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四川藏族民居是我省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其建筑外观的介绍在有关旅游宣传的资料中偶能见到,但藏族民居的建筑功能分区及结构形式和作法则鲜有介绍.通过对四川藏族民居中的一个流派--嘉绒藏居进行调查,介绍了其建筑及结构作法,供从事藏族民居研究的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孜县传统藏族民居具有浓重的地域特征,区别于甘孜州其他县域的民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选取甘孜传统藏族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传统民居的实地走访、勘察并测绘所得的基础数据,从民居的平面、立面、空间承重体系入手,全面透彻的分析民居的建筑空间特征,并研究民居和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甘孜藏族民居的全面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3.
甘孜县传统藏族民居具有浓重的地域特征,区别于甘孜州其他县域的民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选取甘孜传统藏族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传统民居的实地走访、勘察并测绘所得的基础数据,从民居的平面、立面、空间承重体系入手,全面透彻的分析民居的建筑空间特征,并研究民居和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甘孜藏族民居的全面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4.
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四川省西北部嘉绒藏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性为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中路乡嘉绒藏族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从选址规划、院落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进行生态性解析,并且在夏季当地最热的8月对该地区民居建筑进行室内外温湿度等建筑热环境参数测试。根据实例建筑解析以及实际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特性,指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对于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资源,根据迪庆藏族民居的建筑类型,从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阐述了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为藏族民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态     
《城市环境设计》2012,(7):214-214
根据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习惯、起居方式以及当地民居的建筑形式,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藏族民居,在传统的生土建筑中加入一套可简易组装的强钢架,提高抗震设防强度至9度。  相似文献   

7.
云南藏族民居传承了藏族民俗习惯及宗教文化,但由于云南与西藏在地理气候因素及行政建制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差异,云南藏族民居"闪片房"及"土掌碉房"充分体现了汉族和藏族两种建筑形式的融合。指出云南藏族民居建筑形式及布局存在的不足,按照可持续建筑标准,对其建筑间距及朝向标准、太阳能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开窗位置、植被种植等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此为探索云南藏族民居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哇曲村典型藏式民居冬、夏季室内外温湿度的测量,分析得出了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哇曲村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构成和单体民居建筑构造。藏族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热工性能,建筑热环境的被动式调节使室内热舒适状况需要通过综合的、节能的手段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在高海拔、高寒、高辐射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得以生存发展,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川西高原藏族人民结合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现藏族民居在高原上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川西高原若尔盖县藏哇村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川西高原藏族民居在聚落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取材等在生态适应性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琦  刘炜 《建筑与环境》2012,(3):104-105
四川米亚罗地区的藏族民居造型独特、外形美观、装饰精美,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本文从地域环境、地域经济技术和地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对米亚罗地区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震后,玉树藏族传统民居 为外界人们所熟知,随着玉树地区的重建, 现代城市建筑文化被引入,导致当地藏族传 统民居日益遭到侵蚀而锐减,民居文化的传 承面临危机。本文从营建技艺的角度,运用 类型学的方法,对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和南 部囊谦县典型藏族传统民居的墙体进行测 绘、分析、归纳,旨在首先为玉树地区藏族民 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 料,其次为当地建筑文化传承和新地域建筑 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全国范围内民居 营建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超 《居业》2021,(10):7-8
藏族民居极具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建筑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的结构形式加以变化.甘南藏族自治州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更靠近中原地区的甘南藏族,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受到很大影响,传统藏式建筑风貌正在慢慢被外界建筑风格所取代,所以对于甘南藏族传统建筑与民居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选取的达麦乡的民居建筑在甘南地区比较有代表性,它独特的风格成了这片草原和藏民的骄傲.文章以建筑风格为依据,对建筑的建筑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以滇西北不同地区藏族民居调研为基础,比较分析各村落自然人居环境对建筑空间形态、适宜技术和材料影响,及宗教、民俗、审美习惯对室内布局、建筑装饰和色彩等作用,揭示了地域环境特点鲜明,则民居自发适应自然能力明显,藏族文化特征淡化;反之,民居应答外部自然需求淡化,藏族文化特征突出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丹巴作为嘉绒藏族核心居住地,其民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通过对甘孜州丹巴县嘉绒藏族聚居的梭坡、聂呷、中路、甲居及蒲角顶等聚落传统民居的调研和测绘,总结其民居在空间构成、建构技水、立面造型等方面的特征,力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民族与地域建筑文化提供技水支撑,同时也为当地民居的营建和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云南藏族民居的发展在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较为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整理与总结了云南藏族民居建造材料及工具的准备、房屋选址、地基制作、墙体砌筑、梁柱楼面制作以及修缮维护的工序及做法。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做法及建议,为探索云南藏族民居建造及修缮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志蓉 《华中建筑》2006,24(10):170-173
迪庆州香格里拉东北部的格咱乡翁水村的民居建筑属中甸藏族高原民居,其村庄格局是中甸高原地带众多藏族村庄的一个普遍例证。本文在对其进行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分析总结了该地域的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因素与当地村落格局和民居建筑的密切关联,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民居建筑.村落蒂观的现状问题和社会价值,对村落形态发展演变的空间架构和民居建筑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巴乡的安多藏族民居结合了藏地与川西汉地的建筑特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悄悄改变着的居住行为,也必然带来建筑未来的变革或转型。文章根据实地测量的第一手资料,记录并解析山巴安多藏族民居空间,以达到保护和传承居住建筑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拉薩民居的产生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族民居建筑按照民族传统风格、定型结构及构造体系、强烈的地方性、所建立的居住建筑体系,不仅究其自身体系是独立完整的,而对整个西藏民居建筑系统而言,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除藏北高原牧区多为帐蓬住居形式以外,山南、波密、昌都等地区半农半牧或全农区的定居建筑形式与拉萨民居属同一体系而略存差异而已。  相似文献   

19.
藏族民居形式丰富多样,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但是碉房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文章从文化源地、地域分布、民居分类等方面对碉房古老建筑形式的特征进行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建筑类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丹巴县保留了古老的石砌建筑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技艺和聚落文化,这种"天人合一"的石砌民居蕴含了藏族先民的经验和智慧。通过春季和秋季对藏族传统石砌民居的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定量分析春秋过渡季节传统石砌民居的室内热湿环境状况,其适应气候的设计经验可为现代建筑的气候设计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