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分化程度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STAT3及miRNA-2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Western Blot法测定舌鳞癌细胞中STAT3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舌鳞癌组织标本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舌鳞癌细胞中miRNA-21的表达,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舌鳞癌标本中miRNA-21表达,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TAT3、miRNA-21表达在舌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Kaplan-Meier法分析STAT3、miRNA-21不同表达状态与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  STAT3和miRNA-21在舌鳞癌细胞及组织标本中过表达; 舌鳞癌标本中STAT3、miRNA-21随肿瘤分化程度越差, 其表达越高; STAT3和miRNA-21表达呈正相关(rs=0.574, P < 0.001);STAT3、miRNA-21与生存期为负相关, STAT3和miRNA-21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者差。  结论  STAT3、miRNA-21的表达状态对预测舌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 /span >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RIZ1基因mRNA及蛋白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方法  以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相应癌旁及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 Real-time PCR法检测RIZ1基因mRNA表达情况; 55例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Z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 < 0.01), 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 < 0.01), 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67)。RIZ1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9.1%(16/55), 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6.4%(42/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基因不仅在mRNA转录水平, 而且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提示RIZ1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 RIZ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RIZI可能是食管鳞癌的潜在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3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在鳞癌细胞中转染miR-31的2'-羟基甲基化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eleotide,ASO),运用平板克隆形成和体外成瘤实验检测miR-31对鳞癌生长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印迹及GFP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1的靶基因。在鳞癌细胞中转染靶基因的siRNA,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最后,运用实时定量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iR-31和靶基因在鳞癌组织中的水平。  结果  转染miR-31反义寡核苷酸(miR-31 ASO)可以抑制克隆数目及体内裸鼠肿瘤体积(P < 0.05)。LATS2(large tumor suppressor homolog 2)是miR-31的直接靶基因。抑制LATS2表达后,鳞癌细胞克隆数目增加(P < 0.05)。miR-31在鳞癌中高表达,与LATS2的表达呈负相关。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显示LATS2在鳞癌组织中低表达。  结论  miR-31通过负调控LATS2抑制鳞癌的生长。因此,miR-31具有作为鳞癌分子治疗靶标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2-40标记食管鳞癌淋巴管浸润(LVI)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食管鳞癌D2-40蛋白表达并观察淋巴管受肿瘤细胞浸润的情况, 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观察患者总生存期。   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LVI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70%, LVI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21%, LVI阳性组转移率高于阴性组, 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LVI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 LVI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多因素分析显示LVI不能成为食管鳞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62), 淋巴转移(P=0.031)、临床分期(P=0.019)和肿瘤残留(P=0.026)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D2-40标记的LVI可以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VEGF-C、SDF-1及CXCR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食管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C、SDF-1及CXCR4在95例食管癌切除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结果  VEGF-C及SDF-1、CXCR4三种因子蛋白表达均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 阳性率分别为89.5%、84.2%、69.5%, 其中CXCR4在肿瘤细胞中未见到强阳性表达。VEGF-C和SDF-1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转移的个数以及病理TNM分期均有相关性, 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和SDF-1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19, P=0.012;χ2=5.821, P=0.016)。而CXCR4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仅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且分化越高表达越强。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TNM分期及SDF-1蛋白表达为影响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 < 0.05)。  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SDF-1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关, 其中SDF-1可作为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免疫病理学指标, 同时VEGF-C与SDF-1/CXCR4在淋巴结转移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的表达, 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人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 < 0.001);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TNM分期(P=0.018) 及淋巴结状态(P=0.006) 有关。在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60, P=0.018)。生存分析显示肺鳞癌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7), 在2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aveolin-1阳性表达、高临床分期、支气管残端有癌残留的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短。   结论   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恶性演进呈正相关; 其可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Caveolin-1可作为评估肺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LC1(amplified in liver cancer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关系,检测过表达AL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C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淋巴结转移关系及总生存率关系;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等观察高表达ALC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的增殖、侵袭及迁移作用。  结果  AL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1.6% vs. 21.2%,P < 0.05);ALC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 0.05)。ALC1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率低。ALC1基因能够促进KYSE30食管癌细胞过度增殖、侵袭和迁移。  结论  ALC1表达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导致总生存率下降,高表达的ALC1基因增强KYSE30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检测ALC1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食管组织中EphB4、EphrinB2和VEGF mRNA的相对含量, 并分析EphB4、EphrinB2和VEGF的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EphB4、EphrinB2、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phB4 mRNA和EphrinB2 mRNA表达正相关(r=0.541, P < 0.05), EphB4 mRNA、EphrinB2 mRNA均和VEGF mRNA表达正相关(r=0.642, r=0.582;P均 < 0.05)。  结论  EphB4和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 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TP7A在晚期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未行手术或放疗、仅以顺铂为主一线化疗的晚期食管鳞癌组织中ATP7A的表达,并分析ATP7A表达与晚期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9例晚期食管鳞癌组织中,44.90%(22/49)的晚期食管鳞癌细胞质内可见ATP7A阳性免疫反应,而癌旁基质中未见ATP7A阳性免疫反应。ATP7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顺铂化疗疗效有关(χ2=4.135,P=0.021;χ2=3.958;P=0.028)。Kaplan-Meier分析显示,ATP7A阳性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OS)率低于ATP7A阴性患者(P=0.037)。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和ATP7A是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顺铂化疗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9,P=0.043)。结论 ATP7A的表达水平是影响晚期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顺铂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提示ATP7A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顺铂化疗的耐药标志物和铂类化疗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12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关系, 以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4例, , 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肿瘤及正常癌旁组织microRNA, 逆转录后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26的表达情况; 提取标本中的mRNA和蛋白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 培养TE-1细胞系并转染miR126模拟体, 检测miR126对TE-1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 miR126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 在RNA和蛋白水平, 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 转染miR126模拟体的细胞BrdU掺入量较转染阴性对照的细胞明显增多, VEGF在RNA和蛋白水平上均明显降低。  结论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6水平下调, VEGF表达增高; miR126可抑制TE-1细胞的增殖, 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吴健  张昶  朱亚宁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3):911-913
  目的  观察Bm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Bmi-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间1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Bmi-1蛋白的表达。  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111/168)、23.3%(7/30), 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Bmi-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6, P=0.004, P < 0.001), Bmi-1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Bmi-1阳性组(P < 0.001)。  结论  Bmi-1表达异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测Emi-1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oxol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36例)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2例)组织中Foxo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Foxo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6.67%, 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 < 0.01)。Foxol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显著增高(P < O.01), 而Ki-67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107)。Foxol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 > 0.05)。  结论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Foxol及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Foxol的表达显著升高, 而Ki-67的表达则显著降低。提示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Erb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含有299例食管癌病例的组织芯片中Erbin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Erb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采用Cox回归预测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危险度。此外, 借助蛋白印迹和PCR方法检测25例冷冻的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rbin的蛋白和基因表达。  结果  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相比, Erbin蛋白和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55.2%vs.0, P< 0.05), 且Erbin的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64.9%vs.47.3%, P=0.002)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65.5%vs. 45.0%, P< 0.001), Erbin的高表达也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 0.05)。  结论  Erb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提示Erbin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 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芯片的BNIP3、HIF-1α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BNIP3和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BNIP3和HIF-1α与肿瘤原发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BNIP3表达在细胞质中, HIF-1α表达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 明显低于正常切端组织的60%(18/30)(P=0.037);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 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3.3%(4/30)(P < 0.001)。BNIP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P=0.048、P=0.033)。HIF-1α蛋白表达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3、P=0.004、P=0.002)。并且, BNIP3表达与HIF-α表达呈负相关(r=-0.274, P=0.020)。   结论   在食管鳞癌中, BNIP3与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 且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 联合检测BNIP3和HIF-1α, 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辅助诊断、病期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315例年龄>60岁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实验室资料。GNRI=1.489×血清白蛋白(g/L)+41.7×(体重/理想体重)。根据GNRI水平将患者分为GNRI正常组和GNRI异常组,χ2检验分析GNR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GNRI正常组(GNRI>98)259例,GNRI异常组(GNRI≤98)56例。GNRI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血清白蛋白水平、BMI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 < 0.05)。GNRI正常组与异常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血清白蛋白水平、BMI、GNRI、PLR、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NRI(HR= 0.687,95%CI:0.487~0.968,P=0.032)异常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GNRI正常组患者的生存均显著高于GNRI异常组患者(P=0.036和0.010)。  结论  术前GNRI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FADS1 (fatty acid desaturase 1)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atty acid metabolism, and it was recently reportedto be involved in tumorigenesis. However, the role of FADS1 express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 remains unknown.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pathologic and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FADS1 in ESCC.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58.2% (146/251) ofthe ESCC tissues had low levels of FADS1 expression, whereas 41.8% (105/251) exhibited high levels of FADS1expression. In positive cases, FADS1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the cytoplasm of cells. Correlation analysesdemonstrated that FADS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umor location (p=0.025) but not withage, gender, histological grade, tumor status, nodal status or TNM staging. Furthermore, patients with tumorsexpressing high levels of FADS1had a longer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p<0.001) and overall survival time (p<0.001).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long with nodal status, FADS1 expression was anindependent and significant predictive factor (p<0.001).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FADS1 mightbe a valuable biomarker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ESC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治疗对于pT3N0M0食管鳞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并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手术+放疗组,手术+化疗组,手术+放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结果。  结果  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共纳入177例患者,中位年龄61(43~78)岁。其中单纯手术组79例,术后辅助治疗组98例,其中手术+放疗组28例,手术+化疗组38例,手术+放化疗组32例。术后辅助治疗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2,P=0.007)。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手术+放疗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38,P=0.011),手术+放化疗组仅总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31)。  结论  pT3N0M0食管鳞癌患者可以从术后辅助放疗和放化疗中获益,尤其放疗可以达到局部区域控制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肿瘤外科50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50例ESCC中SPRY4-IT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SPRY4-IT1后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结果  45例(90%)标本中SPRY4-IT1呈阳性表达,SPRY4-IT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5.377,P < 0.01)。SPRY4-IT1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相关(P均 < 0.05)。SPRY4-IT1在ESCC细胞株中表达量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KYSE30细胞中干扰SPRY4-IT1的表达后可明显减慢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 < 0.01)。  结论   SPRY4-IT1在ES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且能促进ESCC细胞生长,可能成为ESCC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