: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化疗,CT增强扫描均是帮助评价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放射治疗策略和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食管癌且经R0切除后出现复发转移的66例患者,肿瘤中位复发时间10.6个月;50例患者局部区域复发,16例患者复发合并远处转移;全组患者中,单纯放疗10例,单纯化疗23例,放化联合治疗33例;联合放化疗组:先行化疗者22例,先行放疗者11例。放疗采用6MV-X线,中位放疗剂量60 Gy。  结果  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1.9%、25.9%、16.5%和14.3个月(95% CI=2.4~16.2个月)。三种治疗模式中单纯化疗、单纯放疗和联合放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4、25.5和14.3个月(P= 0.037)。复发合并远处转移的联合放化疗患者,先行化疗较先行放疗生存有获益(P=0.0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初治时的肿瘤分段、术式、复发是否合并转移、复发后治疗方式以及复发后是否放疗与患者预后相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初始治疗时的肿瘤分段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1)。  结论  术前食管癌分段或许能提示复发的预后;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先行化疗后再放疗,对延长生存更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化疗+G-CSF与化疗+G-CSF+GM-CSF方案对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重建的效果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1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淋巴瘤患者,分别采用化疗+G-CSF或化疗+G-CSF+GM-CSF方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资料。分析动员采集效果及移植后造血重建、发热、抗生素应用等情况。  结果  动员期间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均降至1.0×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降至40×109/L以下。化疗+G-CSF组患者采集CD34+细胞数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化疗+G-CSF+GM-CSF组(52.5% vs. 90.5%,P=0.003)。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化疗+G-CSF组和化疗+G-CSF+GM-CSF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及回输后发热、抗生素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化疗+G-CSF+GM-CSF组动员CD34+细胞产率虽然明显高于化疗+G-CSF组,然而移植成功率、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认为化疗+G-CSF+GM-CSF动员方案并未优于化疗+G-CSF动员方案。   相似文献   

5.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恶性肿瘤 ,确诊时多数病情较晚 ,一期手术肿瘤完全切除率不高。有的病例虽经术前化疗后延期手术 ,但因肿瘤包绕大血管或重要器官而难以切除 ,影响患儿远期疗效[1] 。我院用化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X 刀 )治疗 1例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病  例患儿男 ,患病时年龄 15个月。腹部肿块 ,发现 1周 ,MRI检查显示腹膜后巨大肿块伴右肾积水 ,1996年 6月剖腹探查。术中见肿块 15cm× 12cm× 10cm ,包绕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肠系膜下动静脉及右输尿管 ,无法切除 ,取组织活检后关腹。病理诊断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myc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初次完全缓解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49例,其中N-myc阳性组27例,N-myc阴性组(对照组)22例。采用Kaplan-Meier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49例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7%、65.0%。N-myc阳性组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4.2%、51.6%,对照组分别为90.9%、81.8%。N-myc阳性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N-myc表达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N-myc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关注N-myc阳性患儿完全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及肿瘤复发的监测,最大限度避免治疗后复发,以改善患儿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患儿放疗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间在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按照BCH-HR-NB-2007方案治疗并行局部放疗的Ⅳ期HR-NB患儿120例中男56例、女64例,中位年龄43(9~148)个月。治疗方案为4疗程CAV方案化疗,3疗程CVP方案化疗,第4疗程后行手术切除,7疗程后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局部15.0~30.6 Gy放疗(仅原发瘤灶放疗82例、原发瘤灶+转移灶放疗38例),后予13顺式-维甲酸维持治疗,总疗程约1.5年。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21个月。3年局部控制率为84.4%,3年无事件生存率放疗前转移灶无残留组高于有残留组(78.4%∶30.4%,P=0.003),放疗距瘤灶切除时间<6个月组高于≥6个月组(66.1%∶50.6%,P=0.018)。转移灶有残留患儿未行、行转移灶放疗的进展率分别为66.6%、20.0%(P=0.00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肝脏、肾脏、心脏等放疗相关不良反应,3-4级骨髓抑制率放疗后1周为24.5%,2周为8%。结论 放疗对于Ⅳ期HR-NB患儿局部控制存在确切疗效,术后尽早放疗及对病初转移灶进行放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预后。短期观察未见重要脏器损害,放疗后2周骨髓抑制呈恢复趋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1例在移植后出现复发, 4例死于非肿瘤相关性疾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17个月;6例患者尚无病生存。结论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有效,尤其适用于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不敏感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术后原发病变部位局部放疗对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0年本中心初治的47例Ⅳ期高危NB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发病年龄中位数4岁,术前化疗周期中位数5个;37例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其中24例行原发病变部位局部放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计算并Logrank法检验,余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89%,随访满3年者34例。24例肿瘤切除加放疗和13例肿瘤切除未加放疗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3/24)和54%(7/13),(P=0.016), 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和47%(χ2=7.95,P=0.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56%和46%(χ2=5.44,P=0.020)。局部放疗未出现严重放疗反应。结论 Ⅳ期高危NB患者经化疗和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局部放疗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有可能进一步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预后因子。  方法  收集199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肿瘤医院收治的146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中,51例(34.9%)为同时性骨转移,95例为(65.1%)异时性骨转移。35例(24.0%)患者以骨转移为唯一远处转移灶;111例(76.0%)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包括肝(30.0%)、腹膜(24.0%)、肺(15.1%)和骨髓(7.5%)。发生骨转移后,99例(67.8%)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34例(23.3%)行骨放疗,5例(3.4%)行骨手术;此外,96例(65.6%)患者接受全身化疗。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5.8个月(95%CI:4.284~7.316)。多因素分析显示KPS < 80分(P=0.030)、存在骨髓转移(P < 0.001)、骨转移后未全身化疗(P < 0.00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升高(P < 0.001)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  结论  胃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尤其是合并骨髓转移、KPS评分较差及CA199升高者,发生骨转移后给予全身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27例年龄18岁以下行术后放疗的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患儿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27例患儿均完成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为27.0~30.6 Gy,瘤床区加量照射至55.8~60.0 Gy。22例患儿放疗结束后行化疗,化疗方案为伊立替康+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奈达铂。中位随访时间22(4~93)个月,27例患儿死亡18例,9例生存。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50.2%、36.5%。死亡患儿中颅内播散8例,脊髓播散10例。  结论  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是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上应采取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龙斌  谭兵  周宪  樊春波  吴府容  王颖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56-1558
  目的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中, 分析同步治疗与序贯治疗对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14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例进行随机分组, 同步治疗组: 放疗联合TP同步化疗; 序贯治疗组: 一疗程TP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3疗程TP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 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放疗及化疗方案联合治疗与同步治疗相同。  结果  全部病例至少随访2年, 同步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2%与76.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与19.4%;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4%与66.7%。  结论  研究表明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同步放化疗, 无瘤生存率提高, 远处转移率降低; 不良反应与序贯治疗相比, 主要是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 但经对症处理, 患者一般都能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复发的临床特点、生存情况,并对挽救治疗的策略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治疗后出现复发的43例NB患儿的复发类型、复发时间及初始治疗情况;通过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并对挽救治疗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共纳入43例复发儿童NB中,男女性别比2.1∶1,初发时中位诊断年龄为3.7(0.7~15.6)岁,复发时中位年龄为5.5(1.9~17.0)岁。9例患儿为局部复发,34例为多部位复发,主要累及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结、骨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43例复发患儿中,1例初治为低危组、7例中危组,35例高危组。复发后经过再次治疗的随访中位时间为5.3年,截至末次随访时间有17例患儿处于生存状态,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0±6.4)%、(42.0±7.8)%和(36.3±7.7)%。放疗的缺失是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HR=2.3;95%CI:1.14~3.7)。局部复发后接受再次完整手术和放疗的患儿结局较好。VIT方案(长春新碱、伊立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后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355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NU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355例患者中77例(21.7%)出现转移,93例(26.1%)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中位年龄为67岁。肝脏、骨骼和多部位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6和5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膀胱内复发(intravesical recurrence,IVR)、肿瘤大小≥2 cm、肿瘤病理分期>T2期是患者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UTUC患者出现肝脏转移、骨转移和多部位转移相对较快,预后较差,而出现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好。发生转移的晚期UTUC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化疗联合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后显微镜下病理反应程度与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1994年1月至2003年5月接受术前放疗的上颌窦鳞状细胞癌36例, 男26例, 女10例, 中位年龄为57.5岁。临床分期: Ⅱ期2例, Ⅲ期12例, Ⅳ期22例, 受侵上颌窦区中位放疗剂量为60Gy, 中位休息23d后行上颌窦癌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并HE染色, 显微镜下评价肿瘤组织放疗反应程度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依据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分度标准, Ⅰ度放疗反应为33.3%, Ⅱ度为16.7%, Ⅲ度为50.0%。治疗后中位随诊51个月, 随诊期间复发14例, 占38.9%, 其中局部复发13例。全组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为70.9%, 5年无病生存率为60.5%。肿瘤组织Ⅰ、Ⅱ、Ⅲ度放疗反应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但Ⅱ、Ⅲ度放疗反应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将Ⅱ、Ⅲ度合并为重度反应组, Ⅰ度定为轻度反应组, 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5%和83.3%(P < 0.001)。重度反应组与轻度反应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7.1%和91.3%与8.3%和30.0%, P值均 < 0.001。综合性别、年龄、病理分化、放疗剂量、放疗与手术间隔时间、临床分期以及肿瘤放疗反应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组织反应程度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放疗后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反应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术后盆腔局部复发及转移规律, 为进一步细化直肠癌放疗靶区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影像学证实直肠癌TME术后有盆腔区域复发的134例患者临床资料, χ2检验分析患者原发肿瘤位置、术后分期等临床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以及盆腔不同淋巴引流区之间转移的因果关系。  结果  134例患者中吻合口复发57例(42.5%), 直肠残端、术区及直肠周围复发36例(26.9%), 骶前淋巴引流区盆腔部复发34例(25.4%), 骶前淋巴引流区腹部复发10例(7.5%), 髂内淋巴引流区复发46例(34.3%), 髂外淋巴引流区复发5例(3.7%), 闭孔淋巴引流区复发0.7%(1/134), 腹股沟淋巴引流区复发13例(9.7%), 坐骨直肠窝复发11例(8.2%)。上段直肠癌较中下段直肠癌更易发生骶前淋巴引流区腹部转移(19.0% vs. 5.6%, P=0.028), 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更易发生髂外淋巴引流区转移(23.1% vs. 1.7%, P=0.006)。  结论  上段及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复发模式呈显著性差异, 放疗靶区应区别定义, 当前直肠癌靶区可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脑肿瘤的诊治经验, 以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方法  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8例儿童脑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68例儿童脑肿瘤中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是: 星形细胞瘤87例(32.5%), 髓母细胞瘤50例(18.7%), 室管膜瘤42例(15.7%), 颅咽管瘤32例(12.0%), 生殖细胞肿瘤14例(5.4%)。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步态不稳、抽搐、视力下降, 其中首诊误诊率达19.8%。肿瘤全切230例(85.8%), 次全切29例(10.8%), 大部分切除6例(2.4%), 254例术后治愈出院。术后放射治疗109例, 占手术病例的40.6%;化疗55例, 占手术病例的20.5%。  结论  儿童脑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程较长, 误诊率较高, 头颅CT和MRI是诊断的首选方法。手术为治疗首选, 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治疗脑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效果较肯定。术后进行放化疗, 对于延长儿童的生存期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